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有為青島意外死亡存疑 入葬穿中山裝卻佩朝珠

康有為在青島的意外死亡, 留下了很多疑點與未解之謎。

青島是一個沒有古代史的地方, 自1897年膠州灣事件之後, 被德國人佔領的青島才成為一個近代史意味很濃的地點, 更因康有為的到來身價倍增。

原來, 自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 康有為逃亡海外16年, 至1913年結束流亡生活, 暫時定居上海, 才稍事喘息。 1917年, 這位不甘寂寞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家, 突然來了一個大轉變, 轉而協助張勳復辟。 當然, 一小撮梳著辮子的軍隊是圓不了這個復辟大夢的;也正是在這一年, 辭去孔教會名譽會長頭銜的“康聖人”再一次選擇逃亡,

首次來到了青島。

1923年, 康有為再次來到青島, 認為這裡是比當時上海還要好的居住地。 其實, 他對青島的偏愛, 既有激情, 也有精明。 他在“家書”中寫道:“青島氣候甚佳, 頃得一官產屋, 名為租, 實則同買, 園極大, 價極少, 候數日可得。 今各人住客棧極貴, 候得屋, 當電告, 至時可來青島, 實則遠勝滬矣, 滬無可戀。 ”

就在康有為寫家書, 盛讚青島的宜居指數之際, 他還張羅著在濟南與青島兩地成立新的孔教會。 新會後來改稱“萬國道德總會”, “康聖人”這一次動作之大, 甚至於要將孔聖人之學變作世界顯學了。 當然, 要做好國際文化交流工作, 還得有好的交流平臺;家書中提到的那所租住的官產屋, 就是這樣的一流平臺。 過了一年, 他索性花了一千大洋從北洋政府手中買下了這幢德式樓房,

還將廢帝溥儀結婚時贈給他的“天遊堂”三個字懸掛於書齋之中, 並將那滿園花草的院落, 命名為“天遊園”, 自稱“天遊化人”。 “天遊”——在天上遊玩, 名字取得逍遙自在, 可康有為並不是一個真正能置身世外之人, 搞政治、做學問、辦協會樣樣做得一絲不苟, 在建築學領域上也毫不馬虎, 馬上就對這所“天遊園”進行了改裝工程。

原來, 康有為買下的這處豪宅, 位於青島市南區福山支路5號, 始建於1899年, 為德占青島時期總督府要員的官邸。 此樓先後住進數位督軍之類的“大人物”, 他們最後的下場不是被殺頭就是被槍斃, 都不得善終, 因此人們把它視作“凶宅”。 康仔細察考, 認為這所宅子犯了“白虎銜屍”的格局,

必須重新進行佈局、裝修, 方能逢“凶”化吉。 在掛上了御筆“天遊堂”之後, 龍氣自然足了些, 也鎮了些凶邪;又將馬廄改造為二層建築, 樓上住家, 樓下隨員居住;加之又有第三代“恭親王”溥偉所贈的許多名貴的雕花紅木傢俱、汝瓷和文房四寶等“貴氣”十足的擺設, 整個宅院大有富貴逼人來之氣魄, “凶宅”自然變作了“福地”。

然而, 這樣的“福地”在3年後, 即見證了康有為的意外死亡。 1927年3月18日, 康有為在青島中山路緊鄰劈柴院的粵菜館英記樓吃飯, 喝過橙汁後腹疼難忍, 當天夜晚嘔吐不止, 一日本醫生診斷其為食物中毒, 第二天清晨5時, 康“七竅出血而死”。

據說康有為下葬時曾佩一串珠子, 可能即是他當年上朝面見聖上的朝珠;還戴一把金鎖,

這是一位美國華僑送的, 是國際文化交流的見證哩。 金鎖正面刻有“先天下之憂而憂”, 背面是“國學大師”四字。 康的左右手中還均持有一枚金錢, 一枚為日本金幣, 另一枚為印度金幣, 這仍然是“萬國道德總會”的派頭。 康全身著中山裝, 儼然一副新派文人模樣;但他的右腳邊有一遝蟒袍玉帶和很多清朝服裝, 不知是要追隨孫中山先生繼續尚未成功的革命, 還是夢想著有朝一日仍回金鑾殿朝見皇帝呢?總之, 康有為在青島的意外死亡, 留下了很多疑點與未解之謎。

肖伊緋 職業作家, 獨立學者, 已出版《在高盧的秋天穿行》、《民國達人錄》等十餘部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