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座陝北小縣城,竟私藏了一座北方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

在陝西最北端, 有一個古老縣城。 它地處陝、晉、蒙接壤地帶, 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 這裡有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府州古城;它是國家級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重要樞紐;這裡是“中國海紅果之鄉”, 海紅果遍佈縣東各鎮。

這裡, 便是府穀。

全景圖

《府穀河濱公園風光》

古韻·府穀

府州古城坐落在府谷縣府穀鎮東部500米的石山梁上,

東南臨黃河, 崖峭壁陡, 地勢險要, 素有"控扼西北, 中朝賴之"之稱, 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

歷史上, 府州古城是著名的軍事要塞,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知道府州古城的人或許不多, 但說起曾經鎮守此地的著名將領可謂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折家將”, 婦孺皆知的巾幗英雄折(佘)太君就出自這個家族。

民間流傳的北宋名將楊繼業與佘太君(折賽花)在七星廟比武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佘(折)太君的父親叫折德扆, 五代雲中(今山西大同)人。 世出官宦之家, 後漢任府州團練使, 世居府州(今府穀縣)地區, 曆抵外侵, 為將門豪族, 世稱“折家軍”。 佘(折)太君受家庭薰陶, 文韜武略, 深名大義。 喜歡騎馬射箭, 舞劍掄刀, 她使的一手絕活叫“走線銅錘”, 在關鍵時候如流星繞飛防不勝防。 後晉天福二年(西元973年), 楊折兩家結為軍事聯盟。

在共同抗遼、保衛家鄉的鬥爭中, 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鑒於兩家的友好關係, 折德扆將女兒自幼許給楊繼業為妻。

佘(折)太君和楊繼業從小一起長大, 在感情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一年秋天, 契丹派兵五萬侵犯府州。 此時折徳扆病臥在床, 佘(折)太君向父親請戰後, 一方面借遼軍使者下戰書相威脅之際,將計就計,拖延交戰時間;一方面派人前往火山王楊信那裡求援,遼兵在折楊兩支抗遼雄軍的夾攻下大敗。這次戰鬥大獲全勝,佘(折)太君受到父親佘德扆和楊家父子的讚揚。

從此以後,楊繼業與佘(折)太君更是互為尊重,愛慕中的兩人相約以武相會,在府州城南的野外打將起來,你來我往,槍來刀去,都想勝過對方,但又怕傷著對方。打了無數個回合,楊繼業想,我身為男子總不能讓妻子把我打敗,於是佯裝敗逃,佘(折)太君緊追不捨,當追至七星廟前,楊繼業瞅準時機,使出了楊家的看家本領“回馬槍”,一槍挑定佘(折)太君的戰袍將妻子挑下馬背。佘(折)太君落馬也不示弱,拋出了走線銅錘,將楊繼業纏住拉下馬來,兩人雙雙落馬,互相擔心對方是否受傷,楊繼業要撩起佘(折)太君的戰袍查看,佘(折)太君直羞得跑入七星廟內,楊繼業進入七星廟後與佘(折)太君成了親。從此,兩位抗遼英雄比武招親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府州古城城牆始建於五代時期,城牆共有四個大門和兩個小門,其中大南門和小西門外建有甕城。

城內的古建築多為明清建築,城內至今保留有文廟、文昌閣、榮河書院、城隍廟等建築群。

文廟正門

文廟·大成殿

明倫堂

文昌閣

榮河書院

如今古城的防禦功能早已失去,行走在府州古城中,街道邊的殘磚碎瓦似乎在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古跡·府谷

明成化十年(1474年)六月,為鞏固邊防,明憲宗朱見深命餘子俊率軍四萬,修補和增築了東起清水營(今府谷清水)西到花馬池(今寧夏自治區鹽池縣)全長一千七百里延綏邊牆;

其中府穀境內的明長城,東起牆頭角,西至新民,大邊二邊全長約145公里,共有長城段檯面堡344處,雖年久失修,歷經500多年滄桑,基本輪廓依然清晰可見。

長城的結構內容往往會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築方法,不外乎如下幾種類型: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磚石混合砌築、條石、泥土連接磚。

細觀府谷境內的長城遺址,可以窺見它的結構內容就屬於:版築夯土牆,黃土摻合米漿,反復夯砸,最終形成這段土質結構的明長城。

如同府州古城一樣,在冷兵器時代起防禦作用的長城,如今早已失去它的功能所在。然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宏偉壯觀的建築之一,它卻給人類留下了無限的歷史價值。

味道·府穀

海紅果

海紅果,源自秦晉蒙交界處,已有800餘年種植歷史,其中陝西省府穀縣的海紅果分佈最廣,這裡是"中國海紅果之鄉"。

海紅果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含鈣居水果之首,素有“果中鈣王”之美稱。它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別對嬰幼兒及老年缺鈣症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小米涼粉

走進一座城,尋覓當地名小吃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在府穀有這樣一種小吃,取材于府穀隨處可見的小米,經過當地人巧妙加工,最終做成府穀名小吃——小米涼粉。

把熬熟的米漿倒在高粱篦子上攤成薄餅,晾冷後再攤一層,如此反復多層疊加之後小米涼粉也就做成了。

吃的時候將它切成細條,加佐料調拌。

蘸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調味品製成的配料,那味道爽極了!

驢肉碗飥

地道的府穀碗飥把粗黑的蕎麥皮篩去,留下細白的部分,稱為“上蕎面”。蕎面做成的碗飥,看上去經營光亮,質地柔軟。

在美食“進化”的過程中,府穀人將驢肉融入碗飥之中,形成了“驢肉碗飥”。

老話講:“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添加驢肉後的碗飥,肉香味美,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美食美景已看夠,這個秋天,就讓我們相約府穀吧!

想瞭解更多關於府穀的故事,

CCTV-7 《鄉村大世界》

首播時間:18:05分(每週六)

重播時間: 23:17分(每週日)

一方面借遼軍使者下戰書相威脅之際,將計就計,拖延交戰時間;一方面派人前往火山王楊信那裡求援,遼兵在折楊兩支抗遼雄軍的夾攻下大敗。這次戰鬥大獲全勝,佘(折)太君受到父親佘德扆和楊家父子的讚揚。

從此以後,楊繼業與佘(折)太君更是互為尊重,愛慕中的兩人相約以武相會,在府州城南的野外打將起來,你來我往,槍來刀去,都想勝過對方,但又怕傷著對方。打了無數個回合,楊繼業想,我身為男子總不能讓妻子把我打敗,於是佯裝敗逃,佘(折)太君緊追不捨,當追至七星廟前,楊繼業瞅準時機,使出了楊家的看家本領“回馬槍”,一槍挑定佘(折)太君的戰袍將妻子挑下馬背。佘(折)太君落馬也不示弱,拋出了走線銅錘,將楊繼業纏住拉下馬來,兩人雙雙落馬,互相擔心對方是否受傷,楊繼業要撩起佘(折)太君的戰袍查看,佘(折)太君直羞得跑入七星廟內,楊繼業進入七星廟後與佘(折)太君成了親。從此,兩位抗遼英雄比武招親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府州古城城牆始建於五代時期,城牆共有四個大門和兩個小門,其中大南門和小西門外建有甕城。

城內的古建築多為明清建築,城內至今保留有文廟、文昌閣、榮河書院、城隍廟等建築群。

文廟正門

文廟·大成殿

明倫堂

文昌閣

榮河書院

如今古城的防禦功能早已失去,行走在府州古城中,街道邊的殘磚碎瓦似乎在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古跡·府谷

明成化十年(1474年)六月,為鞏固邊防,明憲宗朱見深命餘子俊率軍四萬,修補和增築了東起清水營(今府谷清水)西到花馬池(今寧夏自治區鹽池縣)全長一千七百里延綏邊牆;

其中府穀境內的明長城,東起牆頭角,西至新民,大邊二邊全長約145公里,共有長城段檯面堡344處,雖年久失修,歷經500多年滄桑,基本輪廓依然清晰可見。

長城的結構內容往往會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築方法,不外乎如下幾種類型: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磚石混合砌築、條石、泥土連接磚。

細觀府谷境內的長城遺址,可以窺見它的結構內容就屬於:版築夯土牆,黃土摻合米漿,反復夯砸,最終形成這段土質結構的明長城。

如同府州古城一樣,在冷兵器時代起防禦作用的長城,如今早已失去它的功能所在。然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宏偉壯觀的建築之一,它卻給人類留下了無限的歷史價值。

味道·府穀

海紅果

海紅果,源自秦晉蒙交界處,已有800餘年種植歷史,其中陝西省府穀縣的海紅果分佈最廣,這裡是"中國海紅果之鄉"。

海紅果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含鈣居水果之首,素有“果中鈣王”之美稱。它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別對嬰幼兒及老年缺鈣症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小米涼粉

走進一座城,尋覓當地名小吃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在府穀有這樣一種小吃,取材于府穀隨處可見的小米,經過當地人巧妙加工,最終做成府穀名小吃——小米涼粉。

把熬熟的米漿倒在高粱篦子上攤成薄餅,晾冷後再攤一層,如此反復多層疊加之後小米涼粉也就做成了。

吃的時候將它切成細條,加佐料調拌。

蘸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調味品製成的配料,那味道爽極了!

驢肉碗飥

地道的府穀碗飥把粗黑的蕎麥皮篩去,留下細白的部分,稱為“上蕎面”。蕎面做成的碗飥,看上去經營光亮,質地柔軟。

在美食“進化”的過程中,府穀人將驢肉融入碗飥之中,形成了“驢肉碗飥”。

老話講:“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添加驢肉後的碗飥,肉香味美,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美食美景已看夠,這個秋天,就讓我們相約府穀吧!

想瞭解更多關於府穀的故事,

CCTV-7 《鄉村大世界》

首播時間:18:05分(每週六)

重播時間: 23:17分(每週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