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清積水滅蚊子防叮咬保健康

今年以來, 我省多地發生了登革熱疫情, 其中廣州、佛山、深圳、東莞、肇慶、清遠等地有本地病例報告。 如何預防登革熱成了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

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 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 登革熱的典型臨床表現主要有突發高熱、三痛(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皮疹和“三紅征”(面、頸、胸部潮紅)等, 重症患者可出現登革出血熱(DHF)或登革休克綜合征(DSS)。 目前我市發生的病例以輕型病例為主, 臨床只表現為類似於感冒的症狀如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痛等,

部分病人還出現皮膚潮紅、皮疹症狀。

據瞭解, 每年7月-11月是廣東省蚊蟲活躍的季節。 目前我市的天氣高溫多雨, 有利於伊蚊的繁殖孳生。 一旦出現本地病例, 登革熱在我市發生暴發流行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市民要提高警惕並做好預防。

市民應如何預防登革熱呢?清除蚊蟲孳生地、殺滅成蚊是防控登革熱的關鍵措施。 要清除垃圾, 消除衛生死角;要翻盆倒罐, 清除或翻轉倒置庭院中廢棄的容器、瓶子、罐子;要填塞外環境中的竹筒、樹洞, 防止積水, 廢棄輪胎放在避雨的場所或者遮蓋防積水;水容器要加蓋, 以防蚊子進入產卵;家中的水養植物3-5天換水一次, 並清洗植物根部。 要科學開展滅蚊工作, 降低蚊媒密度。

同時還要做好個人防護。 家裡可安裝防蚊紗門紗窗, 睡覺時要正確使用蚊帳。 避免在伊蚊活動的高峰期(尤其是傍晚)在樹林、草叢等蚊蟲較多的地方逗留過久。 在野外活動時, 應穿著長外衣外褲, 減少皮膚暴露, 或在皮膚上塗擦蚊蟲驅避劑, 防止蚊蟲叮咬。

曾到登革熱流行地區的市民, 回來後半個月內如出現發熱、皮疹和骨關節痛等症狀, 應儘早就醫治療, 並向醫生說明外出史和蚊蟲叮咬史, 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正值登革熱高發季節, 請廣大市民從自我做起, 齊行動、清積水、滅蚊子、防叮咬、保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