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名人勵志故事,有興趣摘抄

1、三國時, 曹操率軍作戰, 在行軍途中自己的馬踏壞了農田裡的莊稼。 按照軍紀當斬, 曹操不掩飾自己的過錯, 當眾割發代首, 曉諭三軍, 受到將士尊敬。

2、張廣厚小時因算術沒考好, 升不了初中, 華羅庚讀初中時, 數學考試曾經不及格, 可他們都成了傑出的數學家。

3、達爾文小時候的學習成績遠不如他的妹妹, 他在老師和父親的心目中, 是一個十分平庸的孩子, 甚至還在一般智慧的水準之下。 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堅持野外觀察活動和室內研究, 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

4、扁鵲是我國2400年前的大醫學家,

他沒有進過學校, 青年時期, 為了糊口, 在一家客館裡當雜役。 後來他結識了一位民間良醫, 就拜良醫為師, 決心將來當個名醫, 於是他刻苦學習, 反復鑽研, 經過10多年的勤奮攻讀, 實踐, 他不僅掌握了老師積累的全部知識, 而且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 因此, 他成為戰國時馳名各國的良醫。

5、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 為了揭開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 他每天堅持到大英博物館讀書, 查閱資料, 長時間的大量讀書, 致使他常做的地方水泥面上磨下了兩行溝壕。

6、恩格斯只上過中學, 但由於長期勤奮學習, 他在19歲的時候, 就能用幾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 能閱讀幾種文字。 這對於他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7、郭沫若從1929年開始研究中國古代社會, 當時他覺得僅僅依靠已有的文獻資料遠遠不夠, 於是開始下功夫研究古文字學, 在比較短的時間裡他閱讀和研究了甲骨文、青銅器銘文, 掌握了古文字後, 他還覺得不滿足, 又研究了考古學。 經過多年的努力, 他寫出了巨著《中國史稿》

8、 江郎有才盡之時, 牛頓在他奠定了力學基石後, 科學生涯也走到了終極。

9、 一隻蜜蜂釀造一公斤蜂蜜, 需要來回飛30萬公里, 吸吮1200萬朵花的汁液。

10、南北朝時期的大詩人江淹, 少年家境貧寒, 迫於生活壓力, 不得不刻苦攻讀。 由於他才智過人, 很受當時人讚賞。 到了晚年, 他進了仕途, 作了高官, 功成名就, 生活富貴, 再也不為生計而奔波。

生活上沒有了壓力之後, 文思也隨之枯竭, 再也沒有明篇傳世了。 這就是“江郎才盡”的出處。 江淹的悲劇同那棵樹苗的夭折是何等相似啊!

11、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賦《離騷》;左丘失明, 厥有《國語》;孫子臏腳, 《兵法》修列;不韋遷蜀, 世傳《呂覽》;韓非囚秦, 《說難》、《孤憤》;《詩》三百, 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12、西元前99年, 司馬遷正潛心寫作《史紀》時, 因李陵事件, 遭到慘無人道的“腐刑”。 這對他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極大的摧殘和恥辱。 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 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輕生, 因為他的宏願還未實現, 偉業還未完成。 他從先聖先賢在逆境中奮起而有所作為的事蹟中得到啟發, 在獄中, 他含垢忍辱, 磨礪心志;出獄後,

勤奮耕耘, 發憤寫作, 廢寢忘食, 夜以繼日, 終於寫出了《史紀》。

13、上海同濟大學校長、力學、橋樑專家李國豪教授, 住在“隔離室”時, 沒有紙張, 沒有料, 報紙的邊角、中縫, 就是他演算的“廣闊”天地。 放他回家後, 實驗室是不敢去的。 於是, 妻子的髮夾, 孩子的乒乓網架, 縫紉機的梭心就成了他的實驗工具。 他終於寫成了10多萬字的專著橋樑扭轉理論――《橋樑的扭轉, 穩定的振動》, 填補了世界橋樑理論的空白。

14、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綸。 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 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而海綸並沒有向命運屈服。 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 他憑著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 學會了講話, 用“手指”聽話,

並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 他以優等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 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讚揚和嘉獎。

15、貝多芬是德國著名作曲家, 28歲那年得了耳病, 到57歲逝世, 中間20多年的歲月, 卻是在與可怕的聾疾苦戰。 面對著命運的挑戰, 他呼喊著:“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確, 貝多芬沒有向命運屈服, 他在有限的生命中, 從不放棄任何作曲的機會,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產生在這個時期, 直到完全聾了, 他還不願停下他手中的筆, 繼續作曲。 他以頑強的精神終於在逝世前幾年寫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戰鬥力的作品《第九交響曲》。

16、“鐳的母親”居里夫人, 再提煉純鐳的過程中,不知經歷了多少挫折。一次次實驗,一次次失敗。有一次實驗,連租的試驗室也爆炸了。然而,居里夫人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奮力拼搏。除了少量時間睡眠外,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她的事業上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公斤一公斤地冶煉礦渣,一隻煉完了好幾十噸,終於在1902年1月的一個深夜,世界上第一粒純鐳在居里夫人的玻璃器皿中結晶了。

17、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對母親說:“志在四方,男兒事也,探索於名山大川。”他風餐露宿二十多年,寫成了《徐霞客遊記》這部地理巨著。

18、佛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進行雷電試驗,大衛不顧自己的安危,發明礦井安全燈。

再提煉純鐳的過程中,不知經歷了多少挫折。一次次實驗,一次次失敗。有一次實驗,連租的試驗室也爆炸了。然而,居里夫人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奮力拼搏。除了少量時間睡眠外,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她的事業上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公斤一公斤地冶煉礦渣,一隻煉完了好幾十噸,終於在1902年1月的一個深夜,世界上第一粒純鐳在居里夫人的玻璃器皿中結晶了。

17、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對母親說:“志在四方,男兒事也,探索於名山大川。”他風餐露宿二十多年,寫成了《徐霞客遊記》這部地理巨著。

18、佛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進行雷電試驗,大衛不顧自己的安危,發明礦井安全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