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我只是天地一蜉蝣,卻是自己的整個宇宙

雖是天地一蜉蝣, 滄海之一粟,

於自身而言, 卻是整個宇宙,

我們的星軌如何運轉,

我們這顆孤獨的星球發出怎樣的光,

都取決於一個,

喜歡。

▲主播/蘇維 配樂/徐海僑-南下

文 | 七月

1

八月底的時候, 我在束河待了幾天。

在束河的日子, 就好像橫穿古鎮那條小河裡的水一樣, 清澈透明, 簡單到一眼見底。

吃飯, 睡覺, 遛狗, 曬太陽。 什麼也不想幹, 什麼也不需要幹, 好像買菜做飯曬太陽睡覺, 才是對這裡的尊重。

那天午後, 我們坐在院子裡的三角梅樹下喝茶, 他說:“其實如果沒有什麼欲望, 就這樣守著一個院子過一輩子, 也不錯。 ”

他曾在這裡生活過兩年, 像大多數逃離北上廣的人一樣, 用一個行李箱打包了在廣州的十幾年, 離開那個大名鼎鼎的南方媒體圈, 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尋找詩和遠方的浪潮中。

他在來到遠方的兩年裡, 究竟有沒有把日子過成詩我不知道,

但我們認識, 是在他又重新回到廣州創業後。

我不知道他是以怎樣的心情離開, 但我想我應該能理解, 他為什麼回來。

“不是說如果沒什麼欲望, 就可以安於守著一個院子過一輩子的。 這跟欲望, 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除非是在束河生活, 感受不到自己在進步了, 我可能會換一個地方去成長, 否則, 應該不太可能因為物質層面的東西, 離開這裡重新投入喧鬧的都市生活。 ”

我們有著相似的靈魂, 既順從宿命, 又不斷試圖拯救自己。 就好像瀕臨冬天, 盤踞在荒原上的兩棵樹, 想要鋸掉死去的樹杈, 以死而後生換來重新生活的機會。

2

和他第一次見面那晚, 聊到什麼是真正的富有。

那天晚上三個人從前一天傍晚聊到淩晨四點, 那是我前半年極為珍惜的一次對話。

“當你的所有物高於欲望時, 你就是富有的人, 當你的欲望高於你的所有物時, 你就是貧窮的人。 ”

“既然如此, 那我可以不斷地縮減欲望, 直至簡單到只滿足日常生活本體, 這樣會更富有, 也會更容易感到滿足吧。 ”

“那麼, 責任呢?”

“在我看來, 如果滿足所有物=責任+欲望, 這三者之間達到平衡時, 也許焦慮感會沒那麼強了。

在這三者裡, 責任是必須承擔的, 是恒定值, 在承擔起責任的基礎上, 我會盡可能地將自己的欲望降低。 不把關注點放在對外索取時, 可能會更容易感受到心的本質。 ”

“我也是。 ”

那次對話是我孤獨地乘坐獨木舟在人生海浪中, 突然間砸進我心裡的星星, 星光將潮濕的海面上的霧氣照亮, 讓我看到隱約的出口。

3

每次我說起想去偏遠的地方, 過深居簡出的生活時, 父母朋友就會條件反射似的來阻止。

理由無非是你還年輕, 應該在大城市奮鬥, 去那些地方是浪費生命逃避生活云云。

當然, 他們都是基於世俗的觀點給出意見, 無所謂對錯。 但鞋子合不合腳, 也只有自己知道。

世俗的觀點是:只有奮鬥在北上廣, 拼搏在一線每日加班加點按時完成工作, 才是年輕人應該有的生活, 才不是在浪費生命。 你要向上走, 你要當第一, 你要賺很多很多錢, 你要出人頭地, 你要名利雙收。

看似大家都有權利自主選擇要走的路, 其實都在冥冥之中被騙著走了同一條路:你要,你要,你要。

這些“你要”的規則是由誰設定的呢?

如果是自己設定的規則,那無可厚非。如果不是,那短暫人生裡花了大半輩子的遵循,究竟意義何在?

我在廣州這座城市生活了幾年,住的地方已算偏僻,但因為各種原因還是免不了在人前晃蕩。

好幾次深夜回來的地鐵上想要嚎啕大哭,有一次直接就坐在街邊任憑眼淚流下,不怕丟人反正這來來往往的人群也跟我無關。

在這座城市,沒有人會關心你經歷了什麼,所有人都挺難的。

熱鬧的生活有它的美好之處,但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如果此刻我不是心甘情願,那為何不義無反顧逃離一次。

雖說大隱隱於市,但自知是凡人一個,且年歲尚淺,定力和抗干擾能力尚未修煉到爐火純青,倘若要讓這顆心從熱鬧中逃離,地理上的逃離應該是第一步。

但這並不是逃離生活,在我看來這才是一種回歸。畢竟生活的定義只能由每個人自己給出。

4

今天下午看到這張照片,整個人像被擊中了一般。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90年,旅行者1號於距地球64億公里處最後一次回望母星,拍攝下這一張照片。

卡爾 · 薩根在《預約新宇宙》中寫到:

“我們成功地拍攝了這張照片,當你看它,會看到一個小點。那就是這裡,那就是家園,那就是我們。

你所愛的每個人,認識的每個人,聽說過的每個人,歷史上的每個人,都在它上面活過了一生。

我們物種歷史上的所有歡樂和痛苦,千萬種言之鑿鑿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思想,所有狩獵者和採集者,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創造者和毀滅者,所有的皇帝和農夫,所有熱戀中的年輕人,所有的父母、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者和探索者,所有道德導師,所有腐敗的政客,所有 ‘超級明星’,所有 ‘最高領袖’,所有聖徒和罪人——都發生在這顆懸浮在太陽光中的塵埃上。”

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只是一個極小的舞臺。帝王將相殺戮的血流成河,曾讓他們成為光點上一個部分的轉瞬即逝的主宰。

看到這張圖片後,我想起了當年用半個月時間一口氣讀完《明朝那些事兒》,從歷史浮沉裡走了一遭後,卻在終結的時候,只記得那一個人的故事。

當年明月在結尾說:“我之所以寫徐霞客,是想告訴你,所謂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萬古流芳,與一件事情相比,其實算不了什麼。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雖是天地一蜉蝣,滄海之一粟,於自身而言,卻是整個宇宙,我們的星軌如何運轉,我們這顆孤獨的星球發出怎樣的光,都取決於一個喜歡。

本期作者:七月,好好虛度時光簽約作者。生於西北,現居嶺南。來自鄉野,願為塵埃,風在哪裡,人在哪裡。

-END-

推薦閱讀:

那些年,我一邊隨波逐流,一邊懷疑人生

所有轉機,都屬於不按套路活著的人

太多人在虛張聲勢中,晃悠完一生

【轉載、投稿、合作】

請郵件聯繫:hhxdsg@qq.com

其實都在冥冥之中被騙著走了同一條路:你要,你要,你要。

這些“你要”的規則是由誰設定的呢?

如果是自己設定的規則,那無可厚非。如果不是,那短暫人生裡花了大半輩子的遵循,究竟意義何在?

我在廣州這座城市生活了幾年,住的地方已算偏僻,但因為各種原因還是免不了在人前晃蕩。

好幾次深夜回來的地鐵上想要嚎啕大哭,有一次直接就坐在街邊任憑眼淚流下,不怕丟人反正這來來往往的人群也跟我無關。

在這座城市,沒有人會關心你經歷了什麼,所有人都挺難的。

熱鬧的生活有它的美好之處,但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如果此刻我不是心甘情願,那為何不義無反顧逃離一次。

雖說大隱隱於市,但自知是凡人一個,且年歲尚淺,定力和抗干擾能力尚未修煉到爐火純青,倘若要讓這顆心從熱鬧中逃離,地理上的逃離應該是第一步。

但這並不是逃離生活,在我看來這才是一種回歸。畢竟生活的定義只能由每個人自己給出。

4

今天下午看到這張照片,整個人像被擊中了一般。

(圖片來源於網路)

1990年,旅行者1號於距地球64億公里處最後一次回望母星,拍攝下這一張照片。

卡爾 · 薩根在《預約新宇宙》中寫到:

“我們成功地拍攝了這張照片,當你看它,會看到一個小點。那就是這裡,那就是家園,那就是我們。

你所愛的每個人,認識的每個人,聽說過的每個人,歷史上的每個人,都在它上面活過了一生。

我們物種歷史上的所有歡樂和痛苦,千萬種言之鑿鑿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思想,所有狩獵者和採集者,所有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創造者和毀滅者,所有的皇帝和農夫,所有熱戀中的年輕人,所有的父母、滿懷希望的孩子、發明者和探索者,所有道德導師,所有腐敗的政客,所有 ‘超級明星’,所有 ‘最高領袖’,所有聖徒和罪人——都發生在這顆懸浮在太陽光中的塵埃上。”

在浩瀚的宇宙劇場裡,地球只是一個極小的舞臺。帝王將相殺戮的血流成河,曾讓他們成為光點上一個部分的轉瞬即逝的主宰。

看到這張圖片後,我想起了當年用半個月時間一口氣讀完《明朝那些事兒》,從歷史浮沉裡走了一遭後,卻在終結的時候,只記得那一個人的故事。

當年明月在結尾說:“我之所以寫徐霞客,是想告訴你,所謂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萬古流芳,與一件事情相比,其實算不了什麼。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雖是天地一蜉蝣,滄海之一粟,於自身而言,卻是整個宇宙,我們的星軌如何運轉,我們這顆孤獨的星球發出怎樣的光,都取決於一個喜歡。

本期作者:七月,好好虛度時光簽約作者。生於西北,現居嶺南。來自鄉野,願為塵埃,風在哪裡,人在哪裡。

-END-

推薦閱讀:

那些年,我一邊隨波逐流,一邊懷疑人生

所有轉機,都屬於不按套路活著的人

太多人在虛張聲勢中,晃悠完一生

【轉載、投稿、合作】

請郵件聯繫:hhxdsg@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