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宋仁宗的好基友 卻因一個毛病成了古代版的李雲龍

上期說了排名第24和22位的蘇州名人, 今天要說的兩位, 一人是蘇州歷史top3的名人, 是宋仁宗的好基友, 卻又成了古代版的李雲龍;另一人是畫龍高手, 畫龍點睛正是出自他手。 今天的蘇州名人錄-水滸108將帶您認識一下排名第25和23位的兩位蘇州名人。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108將在施耐庵的刻畫下, 個個血肉豐滿, 更令人稱其的是除了108將對應108星宿, 這108人的綽號也是妙趣橫生。 江南小城蘇州名人多如星辰, 小編將其中的108人選出來, 根據人物相貌、事蹟等與梁山好漢的綽號進行對應, 繪製了蘇州名人版的108將。 (排名不按名氣大小, 排名原則是按照水滸傳好漢綽號與蘇州名人事蹟對應。 )

蘇州名人錄108將第24位 沒遮攔 范仲淹

沒遮攔意為管束不住的人, 又指做事耿直沒有掩飾的人, 穆弘是揭陽鎮一霸, 行事風風火火與無法管束相近。 而做事耿直沒有掩飾的人則非北宋蘇州名臣范仲淹莫屬了。

范仲淹是堅定不移的改革派, 受宋仁宗的賞識, 但卻也因性情耿直、秉公直言經常遭到貶斥。 1029年, 仁宗十九歲, 章獻太后依然主持朝政。 冬至, 仁宗準備率領百官在會慶殿為太后祝壽。 范仲淹認為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與國禮,

就諫言仁宗放棄朝拜事宜, 沒得到回復。 范仲淹又上書太后, 請求還政仁宗, 還是沒人理他。 大臣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 大驚失色, 批評他過於輕率, 不僅有礙自己的仕途, 還會連累舉薦之人。

1030年, 范仲淹請求離京為官, 雖然在地方, 他依然不改本色多次上疏議政。 先是建議停建太一宮和洪福院、又主張削減郡縣, 精簡官吏, 又是建議朝廷不可罷免職田, 宋仁宗十動然拒。

1033年, 天下大旱, 蝗災蔓延, 范仲淹奏請朝廷派人視察災情, 仁宗不予理會。 范仲淹便質問仁宗:“如果宮中停食半日, 陛下該當如何?”這回終於感動了皇帝, 派范仲淹安撫災民。 當年冬天, 郭皇后誤傷仁宗, 爆發廢後之爭, 出頭鳥范仲淹因話多再次被貶出京。

1034年范仲淹因治水有功,

再次被調回京城。 兩年後范呂之爭, 范仲淹連上四章, 怒斥呂夷簡, 叒叒被貶出京。

1043年, 范仲淹回京出任參知政事, 提出十項改革措施。 不久新政受挫, 范仲淹叒叒叒被貶出京。

范仲淹的仕途一直在被貶和複職中度過, 經歷了心電圖一般的變化, 人生大起大伏令人驚歎不已, 《亮劍》主角李雲龍一生經歷四次升降職, 兩人的經歷相似的驚人。 梅堯臣作文《靈烏賦》力勸范仲淹改掉多嘴毛病, 少管閒事、自己逍遙就行。 范仲淹回作《靈烏賦》, 強調自己“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 盡顯為民請命的凜然大節。 也許正是這樣的沒遮攔, 才能讓一個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吧。

蘇州名人錄108將第22位 九紋龍 張僧繇

史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徒弟, 因身上紋繪九條青龍, 栩栩如生, 人稱“九紋龍”。

南北朝梁代蘇州畫家張僧繇擅畫佛像、龍、鷹, 多作卷軸畫和壁畫, 因技藝高超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

而張僧繇最為傳奇的莫過於畫龍點睛的傳說, 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中記載: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龍。 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象逼真,但都沒有畫上眼睛。遊客認為缺少神韻,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遊客不信,便一再要求,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兩條巨龍撞毀牆壁,騰雲駕霧而去。 雖然過於誇張,卻彰顯出張僧繇在畫龍手法之神妙。雖然沒有繪製出九條神龍,張僧繇卻也是不折不扣的九紋龍。

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象逼真,但都沒有畫上眼睛。遊客認為缺少神韻,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遊客不信,便一再要求,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兩條巨龍撞毀牆壁,騰雲駕霧而去。 雖然過於誇張,卻彰顯出張僧繇在畫龍手法之神妙。雖然沒有繪製出九條神龍,張僧繇卻也是不折不扣的九紋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