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京鋤奸:東王楊秀清被張繼庚反間計無情玩弄,大量冤殺自己人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南京曾經發生過一起間諜案, 場面非常的驚心動魄。 間諜案的主角是張繼庚(字炳垣), 江蘇江甯(南京)城裡的一個秀才, 其老父是湖南保靖縣的知縣。 張繼庚並非科舉達人, 只是取得一個江寧府學廩生的功名而已, 並沒有正式進入到清朝官僚體系, 他平時主要就是在湖南官場做幕僚為生。

1852年9月, 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 此時, 張繼庚跟隨湖南布政使潘鐸在城內設防, 抵抗太平軍。 太平軍久攻不下, 於11月自動撤圍後, 張繼庚便返回了南京, 又做了江寧布政使祁宿藻的幕僚。 祁宿藻當時正在為守禦南京而奔走, 得知張繼庚有才幹, 也有對付太平軍的經驗, 就讓他負責籌防局, 招壯丁辦團練。

1853年3月初, 太平天國大軍掩至南京城下。 清軍憑藉堅實的城牆, 也無法抵擋住太平軍淩厲的攻勢。 3月19日, 南京失陷。 當天, 張繼庚率300餘兵勇巷戰, 死傷甚多, 但終究功虧一簣。 在太平軍鏖兵南京城下時, 因老母尚在城中, 張繼庚沒有出逃, 於是投降了太平軍, 並改名為“葉芝發”, 隨後被太平軍安排在北王府韋昌輝的典輿衙機匠館中做書算, 充當書手。 張繼庚自幼讀聖賢之書, 自然不會服膺於太平天國的意識形態,

於是, 他決定幹一票大事:充當一名間諜, 協助清軍來克復南京!此舉並非清軍事先的安排, 而是他的自我期許, 他主動承擔這一危險工作, 無非緣於對清朝的忠誠。

張繼庚非常有能耐, 他能從每月查看太平天國的“月冊”、“家冊”、“戶口清冊”和聖庫供應糧食等帳目中,

找尋、搜集、整理出天京城防和佈局等特級機密情報;此外他還四處拉攏太平軍若干意志薄弱的小頭目來打探軍中情報的虛實。 張繼庚的同鄉吳畏堂, 先前在漢口做生意, 與漢陽令趙德轍很早就相識, 這時的趙德轍正在江寧府任職, 而此時畏堂吳也陷於太平軍之手, 張繼庚便與吳畏堂共謀, 準備賄守門的太平軍。 趙德轍將此事報告了清提督向榮, 向榮同意了張繼庚的計畫。 張繼庚為此事先後寫信達三十六封。 開始時張繼庚他們約定官兵從朝陽門入城, 然而太平軍的守將突然將守朝陽門的士兵調往他處, 而另派廣西的士兵把守, 於是, 他們只好改變約定地點, 準備從湖上秘密地用草船將伏兵載入。
但太平軍防範非常之嚴密, 因此個計畫也未能得逞。

1853年9月, 張繼庚對向榮發出通報, 說太平天國的“聖庫”就在水西門燈籠巷, “初破城時運存一千八百余萬兩, 此時只有八百余萬兩。 ”兩個月後又說:“偽聖庫前九月稟報時尚存八百余萬兩, 現只存百余萬兩不足, 不知其用何以如是浪費?”他還報告了太平天國最高領導的個人財產:“偽東府(東王楊秀清)有一萬餘兩,偽天府(天王洪秀全)有七千餘兩,偽北府(北王韋昌輝)有一千余兩,其餘大小偽衙藏銀尚屬不少,衣服更不計其數矣。”

軍事情報是張繼庚關注的重點,他將城中太平軍的兵力及其佈置弄得清清楚楚。例如,“賊中人數,通共粵人九百餘人,兩楚一萬餘人,江南三萬餘人”,“城外賊營至多者不及千人,或四五百人,如朝陽最要,故稍多。其餘如通濟門,則城上城下皆無人”。

張繼庚曾結交有南京本地人周葆濂、夏家銑和浙江人金樹本,然後派人聯絡向榮,準備來個裡應外合拿下南京城。張繼庚與一個叫張鴉頭(張士義,乳名鴉頭)的人密約,定好計謀後,張繼庚藉故出城,親自拜謁向榮,同時約定官兵在某夜前往儀鳳門,到時有人從城內打開城門接應。向榮聽後送給張繼庚五千張“免死牌”,商定伺機行動。張沛澤早知張繼庚的計謀,又見他與張鴉頭多次在一起密議,就威脅張繼庚說:“你須以千金相交換,不然我就告發你。”張繼庚說:“我哪里弄得來那麼多黃金?”因交易失敗,張沛澤中途背叛了張繼庚,把這次行動告發了。結果太平軍將領在城內一通搜捕,最終追查到夏家銑頭上,並將他處死。張繼庚因用化名而幸運躲過一劫,張繼庚最早的一次內應計畫就此泡湯。

1853年10月,他給向榮寫信傳遞軍情:“水西門賊所不備,有船可用,太平門近紫金山,越城亦易為力,緣城賊壘皆受約束。”張繼庚策動敢死之士張鴉頭、劉隆舒、呂萬興、朱碩齡等做內應,再次報告向榮率軍攻城。行動時間約了一次又一次,張繼庚寫信催了七次,每一次約定的日期都不見向榮大軍的影子。到最後全城流傳有人密謀叛亂的消息,眼看事機就要洩露,張繼庚急得直跺腳,“齧齒盡碎”。無奈之下,只得親自出馬,在一個深夜,順著繩子溜出城牆,進入江南大營,“痛哭自請師期,諸將皆感動”。按說這一次應該是板上釘釘的約定了,結果,向榮大軍又因為惡劣的雨雪天氣而爽約。

張繼庚及其同夥先後策劃7次內應事件,全都無果而終。這些計畫一一失敗,向榮作為統帥,沒有情報工作經驗,無法判斷情報真偽,等到確定了情報的真實性,他又缺乏進攻意願,以種種藉口推遲進攻行動。

1854年3月初,張繼庚外出,半路遇到張沛澤。張沛澤當即大喊:“他就是葉芝發!”此時,太平軍出動並將張繼庚逮捕。他在獄中飽受酷刑,不為所動,反而倒打一耙說:“我張繼庚,乃是一介書生,怎會參與謀叛之事?張沛澤吸食鴉片,怕我揭發他,所以他先污蔑我!”太平天國對吸食鴉片者深惡痛絕,如果發現,一律處死。太平軍搜查張沛澤的家,果然搜出鴉片,立馬處決了張沛澤。張繼庚是否謀反未證實,但繼續被關押。

1854年3月20日夜裡,張繼庚的同夥繼續執行他入獄前定下的起事計畫。金和等約引數十餘名清軍官兵化妝成商賈入城,埋伏在神策門。他們先殺了太平軍哨兵,然後打算用斧頭砍斷防禦木柵,延城外清軍攻城。但因木柵上箍有鐵索,斧頭揮動鐺鐺出聲,驚動了城內太平軍。田玉梅、張鴉頭二人率先登上城門,“奮斬守城賊十餘人,擲其頭於外,以召大軍,大軍卒徘徊不進。”此時,向榮的大軍就在城外,角聲四起,卻不敢攻城。等太平軍援軍湧至神策門,清軍也就一走了之。此戰中,田玉梅跳城牆逃跑,張鴉頭被擒。

太平軍對張鴉頭嚴刑拷打,主持刑部的黃玉昆多次嚴審,他卻抵賴不認。追問幕後主使,終不可得。同時,東王楊秀清命令北王韋昌輝繼續審問張繼庚,北王韋昌輝見審訊不了,又將此事交給已投靠太平軍的原廬州知府胡元煒審訊。胡元煒本是廬州(今合肥)的太守,曾陷害江忠源致其於死地,而後將廬州城拱手交給了太平軍,他投降到太平軍。 胡元煒動用嚴刑酷法,用燒紅了的烙鐵折磨張繼庚,還將烙鐵刺於母豬乳中,試圖嚇唬張繼庚,張繼庚憤恨不能忍,張繼庚所受的苦刑不可言喻,“自脛以下皆骨頭,面血模糊,指寸寸斷”。雖然張繼庚沒有受過專業的特工訓練,但他“每受刑,輒須發怒張,目眥裂,大罵賊,終無所承”。

張繼庚知道自己隨時可能死亡,困獸猶鬥,他決定報復太平軍。張繼庚在胡元煒的再三逼問後,便故意裝作認真、坦白的態勢。他說:“我現在想通了,理應奉告。但我確是未通妖,是誰通妖我都知道。”在廳堂之上,張繼庚又對胡元煒說道:“若他人審問,我無可奉告。你乃堂堂大清四品官,我也是大清的臣民,所以我當以實相供。你一直在江南為官,你應該知道江南士民身體柔弱,要是沒有廣西老兄弟的合謀,誰敢做內應啊?內應事大,非一兩個江寧人所能為之,這都是廣西老賊所謀,只是人多我不能熟記,請把你們的花名冊給我看,就可以一一指出。”

胡元煒於是報告韋昌輝。韋昌輝竟不假思索地命令調取花名冊過來。詔書衙卻不肯發冊,說:“哪有把花名冊交到妖手的道理!”胡元煒只得命張繼庚:“你把記得姓名的先作交代。”

張繼庚原本是策謀取到花名冊,按照其中所錄姓名,將更多人員羅織和陷害。現因詭計未逞,得不到花名冊,他就把自己所知有限的太平天國35名官員指為“通妖”。他們很多是1852年早在湖北就參加了太平天國,對太平天國一直忠心耿耿而受到任用的知識份子,如翼殿尚書周北順、東試翰林嚴定邦、殿前右史鄧輔廷等。

楊秀清當時信以為真,令張繼庚一個一個地指認,他挨個指認,每指出一個官員,專橫的東王楊秀清就下令立即處死,任何審判程式都沒有。張繼庚指出其中一個廣西的太平軍說“這個是同謀”,此廣西人即被殺死。張繼庚又指出一個說“這個是知情者”,此人又被殺死。就這樣接連殺了三十五人。直到此時,楊秀清才開始覺得有些不對頭了:哪有同謀者都是老兄弟,卻沒有一個是新兄弟的?他仔細一想,顯然是中了張繼庚的借刀殺人之計。可是已經遲了,人的腦袋瓜是不能像蔥薑那樣摘了仍能生長起來的。於是楊秀清忽然大叫道:“停下,我們中了他的奸計。他所指的都是我們的老兄弟,不是什麼內應,不要再問了。”

於是東王楊秀清下令將張繼庚的手、腳、頭系在五匹馬上,五馬分屍。五名衛士騎著五匹馬飛奔,在巨大的撕扯下,張繼庚的左手和右腳先斷,接著頭也被撕斷,剩下的,右手和左腳還沒被撕掉,身體已經被撕裂為二份,當場血肉紛飛,場面慘不忍睹。

從天京鋤奸可以看出,太平軍雖然十分重視間諜工作 ,但在刺探 軍情,傳遞資訊 ,審理案情等細節上都缺乏系統與嚴密的思考。這樣一來 ,便使得無中生有的事實成為了大家時時處處都充滿恐怖的危機感 ,張繼庚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如果東王楊秀清建有完整 的軍情工作網,就不必以親自問斬的方式來處理此類事件,張繼庚也不會如此無情般將東王捉弄得一榻糊塗。

不知其用何以如是浪費?”他還報告了太平天國最高領導的個人財產:“偽東府(東王楊秀清)有一萬餘兩,偽天府(天王洪秀全)有七千餘兩,偽北府(北王韋昌輝)有一千余兩,其餘大小偽衙藏銀尚屬不少,衣服更不計其數矣。”

軍事情報是張繼庚關注的重點,他將城中太平軍的兵力及其佈置弄得清清楚楚。例如,“賊中人數,通共粵人九百餘人,兩楚一萬餘人,江南三萬餘人”,“城外賊營至多者不及千人,或四五百人,如朝陽最要,故稍多。其餘如通濟門,則城上城下皆無人”。

張繼庚曾結交有南京本地人周葆濂、夏家銑和浙江人金樹本,然後派人聯絡向榮,準備來個裡應外合拿下南京城。張繼庚與一個叫張鴉頭(張士義,乳名鴉頭)的人密約,定好計謀後,張繼庚藉故出城,親自拜謁向榮,同時約定官兵在某夜前往儀鳳門,到時有人從城內打開城門接應。向榮聽後送給張繼庚五千張“免死牌”,商定伺機行動。張沛澤早知張繼庚的計謀,又見他與張鴉頭多次在一起密議,就威脅張繼庚說:“你須以千金相交換,不然我就告發你。”張繼庚說:“我哪里弄得來那麼多黃金?”因交易失敗,張沛澤中途背叛了張繼庚,把這次行動告發了。結果太平軍將領在城內一通搜捕,最終追查到夏家銑頭上,並將他處死。張繼庚因用化名而幸運躲過一劫,張繼庚最早的一次內應計畫就此泡湯。

1853年10月,他給向榮寫信傳遞軍情:“水西門賊所不備,有船可用,太平門近紫金山,越城亦易為力,緣城賊壘皆受約束。”張繼庚策動敢死之士張鴉頭、劉隆舒、呂萬興、朱碩齡等做內應,再次報告向榮率軍攻城。行動時間約了一次又一次,張繼庚寫信催了七次,每一次約定的日期都不見向榮大軍的影子。到最後全城流傳有人密謀叛亂的消息,眼看事機就要洩露,張繼庚急得直跺腳,“齧齒盡碎”。無奈之下,只得親自出馬,在一個深夜,順著繩子溜出城牆,進入江南大營,“痛哭自請師期,諸將皆感動”。按說這一次應該是板上釘釘的約定了,結果,向榮大軍又因為惡劣的雨雪天氣而爽約。

張繼庚及其同夥先後策劃7次內應事件,全都無果而終。這些計畫一一失敗,向榮作為統帥,沒有情報工作經驗,無法判斷情報真偽,等到確定了情報的真實性,他又缺乏進攻意願,以種種藉口推遲進攻行動。

1854年3月初,張繼庚外出,半路遇到張沛澤。張沛澤當即大喊:“他就是葉芝發!”此時,太平軍出動並將張繼庚逮捕。他在獄中飽受酷刑,不為所動,反而倒打一耙說:“我張繼庚,乃是一介書生,怎會參與謀叛之事?張沛澤吸食鴉片,怕我揭發他,所以他先污蔑我!”太平天國對吸食鴉片者深惡痛絕,如果發現,一律處死。太平軍搜查張沛澤的家,果然搜出鴉片,立馬處決了張沛澤。張繼庚是否謀反未證實,但繼續被關押。

1854年3月20日夜裡,張繼庚的同夥繼續執行他入獄前定下的起事計畫。金和等約引數十餘名清軍官兵化妝成商賈入城,埋伏在神策門。他們先殺了太平軍哨兵,然後打算用斧頭砍斷防禦木柵,延城外清軍攻城。但因木柵上箍有鐵索,斧頭揮動鐺鐺出聲,驚動了城內太平軍。田玉梅、張鴉頭二人率先登上城門,“奮斬守城賊十餘人,擲其頭於外,以召大軍,大軍卒徘徊不進。”此時,向榮的大軍就在城外,角聲四起,卻不敢攻城。等太平軍援軍湧至神策門,清軍也就一走了之。此戰中,田玉梅跳城牆逃跑,張鴉頭被擒。

太平軍對張鴉頭嚴刑拷打,主持刑部的黃玉昆多次嚴審,他卻抵賴不認。追問幕後主使,終不可得。同時,東王楊秀清命令北王韋昌輝繼續審問張繼庚,北王韋昌輝見審訊不了,又將此事交給已投靠太平軍的原廬州知府胡元煒審訊。胡元煒本是廬州(今合肥)的太守,曾陷害江忠源致其於死地,而後將廬州城拱手交給了太平軍,他投降到太平軍。 胡元煒動用嚴刑酷法,用燒紅了的烙鐵折磨張繼庚,還將烙鐵刺於母豬乳中,試圖嚇唬張繼庚,張繼庚憤恨不能忍,張繼庚所受的苦刑不可言喻,“自脛以下皆骨頭,面血模糊,指寸寸斷”。雖然張繼庚沒有受過專業的特工訓練,但他“每受刑,輒須發怒張,目眥裂,大罵賊,終無所承”。

張繼庚知道自己隨時可能死亡,困獸猶鬥,他決定報復太平軍。張繼庚在胡元煒的再三逼問後,便故意裝作認真、坦白的態勢。他說:“我現在想通了,理應奉告。但我確是未通妖,是誰通妖我都知道。”在廳堂之上,張繼庚又對胡元煒說道:“若他人審問,我無可奉告。你乃堂堂大清四品官,我也是大清的臣民,所以我當以實相供。你一直在江南為官,你應該知道江南士民身體柔弱,要是沒有廣西老兄弟的合謀,誰敢做內應啊?內應事大,非一兩個江寧人所能為之,這都是廣西老賊所謀,只是人多我不能熟記,請把你們的花名冊給我看,就可以一一指出。”

胡元煒於是報告韋昌輝。韋昌輝竟不假思索地命令調取花名冊過來。詔書衙卻不肯發冊,說:“哪有把花名冊交到妖手的道理!”胡元煒只得命張繼庚:“你把記得姓名的先作交代。”

張繼庚原本是策謀取到花名冊,按照其中所錄姓名,將更多人員羅織和陷害。現因詭計未逞,得不到花名冊,他就把自己所知有限的太平天國35名官員指為“通妖”。他們很多是1852年早在湖北就參加了太平天國,對太平天國一直忠心耿耿而受到任用的知識份子,如翼殿尚書周北順、東試翰林嚴定邦、殿前右史鄧輔廷等。

楊秀清當時信以為真,令張繼庚一個一個地指認,他挨個指認,每指出一個官員,專橫的東王楊秀清就下令立即處死,任何審判程式都沒有。張繼庚指出其中一個廣西的太平軍說“這個是同謀”,此廣西人即被殺死。張繼庚又指出一個說“這個是知情者”,此人又被殺死。就這樣接連殺了三十五人。直到此時,楊秀清才開始覺得有些不對頭了:哪有同謀者都是老兄弟,卻沒有一個是新兄弟的?他仔細一想,顯然是中了張繼庚的借刀殺人之計。可是已經遲了,人的腦袋瓜是不能像蔥薑那樣摘了仍能生長起來的。於是楊秀清忽然大叫道:“停下,我們中了他的奸計。他所指的都是我們的老兄弟,不是什麼內應,不要再問了。”

於是東王楊秀清下令將張繼庚的手、腳、頭系在五匹馬上,五馬分屍。五名衛士騎著五匹馬飛奔,在巨大的撕扯下,張繼庚的左手和右腳先斷,接著頭也被撕斷,剩下的,右手和左腳還沒被撕掉,身體已經被撕裂為二份,當場血肉紛飛,場面慘不忍睹。

從天京鋤奸可以看出,太平軍雖然十分重視間諜工作 ,但在刺探 軍情,傳遞資訊 ,審理案情等細節上都缺乏系統與嚴密的思考。這樣一來 ,便使得無中生有的事實成為了大家時時處處都充滿恐怖的危機感 ,張繼庚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如果東王楊秀清建有完整 的軍情工作網,就不必以親自問斬的方式來處理此類事件,張繼庚也不會如此無情般將東王捉弄得一榻糊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