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你的舊手機還留著嗎 十年前的手機都啥樣?

時光荏苒, 轉眼間已經是iPhone的十周歲生日了, 而今年蘋果也為了向iPhone十周年獻禮而一氣兒推出了三款新機。 從現狀來看, 不管是讓雙玻璃機身重新回歸的iPhone 8與iPhone 8 Plus,

還是採用全面屏造型、支援面部識別, 極具創新力的iPhone X, 都受到了全毬果粉的熱情追捧。 可見即便十載光陰過去, iPhone對於全球手機行業的影響力依舊不減, 相信“寶刀未老”這詞就是用來形容iPhone的吧!

十年前的熱門手機, 你還記得它們嗎?問一個暴露年齡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對於十年前的第一代iPhone還有沒有印象呢?還記得它長什麼樣子嗎?不過雖然這麼問, 但畢竟已經過去十年的時間, 忘記了也是正常的。 沒關係, 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回憶一下十年前的一些熱門手機和當時風生水起的手機廠商們吧。

2007年1月9日, 蘋果公司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軟體發展者年會上發佈了第一代iPhone, 標誌著全球智慧手機時代的正式來臨, 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記住了史蒂夫·約伯斯這個傳奇人物。

第一代iPhone採用了金屬材質機身, 整機趨向於圓潤的設計風格,

正面配備一塊電容式觸控式螢幕, 採用了一直傳承至今的圓形Home鍵。 同時, 首代iPhone便配備了200萬圖元的後置攝像頭。 唯一稍顯遺憾的就是, 在那個連3G網路都不甚普及的年代, 首代iPhone僅僅支持了2G網。

iPhone的誕生, 帶領我們邁進了智慧手機的新時代, 讓我們看到原來在手機上還可以做那麼多有趣的事情。

然而, 在十年前的這個時間節點上, 還有哪些機型是在當時炙手可熱的呢?我們接著往下回憶。

摩托羅拉在當年推出的翻蓋手機Moto RAZR V3, 可以說曾經一度風靡全球, 上市熱銷一年以後, 摩托羅拉又趁熱打鐵為其推出了略帶磨砂質感的黑色版本。 而就外觀設計上來看, 在當時市面上一眾傻大憨粗的手機中, Moto V3絕對算得上是一部非常纖薄的手機了, 雖然螢幕並不大, 並且受限於當時的工藝水準, 但其外觀的確是兼顧了實用與時尚。

索尼愛立信與索愛,相信時至今日依舊有朋友對它們倆感到傻傻分不清,不明白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不過現在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索尼愛立信在2005年推出過一款名為K750的機型,那真可謂是一款讓人歎為觀止的手機,因為在那個時候它便已經先人一步配備了高達200萬圖元的後置攝像頭。這個數字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似乎就是個笑話,但在當時絕對是你可以拿出去炫耀給朋友的絕佳資本。

雖然蘋果的首代iPhone正式開啟了手機智能化的新時代,但諾基亞N70絕對稱得上是現代智慧手機的“先祖”級產品。諾基亞N70不僅配備了一塊在十年前看來已經算是超大的2.1英寸顯示幕,還搭載了超高性能的TI OMAP 1710晶片,主頻220MHz,同時運行了相對超前的Series 60作業系統。

在功能機時代,黑莓也算得上是行業中的翹楚級廠商在功能機時代,黑莓也算得上是行業中的翹楚級廠商了。2005年的時候,正值黑莓手機最好的時代,當時,Crackberry還是每個關注科技圈動態的發燒友都會定期觀看的科技網站。 而黑莓於2005年推出的黑莓7100手機,雖然只配備了65K色的顯示幕,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同時期的多數品牌旗艦機螢幕素質已經達到256K色,但7000搭載的BlackBerry OS系統,對於發燒友和商務人士而言卻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支援了電子郵件功能。

現在回想起來,諾基亞無疑是為功能機時代做貢獻最大的廠商,同時其膾炙人口的優秀產品也是最多的。諾基亞8800是一款滑蓋手機,採用了不銹鋼金屬機身,它配備了1.7英寸的顯示幕和SVGA後置攝像頭,達到256K的螢幕顯示色彩也代表了當時旗艦手機的最高水準,雖然與現在的1600萬色標準相比已經算是“上古”級別的了。

摩托羅拉被收購的悲慘結局的確令人為之扼腕,但在十年前,它可是唯一能與諾基亞平起平坐的,位於第一梯隊的手機品牌。摩托羅拉Q8是當年的一款熱門機型,但與其說是手機,它更像是一台可擕式掌上型電腦。摩托羅拉Q8配備了罕見的5向導航鍵,採用物理全鍵盤式設計,搭載了先進的Windows Mobile 6.0作業系統。

諾基亞1100是一款黑白顯示幕的功能機,雖不是同時代中配置最高的手機,但它所擁有的諸多特性卻受到了全球範圍內一眾用戶的追捧。當然,這也註定了它的暢銷,據悉,諾基亞1110截止到2005年,總銷量達到了1.5億部,這個數字就算放之於現在,相信也很難有品牌憑藉單一一款機型可以企及。智慧機的迅猛發展,讓功能機逐漸成為笑話曾經在功能機大行其道的時代,手機上的實體鍵盤是我們同手機本身進行人機交互的唯一途徑,甚至在當時的行業與用戶間有著這樣一種在現在看來無比自大的說法,稱實體鍵盤會在手機上得以永久傳承和使用,因為它是不可替代的一種必需的交互邏輯。

然而,在功能機時代,手機能夠帶給我們的東西少之又少,對於絕大多數用戶而言,那時的手機僅僅是一個可擕式通訊工具,接打電話、收發短信似乎就是手機能為我們做到的全部事情。這也就使得手機僅僅是作為固定電話的一個替代品、輔助品的形式存在,畢竟當我們出門在外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將蠢笨的固話隨身攜帶,因此,在功能機時代,手機還有一個更符合其身份的名稱——行動電話機。

而隨著約伯斯為我們帶來了iPhone,穀歌推出了開源的安卓作業系統,手機之間趨於智慧化方向發展,帶給我們的東西,和能夠為我們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多隨之產生了巨大變化。

時間推移到現在,智慧手機似乎早已成為我們每個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說一整天離了手機便會魂不守舍,但真的會讓生活、工作到處充滿了不便之處。首先便是電子支付首先便是電子支付,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現在和我一樣,就算出門個兩三天身上也不會帶一分錢的現金。舉個簡單的實際例子,去年我去深圳出差三天,臨行之前發現身上只有20元的現金,而又懶得去ATM機取,於是便想說賭一把,看看就憑這僅有的20元現金能不能走完這趟行程。大家猜怎麼著?當回到北京我才回過味兒來兜裡揣了三天的現金分文未動,足可見手機為我們生活各方面帶來的便利。

未來十年,手機或許會蛻變成這樣我想,在未來的十年間,我們現在眼睛所見的智慧手機應該會被一種更具科技感和人性化的技術所“統治”,那就是人工智慧。在未來十年,人工智慧技術最實際、最靠譜的載體終端非智慧手機莫屬。而有了人工智慧技術加持的智慧手機,也就是現階段經常被概念化的,所謂的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與智慧型手機的差異化,絕不僅僅是一字之差那樣簡單,而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未來,智慧型手機所具備的自學習能力,能夠真正摸清使用它的人的需求和心理,我們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到來自智慧化服務所帶來的便捷體驗,而不是讓手機只是機械性地依照既定的代碼程式進行執行。在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時代,手機能為我們做到的可能會遠不止於通話、上網、打遊戲、看視頻等等如今看來的常規功能,而是將有望成為每個使用者貼心、聰明的隨身助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我們的第二個“自己”。

索尼愛立信與索愛,相信時至今日依舊有朋友對它們倆感到傻傻分不清,不明白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不過現在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索尼愛立信在2005年推出過一款名為K750的機型,那真可謂是一款讓人歎為觀止的手機,因為在那個時候它便已經先人一步配備了高達200萬圖元的後置攝像頭。這個數字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似乎就是個笑話,但在當時絕對是你可以拿出去炫耀給朋友的絕佳資本。

雖然蘋果的首代iPhone正式開啟了手機智能化的新時代,但諾基亞N70絕對稱得上是現代智慧手機的“先祖”級產品。諾基亞N70不僅配備了一塊在十年前看來已經算是超大的2.1英寸顯示幕,還搭載了超高性能的TI OMAP 1710晶片,主頻220MHz,同時運行了相對超前的Series 60作業系統。

在功能機時代,黑莓也算得上是行業中的翹楚級廠商在功能機時代,黑莓也算得上是行業中的翹楚級廠商了。2005年的時候,正值黑莓手機最好的時代,當時,Crackberry還是每個關注科技圈動態的發燒友都會定期觀看的科技網站。 而黑莓於2005年推出的黑莓7100手機,雖然只配備了65K色的顯示幕,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同時期的多數品牌旗艦機螢幕素質已經達到256K色,但7000搭載的BlackBerry OS系統,對於發燒友和商務人士而言卻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支援了電子郵件功能。

現在回想起來,諾基亞無疑是為功能機時代做貢獻最大的廠商,同時其膾炙人口的優秀產品也是最多的。諾基亞8800是一款滑蓋手機,採用了不銹鋼金屬機身,它配備了1.7英寸的顯示幕和SVGA後置攝像頭,達到256K的螢幕顯示色彩也代表了當時旗艦手機的最高水準,雖然與現在的1600萬色標準相比已經算是“上古”級別的了。

摩托羅拉被收購的悲慘結局的確令人為之扼腕,但在十年前,它可是唯一能與諾基亞平起平坐的,位於第一梯隊的手機品牌。摩托羅拉Q8是當年的一款熱門機型,但與其說是手機,它更像是一台可擕式掌上型電腦。摩托羅拉Q8配備了罕見的5向導航鍵,採用物理全鍵盤式設計,搭載了先進的Windows Mobile 6.0作業系統。

諾基亞1100是一款黑白顯示幕的功能機,雖不是同時代中配置最高的手機,但它所擁有的諸多特性卻受到了全球範圍內一眾用戶的追捧。當然,這也註定了它的暢銷,據悉,諾基亞1110截止到2005年,總銷量達到了1.5億部,這個數字就算放之於現在,相信也很難有品牌憑藉單一一款機型可以企及。智慧機的迅猛發展,讓功能機逐漸成為笑話曾經在功能機大行其道的時代,手機上的實體鍵盤是我們同手機本身進行人機交互的唯一途徑,甚至在當時的行業與用戶間有著這樣一種在現在看來無比自大的說法,稱實體鍵盤會在手機上得以永久傳承和使用,因為它是不可替代的一種必需的交互邏輯。

然而,在功能機時代,手機能夠帶給我們的東西少之又少,對於絕大多數用戶而言,那時的手機僅僅是一個可擕式通訊工具,接打電話、收發短信似乎就是手機能為我們做到的全部事情。這也就使得手機僅僅是作為固定電話的一個替代品、輔助品的形式存在,畢竟當我們出門在外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將蠢笨的固話隨身攜帶,因此,在功能機時代,手機還有一個更符合其身份的名稱——行動電話機。

而隨著約伯斯為我們帶來了iPhone,穀歌推出了開源的安卓作業系統,手機之間趨於智慧化方向發展,帶給我們的東西,和能夠為我們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多隨之產生了巨大變化。

時間推移到現在,智慧手機似乎早已成為我們每個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說一整天離了手機便會魂不守舍,但真的會讓生活、工作到處充滿了不便之處。首先便是電子支付首先便是電子支付,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現在和我一樣,就算出門個兩三天身上也不會帶一分錢的現金。舉個簡單的實際例子,去年我去深圳出差三天,臨行之前發現身上只有20元的現金,而又懶得去ATM機取,於是便想說賭一把,看看就憑這僅有的20元現金能不能走完這趟行程。大家猜怎麼著?當回到北京我才回過味兒來兜裡揣了三天的現金分文未動,足可見手機為我們生活各方面帶來的便利。

未來十年,手機或許會蛻變成這樣我想,在未來的十年間,我們現在眼睛所見的智慧手機應該會被一種更具科技感和人性化的技術所“統治”,那就是人工智慧。在未來十年,人工智慧技術最實際、最靠譜的載體終端非智慧手機莫屬。而有了人工智慧技術加持的智慧手機,也就是現階段經常被概念化的,所謂的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與智慧型手機的差異化,絕不僅僅是一字之差那樣簡單,而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未來,智慧型手機所具備的自學習能力,能夠真正摸清使用它的人的需求和心理,我們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到來自智慧化服務所帶來的便捷體驗,而不是讓手機只是機械性地依照既定的代碼程式進行執行。在未來的智慧型手機時代,手機能為我們做到的可能會遠不止於通話、上網、打遊戲、看視頻等等如今看來的常規功能,而是將有望成為每個使用者貼心、聰明的隨身助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我們的第二個“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