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視野」微信變回來了,為啥只有三天?

9月28日17時, 微信啟動頁面結束了為期三天(72小時)的”變臉“, 風雲四號拍攝的中國所在的東半球上空雲圖, 恢復為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藍色彈珠”。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 微信啟動畫面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過渡為華夏文明起源地。

為何只短暫更換三天?微信團隊回復稱:本次微信啟動頁中在9月25日17時到28日17時內會由“藍色彈珠”地球圖“變臉”為“風雲四號”拍攝的華夏大地上空雲圖, 是為了慶祝中國科技取得重大成就, 向億萬用戶展示中國科技的最新成果。 同時, 騰訊將與中國氣象局開展進一步的戰略合作。

這三天短暫登上微信啟動頁面的地球圖片, 是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於2017年6月7日13時觀測到的東半球雲圖, 雲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而此前的頁面, 是NASA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

由阿波羅17號宇航員在太空拍下的照片, 顯示了非洲大陸和印度洋, 名為“藍色彈珠”。

“此次展示‘風雲四號’拍攝畫面, 是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 旨在向億萬微信用戶展示華夏大地的河山風貌。 ”微信團隊曾告訴記者。

微信啟動頁面更換以來, 引發社會大量關注。 網友們紛紛表示新頁面“霸氣”, “感受到國家衛星技術的崛起和強大”, 還有網友感慨新頁面維持時間“太短“:“每天都看著祖國不好麼?”

作為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 “風雲四號”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 即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 是中國氣象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

這顆衛星曾於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 具有更高的空間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 通道多, 圖像比第一代更加清晰, 從而它的環境監測能力更加強大。

更耀眼的是, “風雲四號”衛星傳回的部分資料, 是目前國際氣象界其它在軌衛星無法提供的。

在天氣預報方面, “風雲四號”也有更高水準的發揮:它可對災害性天氣進行了高精度、連續滾動監測, 擅長掌握颱風的強度以及風雨分佈、颱風定向及未來降水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