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朱紫巷二手服裝店多家掛牌轉讓

在數十年前, 我國大部分家庭對於衣服的穿著還僅限於“禦寒”和“遮羞”, 所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 隨著物資生活水準的提高, 很多家庭的舊服裝逐漸增多, 在城市裡, 二手服裝回收買賣很有賺頭, 而社會經濟發展至如今, 二手服裝生意已逐漸“日落西山”, 到了微利階段。

在南昌, 朱紫巷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專門經營舊服裝的市場。 近日, 記者走訪發現, 如今朱紫巷只剩不到30家二手服裝店鋪在維持經營, 其中多家店鋪掛出“轉讓出租”的標牌, 更多經營二手服裝的商家開始轉型賣新服裝。

曾經:

丁家巷、朱紫巷舊衣市場

曾被稱為“小香港”

丁家巷、朱紫巷距離南昌市繁華的中山路僅數百米,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 丁家巷、朱紫巷附近自發形成了一個經營舊服裝的市場, 專門出售二手服裝與鞋帽, 在南昌可謂家喻戶曉, 甚至還有“小香港”的美稱。

如今, 丁家巷作為棚戶區, 幾年前已被拆除。 在丁家巷輝煌發展的同時, 舊衣店生意漸漸蔓延到旁邊的朱紫巷等地。

“很多年前, 這裡的舊服裝店鋪生意確實非常紅火。 ”近日, 說起當時的興盛, 在朱紫巷開店多年的黃女士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態, 她說, 當時舊服裝店鋪最多達到了90家左右。

現狀:

朱紫巷僅剩不到30家

二手服裝店鋪維持經營

“現在可能剩不到30家店鋪還在維持經營。

”黃女士如是稱, “生意非常難做, 我這兩天都沒有開張。 ”

深有感觸的店主龔強也表示, 雖然此處距離中山路只有幾百米, 但很少看到有人進來買二手服裝, “我們都是靠一些老客戶在維持經營。 ”

採訪過程中, 據在朱紫巷經營二手服裝生意的店鋪老闆們觀察, 自從中山路半封閉地鐵施工後, 勝利路步行街經營服裝的生意也受到了衝擊, 生意蕭條了許多。 龔強說, “勝利路步行街賣新衣服的生意都淡了, 更別說我們經營二手服裝的了。 ”

針對中山路、勝利路步行街服裝生意不再紅火的這一說法, 許多服裝店的店員也感同身受。 “現在各個城區都有大型商場、超市, 再加上服裝網店的衝擊, 生意肯定少了很多。

”一名熊姓店員分析稱。

變化:

多家店鋪掛牌出租轉讓

商家開始轉型賣新服裝

走訪過程中, 記者發現, 朱紫巷這些服裝店分散在社區的各個居民樓一樓, 佈局比較分散。 與此同時, 記者注意到, 許多服裝店門口掛出“店面招租”“店面轉讓”等告示。

“生意做不下去了, 經常是兩三個月就看到一家店鋪掛出‘轉讓’的告示。 ”在此經營了六七年二手服裝生意的李女士說。 記者走訪瞭解到, 在朱紫巷社區內, 二三十平米的店面月租金通常在二三千元。

由於二手服裝生意式微, 這些商家為了維持經營, 打著“舊服裝”的招牌, 卻紛紛轉型開始賣新服裝, 只是夾雜著賣些二手服裝。

“我們這近30家經營舊服裝生意的店面, 基本上都轉型做了新服裝生意,

只是店內還有部分二手服裝。 ”龔強稱, 其實這也就意味著, 朱紫巷社區內傳統意義上的經營舊服裝的店面基本不存在了。

走訪期間, 記者注意到, 這些二手服裝店內展列的基本上都是貼有標牌的新服裝, 店內整潔有序, 與以前髒亂的二手服裝店有天壤之別。

探因:

二手服裝貨源減少

曾被“洋垃圾”困擾

為何現在舊服裝生意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此, 經營舊服裝生意的商家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現在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多花一些錢買新服裝。 ”店主黃女士稱, 如今社會經濟發展了, 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節衣縮食, “特別是小孩, 誰還願意穿舊衣服。 ”

龔強則認為,

主要是受了服裝網店的衝擊, “現在年輕人很少願意逛街買衣服, 直接在網上買, 價格可能還比在實體店買低。 ”

服裝網店的衝擊, 還表現在搶奪了二手服裝店鋪的貨源。 據介紹, 這些二手服裝的貨源有很大一部分是服裝廠家、服裝實體店所剩的尾單(庫存服裝)。 龔強說, 網店上所售賣的一些低廉服裝, 和他們這些二手服裝店的服裝一樣, 只不過網站的宣傳平臺更廣, “它們又不需要店面, 有個儲存的處所就可以了, 所以價格方面比我們更加優惠, 這也是我們競爭不過網店的原因。 ”

此外, 還有一種聲音認為, 二手服裝店被“洋垃圾”困擾。 一兩年前, 有媒體報導, 丁家巷、西湖橫街、朱紫巷等地的舊衣店販賣的二手服裝來源不明, 暗藏很多非法途徑流入國內的“洋垃圾”,其服裝可能帶有大量病菌,危及健康,導致附近的居民意見很大,市場監督部門也多次對舊衣市場進行整治。

“許多市民頭腦中,可能確實有‘洋垃圾’這個觀念,導致二手服裝店生意受影響。”9月28日,南昌市市場和品質監督管理局西湖分局負責人賈晨稱,一直以來,該局執法人員加強執法檢查,如今朱紫巷所有的二手服裝店均不存在販賣“洋垃圾”的情況,“我們讓商家之間相互監督,一旦發現販賣‘洋垃圾’的情況,立即讓商家關門。”

出路:

出租演出服、禮服

生意紅火存在商機

在距離朱紫巷不遠的西上諭亭街的一條小巷子內,有一家經營演出服、禮服出租的店鋪,其生意較為紅火。昨日,記者走訪發現,該店內有絡繹不絕的顧客趕來租演出服等服裝。

“生意確實還行,特別是到了年底,有公司、單位舉行晚會演出,租服裝的人就更多了,根本忙不過來。”該店一名店員告訴記者。此外,記者瞭解到,該店單件衣服的每日租金在30元至60元,品質好的服裝租金更高。

“二手服裝租賃確實是一種經營方式。我覺得二手服裝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商家應該多謀出路。”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麻智輝認為,比如,由於資訊不對稱,導致二手服裝在農村地區受到局限,“農村有很大的二手服裝需求市場,經營二手服裝生意的商家可以進行嘗試。”

暗藏很多非法途徑流入國內的“洋垃圾”,其服裝可能帶有大量病菌,危及健康,導致附近的居民意見很大,市場監督部門也多次對舊衣市場進行整治。

“許多市民頭腦中,可能確實有‘洋垃圾’這個觀念,導致二手服裝店生意受影響。”9月28日,南昌市市場和品質監督管理局西湖分局負責人賈晨稱,一直以來,該局執法人員加強執法檢查,如今朱紫巷所有的二手服裝店均不存在販賣“洋垃圾”的情況,“我們讓商家之間相互監督,一旦發現販賣‘洋垃圾’的情況,立即讓商家關門。”

出路:

出租演出服、禮服

生意紅火存在商機

在距離朱紫巷不遠的西上諭亭街的一條小巷子內,有一家經營演出服、禮服出租的店鋪,其生意較為紅火。昨日,記者走訪發現,該店內有絡繹不絕的顧客趕來租演出服等服裝。

“生意確實還行,特別是到了年底,有公司、單位舉行晚會演出,租服裝的人就更多了,根本忙不過來。”該店一名店員告訴記者。此外,記者瞭解到,該店單件衣服的每日租金在30元至60元,品質好的服裝租金更高。

“二手服裝租賃確實是一種經營方式。我覺得二手服裝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商家應該多謀出路。”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麻智輝認為,比如,由於資訊不對稱,導致二手服裝在農村地區受到局限,“農村有很大的二手服裝需求市場,經營二手服裝生意的商家可以進行嘗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