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建築|瀟灑濟南:齊魯大學之號院

作者 | 雨之燭

齊魯大學主教學區的東側, 有一組由四列八棟二層樓房組成建築群落, 原為男生宿舍。 這八棟樓房, 東西向排列成四排,

又由十字型通道等分成四個相對獨立的四個院落, 號稱四百號院, 習稱號院。

每個院落東西向開設出入口, 入口為西洋式石圓券門, 上覆中式傳統木構屋頂(不過從現存改造後的格局看, 南邊的兩個院落, 只有一個出口, 而另一端一棟仿歇山頂的二層樓房, 並有一層半地下室)。

改造後的號院

東西向通道

南北向通道

八幢宿舍樓形式大致相同, 一層的牆基和牆體用粗加工的條石砌築而成, 牆體很厚, 冬暖夏涼。 二層以上是水泥拉毛飾面的磚牆。 硬山雙坡屋面, 紅瓦覆頂, 青條石砌築的樓梯。 一層水泥地面, 二層木地板, 靠院落內側是封閉的單側走廊, 另一面是約20平米的一間間宿舍。

門窗組合, 用毛石砌築的牆角隅石處理, 山牆尖上的圓、方、橢圓等各式通風孔都是西洋古典建築的手法;而硬山雙坡屋面, 花脊、吻獸、煙囪通氣孔等都是地道的中國傳統建築手法。

號院之西南角

出入口改造後, 去掉了中西合璧式的門樓

號院的住宿條件, 在當時來說是極其優越的。 但我入學的時候, 已經破落成了大雜院, 雜草叢生, 古槐遮蔽, 時不時有“吊死鬼”垂下來。 早不做學生宿舍了, 而成了低年資的教職工宿舍。 當年的不錯條件, 到現在住家過日子, 就明顯不方便了, 居室狹窄, 只能在走廊上做飯, 尤其是不隔音, 牆和樓板都很薄。 我實習的一天, 老師上班時說, 昨天晚上, 一戶住樓上的職工, 用電爐子取暖, 睡覺了沒有拔下來, 結果竟然把樓板燒穿, 電爐子掉到樓下住戶去了。

號院內部

屋面的煙囪及通風口

另一種風格的煙囪

後來我同學W留校,老公同為留校教師,結婚後有幸分得一間,某天隔壁鄰居在牆上釘釘子,卻釘到了他們的房間了。據她老公講,即使隔壁小聲說話,這邊也能聽得清楚,他們也只好倍加小心。而我另一位L同學更有趣,他同教研室一位老師短期出國,把房子借給他,結果他受不了更深人靜時分,穿牆傳來的上下鄰居的各種聲音,以至於落荒而逃。

山牆、花脊、通風口、牆角隅石等

從外側看,屋頂坡面被切除一半,加高改建成三層

號院舊照片,可見出入口門樓和樓房內側原貌

說笑話歸說笑話,但就號院建築而言,雖然破敗,能保留下來還是彌足珍貴的。但不曾想,在本世紀前後,校方對它動了一次大手術。也許主事者會頗以為自豪,讓一個破敗院落起死回生,成了校園中最豪華的學生公寓,只有留學生和本國博士生才有資格入住。但如此脫胎換骨地改造,新則新矣,而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卻打了折扣,倘若再多動些心思,則有可能找到更好的新生辦法。現在思想起來,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

號院內部

屋面的煙囪及通風口

另一種風格的煙囪

後來我同學W留校,老公同為留校教師,結婚後有幸分得一間,某天隔壁鄰居在牆上釘釘子,卻釘到了他們的房間了。據她老公講,即使隔壁小聲說話,這邊也能聽得清楚,他們也只好倍加小心。而我另一位L同學更有趣,他同教研室一位老師短期出國,把房子借給他,結果他受不了更深人靜時分,穿牆傳來的上下鄰居的各種聲音,以至於落荒而逃。

山牆、花脊、通風口、牆角隅石等

從外側看,屋頂坡面被切除一半,加高改建成三層

號院舊照片,可見出入口門樓和樓房內側原貌

說笑話歸說笑話,但就號院建築而言,雖然破敗,能保留下來還是彌足珍貴的。但不曾想,在本世紀前後,校方對它動了一次大手術。也許主事者會頗以為自豪,讓一個破敗院落起死回生,成了校園中最豪華的學生公寓,只有留學生和本國博士生才有資格入住。但如此脫胎換骨地改造,新則新矣,而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卻打了折扣,倘若再多動些心思,則有可能找到更好的新生辦法。現在思想起來,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