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屈冬玉:以市長負責制為抓手全面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

今年年初,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近日, 農業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聯合印發《“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這是深入貫徹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全面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務實舉措, 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惠民生上的具體體現。

2014年中央一號檔明確提出要健全“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激勵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管好“菜籃子”, 保障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安全。 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健全和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強化責任制度落實情況的督查評估, 形成長效機制。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精神, 必須深刻認識“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為有效抓手, 全面提升我國“菜籃子”事業發展水準。

一、抓好“菜籃子”建設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 是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民生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強調,

要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菜籃子”直接關係到農民收入和城市居民生活,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菜籃子”建設更是兜底的民生工程。

種菜養豬是農村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2016年, 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 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2%, 雖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但增長速度比前幾年明顯偏慢。 這既受全國農產品價格整體下行的大環境影響, 也與“菜籃子”產品價格不穩、流通不暢有直接關係。 近年來, 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全國大流通的“菜籃子”產品調運發展, 城郊菜地面積呈現逐年縮減趨勢, 不利天氣、產銷脫節、負面報導等因素導致“菜籃子”產品價格大起大落,

局部地區甚至出現嚴重滯銷賣難, 對農民收入造成較大衝擊。 必須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作用, 提高“菜籃子”產品生產效率、品質, 打通從田頭到廚房的通道, 創新農民合理分享利益方式, 助力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吃鮮吃好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菜籃子”產品供應, 滿足他們吃鮮吃好的基本要求, 是民生大事。 特別是隨著居民收入水準不斷提高, 吃精吃鮮吃好對“菜籃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到“十三五”末, 我國內地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 還有1億左右人口要進城落戶, 保障城市居民“菜籃子”有效供應的任務更加艱巨。

切實保障城市“菜籃子”產品持續穩定供應, 不發生長時間、大面積脫銷斷檔和品質安全突發事件, 有效滿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菜籃子”產品消費需求, 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基本民生要求。 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和省會城市人口密度大, 保障城市居民“菜籃子”供應任務尤為繁重, 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加大工作落實力度。

菜價穩定是經濟平穩運行的內在要求。 “菜籃子”產品是CPI指數一籃子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蔬菜、生豬的價格波動對CPI影響比較大。 “菜籃子”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容易造成CPI信號失真, 扭曲市場資源配置。 “菜籃子”產品屬於初級農產品, 隨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其價格波動對下游產品和連帶產業影響也越來越大。

從這個角度看, “菜籃子”也是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基石, 不能就“菜籃子”論“菜籃子”, 要打破把“菜籃子”生產甩給主產區、流通甩給大市場的思維模式, 把“菜籃子”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上中下游統籌考慮, 生產流通消費全產業有效調控。 這其中, 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大中城市重點“菜籃子”品種的基本自給率。

“菜籃子”生產是城市多元化發展的重要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 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 把握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內在聯繫。 菜田就是綠地, 農業就是生態。 通過在郊區發展菜田、果園、魚塘, 在市區發展樓宇農業, 與城市園林景觀緊密對接, 形成生態涵養功能強大的城市綠肺, 能夠促進城市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當前“菜籃子”產品生產確實在某些程度上給城市發展環境帶來一些影響,但這決不能成為放棄“菜籃子”產品生產的理由,而是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迴圈農業、集約化養殖等,引導種養業生產向無污染、無害化發展。

二、實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是檢驗城市政府管理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強化地方事權的重要方面

“菜籃子”工程具有公共性、社會性、基礎性,首先政府要切實肩負起責任,同時“菜籃子”產品供給還具有區域性特徵,應該由地方政府負主要責任。考慮到我國“菜籃子”產品大市場、大流通的特點,中央政府在農產品品質安全標準、生產區域佈局、考核工作組織協調等方面也有一部分事權。因此,在國辦印發《辦法》的基礎上,由農業部會同“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制定印發了《實施細則》。《辦法》和《實施細則》配套使用,重點從五個方面對“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強化“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生產能力主要考核蔬菜面積、蔬菜產量和肉類產量三個指標。考核蔬菜面積,主要因為近年來大中城市菜地面積有萎縮的趨勢,必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將蔬菜生產基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優先將城市郊區蔬菜基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確保菜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品質有提高。考核蔬菜產量,目的是鼓勵地方在保有一定生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改善設施、提升技術,促進供給量穩中有升。重點考核豬肉產量,主要是因為豬肉消費量占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總量的50%以上,穩定供給對於居民“菜籃子”影響較大;同時兼顧少數民族地區和主要牧區的飲食和宗教習慣,對烏魯木齊、銀川、西寧、拉薩、呼和浩特等城市考核牛羊肉產量。

強化“菜籃子”產品市場流通能力。市場流通能力主要考核批發市場規劃佈局、批發市場建設和零售網點密度三個指標。考核批發市場規劃佈局和建設,因為我國批發市場交易額占全部農產品交易額80%左右,批發市場仍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菜籃子”產品流通的主要管道,但一些城市批發市場佈局不合理、設施不完善、管理不科學,“買難賣難”和“賣賤買貴”等問題比較突出。對便民零售網點密度的考核,主要是為了鼓勵城市社區開設多種形式的“菜籃子”銷售網站,方便居民就近買菜,同時也要大力扶持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

強化“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監管能力。品質安全監管能力主要考核“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監管、“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水準和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情況三個指標。這三個指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的重要指示。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地方政府堅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穩步提高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重點是開展執法監督抽查和安全追溯;堅持從生產源頭抓起,加大力量配備、條件保障的支持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從投入品到採收全過程逐步做到依標生產、安全可靠。大城市要在“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水準上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實現肉類和蔬菜產品可追溯,以及鮮活農產品製成品或初加工品冷鏈的全覆蓋。

強化“菜籃子”產品調控保障能力。調控保障能力主要考核“菜籃子”工程調控政策、“菜籃子”價格上漲幅度、“菜籃子”產品儲備制度建設、資訊監測預警體系和資訊發佈平臺建設及“菜籃子”工程管理體系建設五個指標。這五個考核指標的主要目的是要督促大中城市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切實履行政府調控職責,完善調控政策體系,強化調控措施,用政策支援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用儲備吞吐平衡市場供應,用資訊發佈引導市場預期,用財政補貼築牢民生底線。

《實施細則》還設立了“市民滿意度”評價指標,聯席會議將委託權威協力廠商評估機構,統一對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居民進行“菜籃子”工作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總體計分。另外需要特別強調,如果在考核期內發生三級及以上的“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突發事件,將實行“一票否決”,考核結果認定為不合格。

三、真抓實幹,大膽創新,切實把“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崇尚實幹,狠抓落實,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把已有的措施、已形成的機制紮根落地,把已取得的成效鞏固發展。我們要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好《辦法》貫徹落實。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大中城市要切實落實市長在“菜籃子”工程建設中的主體責任,按照《辦法》要求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工作督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省(區)人民政府要在指導計畫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做好相關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對其他地級城市的考核。要加強調查研究和工作協調,及時發現和研究解決考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完善部門協調機制。“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大中城市也應建立和完善部門協調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菜籃子”工程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省直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強化支持。地方農業部門要在“菜籃子”工程建設上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加強區域協同發展。大中城市與周邊地區要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城市管理者要秉持開放心態,勇於破除行政壁壘,在農產品批發市場佈局、品質安全監管、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快實現區域協作協同。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在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形成區域協同新格局,讓農民在產業鏈拓展、產業跨界融合中分享收益,讓市民在區域協同發展中得到品質更高、品種更豐富的“菜籃子”產品。

能夠促進城市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當前“菜籃子”產品生產確實在某些程度上給城市發展環境帶來一些影響,但這決不能成為放棄“菜籃子”產品生產的理由,而是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迴圈農業、集約化養殖等,引導種養業生產向無污染、無害化發展。

二、實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是檢驗城市政府管理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強化地方事權的重要方面

“菜籃子”工程具有公共性、社會性、基礎性,首先政府要切實肩負起責任,同時“菜籃子”產品供給還具有區域性特徵,應該由地方政府負主要責任。考慮到我國“菜籃子”產品大市場、大流通的特點,中央政府在農產品品質安全標準、生產區域佈局、考核工作組織協調等方面也有一部分事權。因此,在國辦印發《辦法》的基礎上,由農業部會同“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制定印發了《實施細則》。《辦法》和《實施細則》配套使用,重點從五個方面對“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強化“菜籃子”產品生產能力。生產能力主要考核蔬菜面積、蔬菜產量和肉類產量三個指標。考核蔬菜面積,主要因為近年來大中城市菜地面積有萎縮的趨勢,必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將蔬菜生產基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優先將城市郊區蔬菜基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確保菜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品質有提高。考核蔬菜產量,目的是鼓勵地方在保有一定生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改善設施、提升技術,促進供給量穩中有升。重點考核豬肉產量,主要是因為豬肉消費量占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總量的50%以上,穩定供給對於居民“菜籃子”影響較大;同時兼顧少數民族地區和主要牧區的飲食和宗教習慣,對烏魯木齊、銀川、西寧、拉薩、呼和浩特等城市考核牛羊肉產量。

強化“菜籃子”產品市場流通能力。市場流通能力主要考核批發市場規劃佈局、批發市場建設和零售網點密度三個指標。考核批發市場規劃佈局和建設,因為我國批發市場交易額占全部農產品交易額80%左右,批發市場仍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菜籃子”產品流通的主要管道,但一些城市批發市場佈局不合理、設施不完善、管理不科學,“買難賣難”和“賣賤買貴”等問題比較突出。對便民零售網點密度的考核,主要是為了鼓勵城市社區開設多種形式的“菜籃子”銷售網站,方便居民就近買菜,同時也要大力扶持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

強化“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監管能力。品質安全監管能力主要考核“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監管、“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水準和肉類蔬菜追溯體系建設情況三個指標。這三個指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的重要指示。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地方政府堅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穩步提高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重點是開展執法監督抽查和安全追溯;堅持從生產源頭抓起,加大力量配備、條件保障的支持力度,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從投入品到採收全過程逐步做到依標生產、安全可靠。大城市要在“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水準上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實現肉類和蔬菜產品可追溯,以及鮮活農產品製成品或初加工品冷鏈的全覆蓋。

強化“菜籃子”產品調控保障能力。調控保障能力主要考核“菜籃子”工程調控政策、“菜籃子”價格上漲幅度、“菜籃子”產品儲備制度建設、資訊監測預警體系和資訊發佈平臺建設及“菜籃子”工程管理體系建設五個指標。這五個考核指標的主要目的是要督促大中城市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切實履行政府調控職責,完善調控政策體系,強化調控措施,用政策支援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用儲備吞吐平衡市場供應,用資訊發佈引導市場預期,用財政補貼築牢民生底線。

《實施細則》還設立了“市民滿意度”評價指標,聯席會議將委託權威協力廠商評估機構,統一對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居民進行“菜籃子”工作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總體計分。另外需要特別強調,如果在考核期內發生三級及以上的“菜籃子”產品品質安全突發事件,將實行“一票否決”,考核結果認定為不合格。

三、真抓實幹,大膽創新,切實把“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崇尚實幹,狠抓落實,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把已有的措施、已形成的機制紮根落地,把已取得的成效鞏固發展。我們要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好《辦法》貫徹落實。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大中城市要切實落實市長在“菜籃子”工程建設中的主體責任,按照《辦法》要求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工作督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省(區)人民政府要在指導計畫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做好相關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對其他地級城市的考核。要加強調查研究和工作協調,及時發現和研究解決考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完善部門協調機制。“菜籃子”食品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大中城市也應建立和完善部門協調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菜籃子”工程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省直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強化支持。地方農業部門要在“菜籃子”工程建設上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加強區域協同發展。大中城市與周邊地區要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城市管理者要秉持開放心態,勇於破除行政壁壘,在農產品批發市場佈局、品質安全監管、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快實現區域協作協同。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在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形成區域協同新格局,讓農民在產業鏈拓展、產業跨界融合中分享收益,讓市民在區域協同發展中得到品質更高、品種更豐富的“菜籃子”產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