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再上層峰天地寬 市人大常委會2017年度工作要點解讀

2月24日下午,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虞國旗(前左三)到高新區、東津新區調研重點專案。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吳傳彪陪同調研。

通訊員 趙冬陽 攝

王雪鋒

開欄語

眾志繪藍圖, 使命重擔當。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了“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 奮力開創‘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新局面”的重大部署, 深化了襄陽發展的戰略定位, 擘畫了美好的發展願景。 全市三級人大組織、五級人大代表認真學習市委的決定精神, 積極回應市人大常委會的決議要求, 緊密團結群眾、緊緊依靠群眾, 勇擔新使命, 爭創新業績!

聚是一團火, 散作滿天星。 我市各級人代會已經閉幕, 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不論在會上還是會後, 都要與黨委同心、與政府同力、與大局同步、與法律同向、與人民同聲,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參政督政的職能優勢、聯繫廣泛的群眾優勢、精英薈萃的人才優勢、促進發展的資源優勢;堅持行使職權從大局著眼,

決定重大事項從大局出發, 開展監督檢查為大局助力, 參加代表活動為大局服務, 積極宣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 加強與所在地區選民的溝通聯繫, 共同營造上下同欲謀發展、左右協力興大業的濃厚氛圍, 為襄陽經濟總量躋身全國城市50強, 改革創新、生態建設、文化發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設走在全省和漢江流域前列, 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 奮力開創“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新局面做出積極貢獻!

春光無限好, 發展正當時。

3月10日, 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2017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

這是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工作的“大盤子”和“總抓手”。 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以堅定不移的“四個意識”、爭先創優的履職定位、服務發展的責任擔當、改革創新的勇氣魄力、心系民生的不變情懷, 繼承和弘揚歷屆人大工作的好傳統好作風, 把黨委所重、政府所急、發展所需、職能所賦、人民所盼的事項作為年度工作重點, 讓人眼前一亮, 備感振奮。

這是一個爭當排頭兵的動員令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了“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 奮力開創‘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新局面”的戰略部署, 凝聚了眾志成城的行動綱領, 開啟了新的發展征程。 為認真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把黨委決定轉化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

市人大常委會切實做到在指導思想上有體現, 在行使職權上有安排, 在代表工作上有行動, 主動融入、及時跟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要點”提出市人大常委會2017年的工作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要求, 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 為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 奮力開創“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新局面作出積極貢獻。

重大事項決定權是市人大常委會的四項職權之一。 為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本級人大報告的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7]10號)精神, “要點”進行了創制性安排, 堅決貫徹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就“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的戰略部署作出決議, 動員全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群眾要從戰略和全域的高度, 勇擔新使命, 展現新作為, 創造新業績, 鑄就新輝煌。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礎。 在代表工作方面, “要點”提出在全市五級人大代表中開展“爭當排頭兵, 代表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主要是為了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參政督政的職能優勢、聯繫廣泛的群眾優勢、精英薈萃的人才優勢、促進發展的資源優勢,把代表組織起來,活動開展起來,作用發揮起來,形象展現起來,通過代表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全市人大代表發揮帶頭、帶領、帶動作用,不斷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積極投身轉型升級的火熱實踐,努力營造跨越趕超的濃厚氛圍。

這是一幅提升首位度的施工圖

面對市委發出的“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總動員令,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回應,順勢而為,“要點”在全年工作中佈局五個方面,彰顯提升首位度的理念,形成了一幅提升人大工作“首位度”的路線圖。

綠色是襄陽的底色和優勢,生態是襄陽的責任和潛力。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堅決落實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精神,促進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關於“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在立法方面,市人大常委會提早謀劃、調研先行,在全省開先河,動手最快、行動最早、思想最統一,就農村垃圾治理開展立法,建立健全農村垃圾管理體系,強化農村垃圾治理措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監督促進發展,監督保障公平。在監督方面,“要點”提出創新監督方式,實現四個“首次”,首次對市政府關於全市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詢問,首次運用“預算執行聯網監督系統”深化對部門預算的監督,首次建立獨立的司法監督工作平臺,首次提出加強對司法類案的監督。

用好幹部就是樹好旗幟,加強監督就是促進發展。在人事任免方面,“要點”提出建立“一府兩院”被任命幹部向常委會述職的工作機制,加強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後監督,這在全國尚不多見。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保障是代表履職的關鍵。在代表工作方面,“要點”提出對全體市人大代表集中進行系統培訓,提高代表依法履職能力。並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強代表履職登記管理。這是本屆人大推進代表履職的開創之舉,引領風氣之先。

宣傳催生新動力,宣傳彙聚正能量。在宣傳工作方面,“要點”提出充分運用新興媒體,創辦好“代表手機報”。這必將進一步增強人大宣傳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這是一份促進轉型升級的任務書

人大年度工作“要點”一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它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下達給人大常委會的任務書,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是市人大的重要職責,“要點”在三個方面凸顯轉型升級的工作部署。

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轉型升級,在立法方面表明,不僅新立的法規(農村垃圾治理)涉及農村環境治理,對已立的“一城一水”兩部法規推動政府做好宣傳實施工作,同樣關乎可持續發展。這對於我市著力構建有利於發輾轉型升級、有利於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地方法規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振興實體經濟,建設“萬億工業強市”,“要點”提出全年安排4項專題視察活動:3月,對“綠滿襄陽”情況開展視察;5月,對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開展視察;10月,對市區“門前三保”責任制落實情況開展視察;11月,對市政府投資重點專案建設情況開展視察。接續發力,各有側重。

為在人大自身建設上實現素質轉型、能力升級。“要點”提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實履行好常委會黨組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始終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和保證。唯有如此,市人大常委會才能做到政治堅定不動搖、專注發展不放鬆、改革攻堅不畏難、改善民生不停步、務實重行不落空、從嚴治黨不懈怠。

同時,在作風建設上,“要點”提出認真落實市委作風建設年的要求,開展“四新”機關建設和爭做“六型”幹部活動。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半數以上在人大機關,人大機關幹部擔負著為人大“三會”服務的重責大任,在作風建設年的活動中,人大幹部不能當旁觀者,要當局中人,要把自己擺進去,提振想幹事的精神、錘煉能幹事的本領、追求幹成事的境界,勇於在湖北“一主兩副”城市中爭先進、勇於在漢江流域城市群中爭頭籌、勇於在全國地市級人大系統中爭位元次,競進提質爭第一、創唯一。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只要全市三級人大組織、8800多名五級人大代表勠力同心、上下同欲,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爭排頭、撲下身子抓落實,“要點”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一定能實現,市人大常委會一定能夠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代表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主要是為了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參政督政的職能優勢、聯繫廣泛的群眾優勢、精英薈萃的人才優勢、促進發展的資源優勢,把代表組織起來,活動開展起來,作用發揮起來,形象展現起來,通過代表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全市人大代表發揮帶頭、帶領、帶動作用,不斷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積極投身轉型升級的火熱實踐,努力營造跨越趕超的濃厚氛圍。

這是一幅提升首位度的施工圖

面對市委發出的“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總動員令,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回應,順勢而為,“要點”在全年工作中佈局五個方面,彰顯提升首位度的理念,形成了一幅提升人大工作“首位度”的路線圖。

綠色是襄陽的底色和優勢,生態是襄陽的責任和潛力。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堅決落實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精神,促進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關於“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在立法方面,市人大常委會提早謀劃、調研先行,在全省開先河,動手最快、行動最早、思想最統一,就農村垃圾治理開展立法,建立健全農村垃圾管理體系,強化農村垃圾治理措施,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監督促進發展,監督保障公平。在監督方面,“要點”提出創新監督方式,實現四個“首次”,首次對市政府關於全市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詢問,首次運用“預算執行聯網監督系統”深化對部門預算的監督,首次建立獨立的司法監督工作平臺,首次提出加強對司法類案的監督。

用好幹部就是樹好旗幟,加強監督就是促進發展。在人事任免方面,“要點”提出建立“一府兩院”被任命幹部向常委會述職的工作機制,加強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後監督,這在全國尚不多見。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保障是代表履職的關鍵。在代表工作方面,“要點”提出對全體市人大代表集中進行系統培訓,提高代表依法履職能力。並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強代表履職登記管理。這是本屆人大推進代表履職的開創之舉,引領風氣之先。

宣傳催生新動力,宣傳彙聚正能量。在宣傳工作方面,“要點”提出充分運用新興媒體,創辦好“代表手機報”。這必將進一步增強人大宣傳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這是一份促進轉型升級的任務書

人大年度工作“要點”一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就具有法律效力。它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下達給人大常委會的任務書,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是市人大的重要職責,“要點”在三個方面凸顯轉型升級的工作部署。

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轉型升級,在立法方面表明,不僅新立的法規(農村垃圾治理)涉及農村環境治理,對已立的“一城一水”兩部法規推動政府做好宣傳實施工作,同樣關乎可持續發展。這對於我市著力構建有利於發輾轉型升級、有利於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地方法規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振興實體經濟,建設“萬億工業強市”,“要點”提出全年安排4項專題視察活動:3月,對“綠滿襄陽”情況開展視察;5月,對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開展視察;10月,對市區“門前三保”責任制落實情況開展視察;11月,對市政府投資重點專案建設情況開展視察。接續發力,各有側重。

為在人大自身建設上實現素質轉型、能力升級。“要點”提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實履行好常委會黨組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始終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和保證。唯有如此,市人大常委會才能做到政治堅定不動搖、專注發展不放鬆、改革攻堅不畏難、改善民生不停步、務實重行不落空、從嚴治黨不懈怠。

同時,在作風建設上,“要點”提出認真落實市委作風建設年的要求,開展“四新”機關建設和爭做“六型”幹部活動。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半數以上在人大機關,人大機關幹部擔負著為人大“三會”服務的重責大任,在作風建設年的活動中,人大幹部不能當旁觀者,要當局中人,要把自己擺進去,提振想幹事的精神、錘煉能幹事的本領、追求幹成事的境界,勇於在湖北“一主兩副”城市中爭先進、勇於在漢江流域城市群中爭頭籌、勇於在全國地市級人大系統中爭位元次,競進提質爭第一、創唯一。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只要全市三級人大組織、8800多名五級人大代表勠力同心、上下同欲,擼起袖子加油幹、甩開膀子爭排頭、撲下身子抓落實,“要點”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一定能實現,市人大常委會一定能夠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