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算術≠數學,扔掉教數學的卡片,利用身邊的教材教孩子學數學

生活中, 到處都有數學, 所以想有個好開始, 首先要扔掉那些教孩子學數位用的卡片, 去利用身邊的生動教材。 現在, 你的目標是盡可能熱情地向他傳授數學概念,

儘量不要讓他感到有壓力。 你越是享受數字的樂趣, 越是經常地向孩子展示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就越能激發他學習的動力, 日後對數學自然不會像如臨大敵般地躲躲藏藏了!

1.要有信心

別讓自己對數學的抵觸, 成為你教孩子數學的障礙, 更不要因此影響了孩子, 讓他對數字的世界心存畏懼。 同我們上學時相比, 如今教數學的方法已大不相同。 現在的老師們更強調在社會活動和數學理念之間建立聯繫。 這樣, 孩子們才知道, 數學可以幫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技能。 對他們而言, 學數學其實很快樂。

2.每天用點兒數學

讓孩子意識到, 學好數學是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能力,

而且經常會用到它。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看看牆上的時刻表, 寫著哪些數字?先幫孩子解讀這些數字代表的意義, 接著可以跟他說:現在是7點50, 幼稚園8點開園, 那麼, 我們只要再等待十分鐘就可以進去了。 雖然孩子無法精確瞭解時間, 但經過多次類似的做法之後, 他就會瞭解等待的意義及時間的概念。

讓孩子記住與自身有關的資料, 如告訴他家裡的門牌號、電話號碼以及自己的年齡、體重。 當你結帳付款、為買新傢俱量房間尺寸或者為食譜配出定量的食材時, 叫上孩子幫你的忙。

3.拓寬數學的領域

你要讓孩子瞭解, 數學並不單單都是關於數字, 這門學科還包括以下幾方面:明確物體的形狀, 如詢問孩子:“你看, 圖畫上的帆船有多少個三角形啊?”;注意到排列規律, 如問孩子:“圖畫上先是有一個紅圓圈, 然後是藍圓圈, 再然後又是紅圓圈, 接下來應該是什麼呢?”;對事物做出比較:例如“這雙鞋子是不是比那雙要大一些呢?”…… 早期開發了這些技能, 孩子掌握幾何學時就會更容易些,

而且從現在起就擁有了更綜合的數位概念。

4.多提問題

當你在超市、家居用品店或者家裡遇到需要算數的情況, 請把計算的過程大聲說出來。

在孩子的遊戲聚會上, 孩子想要吃餅乾, 你可以說:“你看, 只剩4塊兒餅乾了。 如果我給你和你的朋友一人一塊兒, 那麼還剩幾塊兒留給爸爸和媽媽?”鼓勵孩子自己算出結果, 堅持讓他說出計算的過程。 算出正確的結果遠沒有計算的過程重要。 你也可以讓過程變得更

當然, 當孩子得出正確的答案時, 你要給予鼓勵, 如果孩子得意地回答說還剩2塊, 那麼你最好把餘下的2塊也給孩子, 讓他感覺到做對題目時的成就感。

5.讓孩子用計算器

孩子們喜歡這類小玩意兒, 在計算器上加加減減地算數對他們來說太好玩了,

而且這也是提前教他使用一種將來在學校要用到的工具。 即使他還太小, 並不明白計算過程是怎麼一回事, 但他玩的時間很可能比你想像得還要長。

6.來次“數字”旅行

當你帶著孩子逛街、遠足或外出旅行, 讓他看著道路的標示牌、店鋪的招牌和看板, 看見了數字就大聲地讀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能夠有數位的概念。

7.把數字連起來

1後面是2,2之後是3……這樣能説明孩子理解數位的順序。書店裡有很多色彩豐富並且跟數字有關的書,多給孩子看看。

8.讓孩子撥電話

在紙上寫下一個親戚或朋友的電話號碼,然後讓孩子撥這個號碼,也可以和孩子換一下分工,由他大聲地念出紙上的電話號碼,你負責撥電話,以此來鍛煉他按順序讀數字的能力。

9.你們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數一數吧

在排隊時數數佇列裡的人數;路旁的大樹有幾棵;上樓時別忘記和孩子一起數數樓梯的臺階;寶寶知道每層樓一定要有窗戶,在樓前數窗戶的豎排就可知道層數。

10.數數日常用品,分個類

將廚房抽屜裡的刀、叉、勺攙和在一起,讓孩子來分門別類,然後數出每一類各有多少個。同樣,可以按顏色或者大小讓孩子數襪子;按個頭兒把堆得滿滿的動物玩具分類,或者讓他把所有的熊分類放在一起,等等。也可以讓孩子幫你把洗好的衣物疊好,問他有多少雙襪子,多少件T恤衫,然後讓他來分類。

11.在家附近尋找各種形狀

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或星形……隨便找什麼形狀都可以。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孩子在讀一年級之前就能很好地辨識或者畫出各種形狀,很適合有運動天分的孩子。

12.玩玩拼圖和木塊

玩一些立方體形狀的玩具,比如拼圖盒子,有利於孩子瞭解基礎幾何學,並且提高他的運動技巧,增強空間感。

13.在點心時間做個遊戲

給孩子一把小魚餅乾,然後在乾淨的白紙上畫個玻璃魚缸。在魚缸裡放上小魚餅乾,然後讓孩子數有多少條魚。從魚缸拿出一塊兒小魚餅乾,再讓他數。

14.玩個按規律排列圖案的遊戲

比如,讓孩子用很多綠色和紫色的葡萄排出不同的圖案:紫的,綠的,紫的,綠的;或者綠的,綠的,紫的,綠的,綠的。再比如,和他一起尋找自然界中的圖案:毛毛蟲身上的圈圈,蝸牛殼上的螺紋,或者眼睛、耳朵、有兩個果仁的花生這些成對的東西,從而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15.讓孩子聽數字兒歌

“三隻小猴子在床上跳,一隻摔倒撞傷了頭。媽媽找來醫生,醫生說:‘別再在床上亂跳了。’兩隻小猴子在床上跳……”類似這種數量遞減的有韻律的數字歌,更適合那些聽覺敏感的孩子,可以在兒童遊戲及音樂運動磁帶裡多找找。

16.和孩子一起做出食譜

大聲地告訴孩子今天要做什麼好吃的,然後給孩子量杯和碗,讓他量出所需食材的重量。這不但是個引入體積和重量等類似概念的簡單方法,而且美味也很快做出來了。

17.教寶寶認識錢幣

先準備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幣,教寶寶排列形狀,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並教他認識上面的數位,告訴他數位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買比較多或貴的東西。

18.穿、脫衣服的數學

睡覺時先脫外衣,再脫罩褲,再脫毛衣,按順序放置,穿衣時先內後外,提供方便。按先後次序擺放東西的辦法十分有用。養成習慣後無論做什麼事都先作巧安排,用數學的方法,把事情一二三四排列起來。

Tips:

算術≠數學

數學是一切思維的概念,但“算術”不等於“數學”,算術只是計算之術,是數學的一部分;數學包含了數、量、時間、空間、幾何、代數、函數等,而邏輯則是數學的文法。

此外,許多家長會誤以為“數數能力佳或心算能力好”等於數學能力強,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原因是三四歲的孩子喜歡數數,但並不表示他可以確實點算物體,或是瞭解19後面為什麼是20而不是40;而心算好只是表示計算能力佳,並不代表他就能夠做應用問題。

看見了數字就大聲地讀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前就能夠有數位的概念。

7.把數字連起來

1後面是2,2之後是3……這樣能説明孩子理解數位的順序。書店裡有很多色彩豐富並且跟數字有關的書,多給孩子看看。

8.讓孩子撥電話

在紙上寫下一個親戚或朋友的電話號碼,然後讓孩子撥這個號碼,也可以和孩子換一下分工,由他大聲地念出紙上的電話號碼,你負責撥電話,以此來鍛煉他按順序讀數字的能力。

9.你們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數一數吧

在排隊時數數佇列裡的人數;路旁的大樹有幾棵;上樓時別忘記和孩子一起數數樓梯的臺階;寶寶知道每層樓一定要有窗戶,在樓前數窗戶的豎排就可知道層數。

10.數數日常用品,分個類

將廚房抽屜裡的刀、叉、勺攙和在一起,讓孩子來分門別類,然後數出每一類各有多少個。同樣,可以按顏色或者大小讓孩子數襪子;按個頭兒把堆得滿滿的動物玩具分類,或者讓他把所有的熊分類放在一起,等等。也可以讓孩子幫你把洗好的衣物疊好,問他有多少雙襪子,多少件T恤衫,然後讓他來分類。

11.在家附近尋找各種形狀

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或星形……隨便找什麼形狀都可以。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孩子在讀一年級之前就能很好地辨識或者畫出各種形狀,很適合有運動天分的孩子。

12.玩玩拼圖和木塊

玩一些立方體形狀的玩具,比如拼圖盒子,有利於孩子瞭解基礎幾何學,並且提高他的運動技巧,增強空間感。

13.在點心時間做個遊戲

給孩子一把小魚餅乾,然後在乾淨的白紙上畫個玻璃魚缸。在魚缸裡放上小魚餅乾,然後讓孩子數有多少條魚。從魚缸拿出一塊兒小魚餅乾,再讓他數。

14.玩個按規律排列圖案的遊戲

比如,讓孩子用很多綠色和紫色的葡萄排出不同的圖案:紫的,綠的,紫的,綠的;或者綠的,綠的,紫的,綠的,綠的。再比如,和他一起尋找自然界中的圖案:毛毛蟲身上的圈圈,蝸牛殼上的螺紋,或者眼睛、耳朵、有兩個果仁的花生這些成對的東西,從而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15.讓孩子聽數字兒歌

“三隻小猴子在床上跳,一隻摔倒撞傷了頭。媽媽找來醫生,醫生說:‘別再在床上亂跳了。’兩隻小猴子在床上跳……”類似這種數量遞減的有韻律的數字歌,更適合那些聽覺敏感的孩子,可以在兒童遊戲及音樂運動磁帶裡多找找。

16.和孩子一起做出食譜

大聲地告訴孩子今天要做什麼好吃的,然後給孩子量杯和碗,讓他量出所需食材的重量。這不但是個引入體積和重量等類似概念的簡單方法,而且美味也很快做出來了。

17.教寶寶認識錢幣

先準備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幣,教寶寶排列形狀,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並教他認識上面的數位,告訴他數位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買比較多或貴的東西。

18.穿、脫衣服的數學

睡覺時先脫外衣,再脫罩褲,再脫毛衣,按順序放置,穿衣時先內後外,提供方便。按先後次序擺放東西的辦法十分有用。養成習慣後無論做什麼事都先作巧安排,用數學的方法,把事情一二三四排列起來。

Tips:

算術≠數學

數學是一切思維的概念,但“算術”不等於“數學”,算術只是計算之術,是數學的一部分;數學包含了數、量、時間、空間、幾何、代數、函數等,而邏輯則是數學的文法。

此外,許多家長會誤以為“數數能力佳或心算能力好”等於數學能力強,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原因是三四歲的孩子喜歡數數,但並不表示他可以確實點算物體,或是瞭解19後面為什麼是20而不是40;而心算好只是表示計算能力佳,並不代表他就能夠做應用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