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姜維捕蟬謀鐘會,司馬黃雀身後吟

鐘會是著名外交家、書法家鐘繇的兒子, 這是一個極其早熟的孩子, 智商也特別高。

《世說新語》中, 有幾段說鐘會的故事。 另兩段出自晉書。

汗不敢出

鐘繇引見他們兩個去見魏文帝曹丕, 鐘毓緊張地全身是汗, 鐘會呢好像沒事兒一樣, 從容的很。

曹丕問:“鐘毓啊, 你怎麼出了那麼多汗啊?”

鐘毓說:“陛下天威, 臣戰戰兢兢, 汗如雨下。 ”

曹丕又問鐘會:“你怎麼不出汗呢?”

鐘會學著他大哥的口氣說:“陛下天威, 臣戰戰兢兢, 汗不敢出。 ”

曹丕哈哈大笑。

*歷史上曹丕駕崩時鐘會僅一歲, 故此軼事當為小說家所杜撰。

偷酒不拜

鐘毓、鐘會小時候趁鐘繇午睡時, 一起偷藥酒喝。

鐘繇剛巧醒來, 故意裝睡觀察兒子們怎樣行事。

鐘毓行禮後才喝酒, 鐘會只喝酒不行禮。

隨後鐘繇問鐘毓為什麼要行禮, 鐘毓回答說:“酒以成禮, 不敢不拜(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 不敢不行禮)”

父親又問鐘會為什麼不行禮, 鐘會說:“偷本非禮, 所以不拜(偷, 本來就不是行禮的行為, 所以用不著行禮)”

*鐘繇去世時鐘會五歲, 鐘毓又比鐘會大十幾歲, 故真實性存疑。

鐘會撰寫《四本論》, 剛寫完。

很想讓嵇康看看, 揣在懷裏, 決定要去見嵇康時, 害怕他刁難自己, 揣在懷裏不敢拿出來, 就在嵇康家門外隔墻扔進去, 然後一溜煙跑了。

哈哈哈哈

好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見證了許多神童的隕落(比如孫亮),

而鐘會在成年後卻成為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社會精英並與司馬昭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個人關係。

在隨司馬師征討毌丘儉期間, 鐘會典知機密。

又為司馬昭獻策 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奪權企圖。

平定諸葛誕叛亂時, 鐘會屢出奇謀, 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

後遷司隸校尉, 朝廷大小事鐘會無不插手, 又在任內 獻策殺害名士嵇康。

但是相應地他也得罪了很多人。

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 即魏帝國內部出現了一大群認為鐘會會叛亂的人, 男女老少各種角色都有, 其中包括有司馬昭的妻子王夫人, 甚至是鐘會那個汗流不止的哥哥鐘毓。

所有這些人都認為鐘會是一個有巨大個人野心的人, 決不能委以重任, 否則一定會反叛。

鐘毓甚至直接對司馬昭發出警告, 讓其不要相信自己的弟弟, 結果司馬昭卻不以為然地說道:“如果真是那樣, 我一定不會讓你的家族因此而受到牽連。 ”

司馬昭確實非常信任鐘會, 不過讓鐘會獲得這次任務的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整個魏帝國只有他一個人認可司馬昭滅蜀的計畫, 所以司馬昭別無其他統帥人選。

(可見站隊和支持領導的重要性)

西元263年8月, 十八萬人發起了對蜀漢帝國的總攻。

鐘會的部隊是主力, 主攻漢中方向;然後是鄧艾和諸葛緒, 兩人分別指揮三萬多人, 目標為遝中的薑維。

鄧艾偷襲了陰平, 穿越了無人區, 創造了歷史的奇跡, 最後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

劉禪最終選擇了開門投降, 正如四十八年前劉璋面對他父親的時候一樣。

無奈之下薑維被迫投降了鐘會。

當時鄧艾在成都直接以皇帝的名義發佈了很多命令, 而這些命令幾乎都沒有經過司馬昭的同意, 於是一個疑問逐漸在所有人的心中產生了:

這個傢伙到底想幹什麼?

這時候, 鐘會的野心也出現了。

在此之前鐘會便找了個藉口奪去了諸葛緒的權力, 然後將其押送回了北方, 所以現在魏帝國在前線的軍隊就只剩下了他和鄧艾兩名指揮官。

現在司馬昭又對鄧艾起了疑心, 這正給了鐘會以陷害的機會, 同時衛瓘、胡烈和師纂也上書說鄧艾所作悖逆, 於是正月初一朝廷下令用囚車押送鄧艾回京。 司馬昭怕鄧艾不服命令, 命令鐘會進軍成都, 監軍衛瓘打前陣, 拿著司馬昭手書押鄧艾進囚車。

作為一個高智商罪犯, 鐘會非常輕鬆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正如上次他對付諸葛緒的情況一樣, 但是要想進一步實現自己的個人野心卻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現在鐘會手上已經掌握了近三十萬軍隊(包括十八萬魏帝國士兵和十萬蜀漢帝國部隊), 但顯然這些武裝力量都是不會輕易任憑他調遣的。

這時另一個人站出來對鐘會說道:“需要幫助嗎?讓我來做你的朋友吧!”

而他,竟然是薑維。

薑維是最不甘心投降的人,但面對既定的事實,他也放棄了無謂的抵抗。

然而當看到鐘會對諸葛緒和鄧艾做出的種種行為以後,他的心裡有了一個奇怪而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先幫助鐘會造反,一起殺死所有魏帝國的將領,然後自己再殺死鐘會,幫助劉禪重新獲得蜀漢帝國。假

也就是傳說中的假投降。

西元264年1月15日,鐘會突然召集所有魏帝國將領在原蜀漢帝國中央辦公室開會,隨後他公佈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曹睿的遺孀郭太后已去世(當然是假的),臨終前給鐘會下達了一個書面詔書(那是不可能的),讓他帶領大家一同起兵反抗司馬昭。

沒有人願意聽從他的安排,但是他們卻已經被軍隊包圍了起來,於是這個會議一開便是漫長的三天時間。

這時姜維勸說鐘會將這些將領全部殺掉,但卻沒有被採納。

鐘會也是個聰明人,他懷疑薑維幫助自己的動機;但是鐘會仍然不準備失去這個很重要,又十分優秀的盟友。

準備授予姜維五萬軍隊,來防禦司馬昭。

就在這時,魏帝國的軍隊發生了嘩變。

《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鐘會傳》:烈紿語親兵及疏與其子曰:「丘建密說消息,會已作大坑,白棓棓與棒同。數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賜白,苦洽反。拜為散將,以次棓殺坑中。」

諸牙門親兵亦鹹說此語,一夜傳相告,皆遍。

一場無組織的殺戮活動開始了,鐘會、薑維以及部分原蜀漢帝國的人物也都死在了亂軍之中——胡烈年僅十八歲的兒子親手擊斃的鐘會,而據說薑維在死亡後被殘忍地解剖,人們在他的胸腔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膽,這就是今天中國成語“膽子大得跟鬥一樣”的來歷(“鬥”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酒杯,它可以盛滿2000毫升的液體,這是一般人膽容積的40倍)。

鄧艾父子卻沒有躲過自己的命運。

大概是出於個人恩怨,衛瓘有直接幫助鐘會誣陷鄧艾的行動,現在鐘會已經被殺,那麼鄧艾就極有可能回首都為自己辯解,而這對衛瓘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於是他對一個曾經被鄧艾羞辱的軍官說道:“去吧,現在是你洗刷自己恥辱的時候。”

佛教講究因果報應,衛瓘不會想到自己會在二十七年後遭遇和鄧艾一樣的命運,那時也有一個人對另一個被他羞辱過的人說道:“去吧,現在是你洗刷自己恥辱的時候。”

而另一個和因果報應相關的故事發生在另外兩個家族身上。

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俘虜並處死的龐德的兒子龐會找到了關羽的後代,然後將他們全部殺害。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殘忍和公平。

司馬昭在魏帝國複製了曹操的故事——西元263年10月,他強迫皇帝曹奐加封自己為公爵,建立了晉公國;西元264年5月,他又迫使曹奐將自己提升為王爵。

這一切的一切都和當年的曹操何其相似!

一切的一切,正如四十五年前的曹丕對劉協所做的一樣,完全沒有區別。

參考:劍橋三國史

但顯然這些武裝力量都是不會輕易任憑他調遣的。

這時另一個人站出來對鐘會說道:“需要幫助嗎?讓我來做你的朋友吧!”

而他,竟然是薑維。

薑維是最不甘心投降的人,但面對既定的事實,他也放棄了無謂的抵抗。

然而當看到鐘會對諸葛緒和鄧艾做出的種種行為以後,他的心裡有了一個奇怪而大膽的想法。

那就是先幫助鐘會造反,一起殺死所有魏帝國的將領,然後自己再殺死鐘會,幫助劉禪重新獲得蜀漢帝國。假

也就是傳說中的假投降。

西元264年1月15日,鐘會突然召集所有魏帝國將領在原蜀漢帝國中央辦公室開會,隨後他公佈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曹睿的遺孀郭太后已去世(當然是假的),臨終前給鐘會下達了一個書面詔書(那是不可能的),讓他帶領大家一同起兵反抗司馬昭。

沒有人願意聽從他的安排,但是他們卻已經被軍隊包圍了起來,於是這個會議一開便是漫長的三天時間。

這時姜維勸說鐘會將這些將領全部殺掉,但卻沒有被採納。

鐘會也是個聰明人,他懷疑薑維幫助自己的動機;但是鐘會仍然不準備失去這個很重要,又十分優秀的盟友。

準備授予姜維五萬軍隊,來防禦司馬昭。

就在這時,魏帝國的軍隊發生了嘩變。

《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鐘會傳》:烈紿語親兵及疏與其子曰:「丘建密說消息,會已作大坑,白棓棓與棒同。數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賜白,苦洽反。拜為散將,以次棓殺坑中。」

諸牙門親兵亦鹹說此語,一夜傳相告,皆遍。

一場無組織的殺戮活動開始了,鐘會、薑維以及部分原蜀漢帝國的人物也都死在了亂軍之中——胡烈年僅十八歲的兒子親手擊斃的鐘會,而據說薑維在死亡後被殘忍地解剖,人們在他的胸腔中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膽,這就是今天中國成語“膽子大得跟鬥一樣”的來歷(“鬥”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酒杯,它可以盛滿2000毫升的液體,這是一般人膽容積的40倍)。

鄧艾父子卻沒有躲過自己的命運。

大概是出於個人恩怨,衛瓘有直接幫助鐘會誣陷鄧艾的行動,現在鐘會已經被殺,那麼鄧艾就極有可能回首都為自己辯解,而這對衛瓘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於是他對一個曾經被鄧艾羞辱的軍官說道:“去吧,現在是你洗刷自己恥辱的時候。”

佛教講究因果報應,衛瓘不會想到自己會在二十七年後遭遇和鄧艾一樣的命運,那時也有一個人對另一個被他羞辱過的人說道:“去吧,現在是你洗刷自己恥辱的時候。”

而另一個和因果報應相關的故事發生在另外兩個家族身上。

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俘虜並處死的龐德的兒子龐會找到了關羽的後代,然後將他們全部殺害。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殘忍和公平。

司馬昭在魏帝國複製了曹操的故事——西元263年10月,他強迫皇帝曹奐加封自己為公爵,建立了晉公國;西元264年5月,他又迫使曹奐將自己提升為王爵。

這一切的一切都和當年的曹操何其相似!

一切的一切,正如四十五年前的曹丕對劉協所做的一樣,完全沒有區別。

參考:劍橋三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