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i3/i5/i7的成本差距有多大?在生產線上它們是如何區分的

同代同一大類(面向同一個segment)i7,i5和部分i3出自一個Wafer(晶圓)產線, 它們的成本是一樣的。 不全部生產i7並不是Intel故意搞陰謀, 而是生產工藝使然。 現在的做法實際上是雙贏的方案:消費者和生產者都獲益。 消費者省錢了, 生產者也減少了浪費。 如果都生產i7, 估計價格高到天上去了, 良品率也會極度降低。

同一品類i7,i5和部分i3出自同一個wafer線, 他們最終分叉在封測階段後期, 而這個步驟在圈內叫做binning。 為了讀者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整個CPU製造過程。

前面幾個步驟i7,i5,i3都一樣, 我就簡單貼幾個圖片:

沙子

2. 晶圓製造和切片

3. 光刻膠(Photo Resist), 溶解光刻膠、蝕刻、離子注入、電鍍、銅層生長

上面步驟完成後就有了我們經常看到的Wafer了:

4. 晶圓測試

5. 分片, 有了die

6. 封裝(Packaging)

到這裡所有的步驟都一樣的, 白牌CPU生產出來了:

下面這個步驟就決定了這個CPU是i7,i5還是部分i3, 他就是binning,他的設備就是這個白盒子:

這個步驟是封測的最後一步, 它通過測量電壓、頻率、散熱、性能、cache等等來為該CPU分類。 最差當然是廢品, 其次有很多個SKU, 遠遠不止i3、i5和i7這麼粗枝大葉。 例如i5還分有很多不同的細類, 大家可以看intel的CPU, i5也有很多種, 對應不同的市場segment。

接下來分揀:

然後就可以上市了:

需要指出的是Intel這麼做並不是什麼市場策略, 而是生產工藝使然。 Wafer在2)和3)步驟中會有不少缺陷產生, 看下面這個圖:

大圓就是晶圓,

小方格就是CPU的Die。 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缺陷就像撒芝麻粒, 斑斑點點, 而且越靠近邊角越可能出現, 很多小格都有。 良品率高, 品質控制的好, 芝麻粒就少。

缺陷並不可怕, 只要有手段控制就行了。 CPU內置了很多gate, 封測時發現問題就封閉出現錯誤的部件, core錯誤就關閉core,cache錯誤就關部分cache, 溫度上升快了就出錯就鎖到低頻, 等等。 所以才有了i3,i5,i7和其中的細小sku。

接著我們來舉個例子, 下面是第4代酷睿(Haswell)的die:

我們可以看到它主要分為幾個部分:GPU、4個內核、System Agent(uncore,類似北橋)、cache和記憶體控制器和其他小部件。 譬如我們發現core 3和4有問題, 我們可以直接關閉3和4。 如圖:

這樣就得到了雙core的die, 接下來可能會測試速度, TDP等等。 經過重重測試和篩選, binning就完成了。

最後澄清一些誤解:

i7並不是Xeon共用一個wafer。 只能說Xeon E3/E5/E7的內核部分和core系列設計幾乎一樣, 但核外部分(uncore)卻大不相同, 不可能用一個晶圓。 所以i7/i5/i3也不是Xeon封掉部分功能得到。 同理Atom系列也不是core系列的閹割版即使都是i7也不一定是一個wafer, die大小可能不同。 面向不同的segment的die的內部是不同的, 例如包不包括iris顯卡等等, 這不是binning能夠解決的問題。 奔騰和賽揚不一定是i3的瘦身版, 部分奔騰和賽揚是ATOM產品線的高端版。 i3部分是i5的縮水版, 部分i3(主要部分)是奔騰、賽揚的精選版。 關鍵在於QDF#標明其出身。 E7和E5設計不同, die大小不同, 不適用本條。 但E5和E7本身的Sku在此類這種方法實際上降低了CPU的整體價格, 而不是使大家吃虧。 不僅僅Intel這樣, AMD也這樣做。 不僅僅CPU這樣做, GPU也這樣。 這是晶片廠商的普遍做法。
CPU核心技術在設計和生產的2和3階段, 封測階段雖有技術含量, 但不是核心, 國內就有封測廠。 買了i3別覺得品質差。 在保修期內品質是可以保證的, 我還沒見過被用壞的CPU呢。 CPU往往是過時淘汰掉的。

總的來說看是不是兄弟開蓋一看die的大小就知道了。 但開蓋就不會保修了, 而且大部分有焊錫, 小心開蓋有"獎", 切忌模仿!切忌模仿!切忌模仿!

想到什麼再補充。 我打算寫一些相關文章, 例如Wafer的大小對成本的影響;為什麼CPU不能做的很大;CPU良品率和Die大小的關係等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