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李淩談“心”:冠脈痙攣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冠脈痙攣是一種病理生理狀態, 因發生痙攣的部位、嚴重程度等差異而表現為不同的臨床症狀, 典型者為變異性心絞痛, 嚴重者為急性心肌梗死。

近日, 我們科室收治了一位以惡性心律失常(心室顫動)為首發表現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最終病因確定為冠脈痙攣。

這位53歲的男性患者, 有30餘年抽煙史。 這次入院前8天, 飲酒後突然出現持續性胸悶不適, 伴有噁心、大汗, 立即送往當地縣醫院就診。 患者入急診室後, 出現突發意識喪失、四肢抽搐、面色蒼白, 心電監護提示室顫等症狀, 醫護人員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及電除顫等心肺復蘇治療。 經過近40分鐘的搶救, 患者正常心跳, 意識逐漸恢復。 心電圖及抽血化驗均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然後轉入心臟重症監護室, 治療效果欠佳, 後轉入我們科室。

入院後, 我們根據病情給予強化的藥物治療, 與多數患者不同的是,

這位患者依然間斷出現胸悶發作的情況。 根據其這次發病情況, 我們高度懷疑患者冠脈為嚴重的三支病變, 甚至有可能需要外科搭橋。

冠脈造影術結果顯示, 患者右冠狀動脈輕度狹窄並伴有嚴重痙攣。 痙攣發生時, 血管狹窄度達99%, 血流幾乎中斷, 冠脈前降支及迴旋支亦有輕度狹窄及中度的痙攣, 冠脈內給予硝酸甘油後血管痙攣解除、血流通暢。 至此, 患者診斷明確, 這次心梗的原因是冠脈痙攣引起。

術後, 在規範化心梗治療基礎上加強抗痙攣藥物治療, 患者症狀明顯緩解。 出院前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 亦未再出現胸悶和嚴重心律失常, 患者滿意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複雜多樣, 最常見的致病原因是冠心病,

也有很多其他原因, 如冠脈痙攣、冠脈先天發育畸形等。

冠脈痙攣在我國並不少見, 以急性心梗為首次發病形式的患者預後效果差, 若未能成功進行心肺復蘇則易發生猝死。 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 目前僅闡明了相關的危險因素, 包括吸煙、酗酒、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血脂代謝紊亂等。 因此, 這部分病人戒煙、戒酒尤為重要。

最後提醒大家, 如有心臟不適,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李淩: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