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咱們漢族的“漢”字都是來自這個市井無賴,一代傳奇漢高祖劉邦

現在史學界有著“強漢盛唐”一說, 漢朝強盛的時候, 在對外交往中, 其他民族的人稱漢朝的兵為“漢兵”, 漢朝的使者為“漢使”, 漢朝的人為“漢人”, 久而久之華夏民族就被稱為“漢族”, 也就是從漢族開始一直到如今, “漢族”就成為了我們今天華夏名族的代名詞。

但是, 就是這麼一個文化底蘊極深、延續時間最長的稱謂卻是由一個市井無賴創造的, 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漢高祖劉邦。

據史書記載, 劉邦年少時狂放不羈, 不喜讀書, 遊手好閒, 勞動時也偷奸耍滑, 他的父親也很不待見他, 處處拿他和他的哥哥比, 認為他肯定沒有他哥哥有出息。

這也許給劉邦留下了心理陰影, 所以後來說自己是母親和龍生的, 從來不承認自己的父親, 甚至楚漢相爭的時候, 項羽要把劉邦的老爹燉了, 劉邦都會說“幸分我一杯羹”。

長大後, 劉邦做了泗水亭長, 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

但是劉邦為人豪爽, 喜歡交友, 為以後的發展結下了良好的人脈關係網。

相傳有一次押送服勞役的人去咸陽, 路上碰到秦始皇的車隊, 別的老百姓都是紛紛拜倒在地, 只有兩個人說出了驚天駭俗的話, 一個是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 另外一個就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之”。 可見後來楚漢之爭的兩大梟雄都是有著雄心壯志的。

史書記載, 劉邦斬白蛇而起義, 稱自己是赤帝之子, 這段明顯是劉邦給自己抬高身價編出來的。 但是劉邦也確實借著這個噱頭起兵反秦了。

不知為什麼鴻門宴上, 項羽有機會, 有能力把劉邦殺掉, 卻白白放走了, 現在的史學界也是眾說紛紜, 網友們也各有各的猜測,

歷經大小很多戰役, 項羽烏江自刎, 劉邦在西元前202年稱帝, 定國號為漢, 開啟了長達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

雖然說大多數人都為楚霸王惋惜。 但是小編不那樣認為, 既然劉邦能成為漢高祖, 那麼就肯定有他的命運在裡面, 有他的魅力在起作用, 要不為什麼那麼多大才之人都心甘情願跟著劉邦?人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

最後,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劉邦的傳奇故事, 推薦大家聽一聽百家講壇王立群老師講的《大風歌》, 講的很透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