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完顏宗弼(金兀術)幾支後代都報什麼族?

完顏宗弼(?-1148年11月19日), 本名斡啜, 又作兀朮、斡出、晃斡出, 女真族, 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 金朝名將、開國功臣。

有膽略, 善射。 初從完顏宗望追擊遼天祚帝於鴛鴦濼, 天會三年(1125年), 隨軍攻宋, 克湯陰, 參加圍攻東京。 天會六年(1128年), 率軍攻山東, 擊敗宋軍數萬, 連克青州、臨朐等城。

天會七年(1129年), 複率軍攻宋, 先後在大名府、和州擊敗宋軍。 此後一直是金朝主戰派的代表, 並領導了多次南侵, 與宋軍先後在黃天蕩、富平、和尚原、兩淮等地展開激戰。

天眷二年(1139年)金、宋再次開戰, 完顏宗弼帶軍南下。

皇統元年(1141年), 宋向大金稱臣, 雙方簽定皇統和議,

完顏宗弼以功進太傅。 次年, 宗弼還朝, 獨掌軍政大權。

皇統八年(1148年), 宗弼在上京會寧府病亡。

現在已經查到他留在中原的後代有以下幾支。 在安徽肥東、福建泉州、臺灣彰化、甘肅涇川等地都有。

甘肅涇川

涇川這一支完顏女真人現有5000多口人, 如按關內的兀術後裔人口規模論, 無疑為全國第一。

涇川王村鎮有一個完顏村, 轄完顏東溝、完顏西溝兩小村, 聚居著清一色完顏氏人家。 北鄰的合道鄉有一個完顏窪村, 同宗同源。 這些村自古以完顏作村名, 清代縣誌曾記完顏村境的涇河上有橋, 名完顏橋。

民國25年常在軍中, 有事回朝, 無事還軍, 從不在朝中逗留, 所以, 班師後應該是仍回開封, 未幾病逝, 自然應該是逝於開封。

現已知曉的完顏宗弼墓葬共有三處:一說在黑龍江阿城市;二說在北京大房山的金陵;三說即在汝州完村。 阿城是完顏宗弼老家, 開封距阿城數千里, 就當時的交通條件, 屍體未必能保存完好。 而北京金陵的修建要晚于完顏宗弼病逝, 此說也不足信。 就三者來說, 完顏宗弼的墓在汝州的可能性更大。

按照史料記載, 金兀術是病逝於開封, 當時的開封留守已是他的兒子孛迭, 他把父親葬于父親生前建的行宮(北嶽行宮)、又有親族聚居的汝州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完村還發現了元代中正大夫完顏正叔的墓碑, 而完顏正叔是完顏宗弼的五世孫。

在完村村, 村民們除了守護這座古墓之外, 還在看護一座“宮殿”, 村民們稱其為“北爺廟”,

而其正式名稱為“北嶽行宮”, 相關史料記載為完顏宗弼所建。 目前北嶽行宮破壞嚴重, 僅剩下了三間房子。

按照完村一些老人的記憶, 北嶽行宮坐北朝南, 占地11餘畝, 原有大殿、偏殿、廂房等39間。 北嶽行宮原先的房舍都是褐紅色的筒子瓦鋪就, 其瓦當上都是龍的圖案。 “北嶽行宮裡面原先有很多的石碑, 但是在1958年大躍進的時候, 都給拉走了, 用來鋪石軌道, 還有一部分在建學校時作為牆基埋在牆下。 ”

據介紹, 如今當地的一所中學就建在北嶽行宮之上。 2000年時, 北嶽行宮還剩下五六座房屋, 後來因為學校擴建, 這些房屋都拆掉了, 現在只剩下了三間。

目前, 完村村還存有一塊殘碑, 為完顏正叔所立, 立碑時間為“至元壬午十月(即西元1282年農曆十月)”。

碑文稱:“汝州城東20裡有北嶽行宮, 原為完顏宗弼所修, 由於年代久遠而受損, 完顏正叔就予以了重修。 ”

2007年左右當地為了建學校, 將北嶽行宮的大殿拆掉, 文物遭到損壞, 如今只留下了三間偏殿和一些有價值的金代石碑等文物。 由於破壞比較嚴重, 目前文物部門已無法為其進行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對此他們也表示惋惜。

據稱, 對於完村的疑似金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四太子完顏宗弼之墓, 平頂山市及汝州市文物部門曾多次對其進行過勘探, 但是始終沒有明確答案。

安徽肥東縣完顏牌坊村

元末明初, 金太祖四太子完顏宗弼後代完顏佩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 因戰功被封為“女真將軍”, 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東縣完顏牌坊村。

明萬曆年間, 完顏佩的10世孫完顏必重由肥東赴京趕考中得探花, 為官河南, 落戶鹿邑。 據《完顏氏》記載:天興三年, 延續了119年的金朝滅亡, 為了生存需要, 他們隱族易姓, 改女真族為漢族, 大多數人改複姓“完顏”完“王”姓。 20世紀80年代初安徽肥東縣人民政府批准了完顏牌坊村完氏的請求,將單姓“完”改為“完顏”、漢族恢復成滿族。

河南省鹿邑縣

1987年, 鹿邑“金兀術”後人提出申請要求將單姓“完”改為複姓“完顏”, 民族類別從漢族變成滿族(從明朝末年, 女真族改為滿族), 並得到批准。

河南省鹿邑縣11個村落,同屬於“完顏部落”。 他們在這裡沉默了400年。 他們依然守護著女真完顏氏的民間信仰;他們不聽不看與嶽飛有關的戲曲、電影,恪守同姓同族不通婚的祖訓;他們把馬、狗和喜鵲視若神靈,崇敬有加;他們性格率直,崇文尚武。 先祖完顏必重中探花河南為官 鹿邑成為完顏女真後裔最大聚居地 鹿邑縣渦北鎮完樓村聚居著1000多名完顏氏村民。村頭是他們的祖先完顏必重的墓地,立于明朝萬曆27年的墓碑已經風化。1994年,完顏家族重修了完顏必重的墓碑。完顏三坤在鹿邑縣完顏家族中是一個活躍人物,曾擔任過馬鋪鎮衛生院院長,現在鹿邑縣衛校工作。2006年6月18日,他隻身一人赴黑龍江省阿城市參加了“上京國際第四屆金源文化節”。他告訴記者,他們是完顏宗弼的後裔,“完顏宗弼就是金兀術”。據他考證,他們的祖先是明朝萬曆年間從安徽肥東遷徙來的。元末明初,金太祖四太子完顏宗弼的後代完顏佩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被封為“女真將軍”,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東縣完顏牌坊村。明萬曆年間,完顏佩的10世孫完顏必重由肥東赴京趕考中得探花,為官河南,落戶鹿邑。安徽肥東完顏牌坊村的《完氏重修宗譜》記載:“愛吾公字必孝,生於明萬曆乙未年,年弱冠為國學生。公本兄弟三人,長公子必重,未冠時報名襲職,得中後從戎至河南,不知所終。” 曾任鹿邑縣教育局副局長的完顏德福說,解放前,完樓村有占地50多畝的完顏祠堂,建築規制為傳統廟堂式,體現了金代建築風格,又彙集了滿族民族特色和皇家文化內涵。祠堂內有很多碑記,正面掛著完顏家族世代祖先畫像,本地人稱“影”,完顏祖定俗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為祭祖拜影之日,可惜後來被毀壞了。完顏三坤說,完顏家族把居住的村子均冠以完姓,鹿邑縣有完樓村、完老家村、完天齊村、完觀廟村等。除完樓村外,在馬鋪、太清、賈灘、楊湖口等5個鄉鎮的10個自然村也聚居著完顏氏村民。河南除了鹿邑的5000多人外,汝州和禹州還有500多人。完顏三坤在第四屆金源文化節上瞭解到,現在所知道的全國完顏女真後裔有1萬多人,人口比較多的是鹿邑縣,另外,甘肅省涇川縣的完顏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東縣的完顏牌坊村有2000多人。

20世紀80年代初,馬鋪鎮完老家村的完顏後勤等人聽說安徽肥東縣人民政府批准了完顏牌坊村完氏的請求,將單姓“完”改為“完顏”、漢族恢復成滿族的消息後,也向鹿邑縣政府提出申請。鹿邑縣政府非常重視,派人到安徽肥東縣調查瞭解。1987年,鹿邑的單姓“完”改為複姓“完顏”,漢族也改成了滿族。

安徽毫州

安徽毫州完顏氏是從河南省鹿邑縣馬鋪鎮完老家村搬來的。現在,他的曾祖父還埋在完老家,每年清明,他們還要回去上墳。

牛集鎮與河南省鹿邑縣馬鋪鎮接壤。抗日戰爭時期,馬鋪鎮完老家村村民完新法來到離家2公里的牛集鎮葛莊,給這裡的一戶人家當幫工,並最終在這裡落戶。完新法就是完顏學中的祖父。

在落戶葛莊的80年時間裡,完新法家族繁衍了5代,人口從他一個人,發展到30多人,年齡最小完顏瑞家才幾個月大。

1993年經申請獲得政府批准,已經將完姓改為完顏,民族漢族改為滿族。

先祖完顏必重中探花河南為官 鹿邑成為完顏女真後裔最大聚居地 鹿邑縣渦北鎮完樓村聚居著1000多名完顏氏村民。村頭是他們的祖先完顏必重的墓地,立于明朝萬曆27年的墓碑已經風化。1994年,完顏家族重修了完顏必重的墓碑。完顏三坤在鹿邑縣完顏家族中是一個活躍人物,曾擔任過馬鋪鎮衛生院院長,現在鹿邑縣衛校工作。2006年6月18日,他隻身一人赴黑龍江省阿城市參加了“上京國際第四屆金源文化節”。他告訴記者,他們是完顏宗弼的後裔,“完顏宗弼就是金兀術”。據他考證,他們的祖先是明朝萬曆年間從安徽肥東遷徙來的。元末明初,金太祖四太子完顏宗弼的後代完顏佩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被封為“女真將軍”,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東縣完顏牌坊村。明萬曆年間,完顏佩的10世孫完顏必重由肥東赴京趕考中得探花,為官河南,落戶鹿邑。安徽肥東完顏牌坊村的《完氏重修宗譜》記載:“愛吾公字必孝,生於明萬曆乙未年,年弱冠為國學生。公本兄弟三人,長公子必重,未冠時報名襲職,得中後從戎至河南,不知所終。” 曾任鹿邑縣教育局副局長的完顏德福說,解放前,完樓村有占地50多畝的完顏祠堂,建築規制為傳統廟堂式,體現了金代建築風格,又彙集了滿族民族特色和皇家文化內涵。祠堂內有很多碑記,正面掛著完顏家族世代祖先畫像,本地人稱“影”,完顏祖定俗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為祭祖拜影之日,可惜後來被毀壞了。完顏三坤說,完顏家族把居住的村子均冠以完姓,鹿邑縣有完樓村、完老家村、完天齊村、完觀廟村等。除完樓村外,在馬鋪、太清、賈灘、楊湖口等5個鄉鎮的10個自然村也聚居著完顏氏村民。河南除了鹿邑的5000多人外,汝州和禹州還有500多人。完顏三坤在第四屆金源文化節上瞭解到,現在所知道的全國完顏女真後裔有1萬多人,人口比較多的是鹿邑縣,另外,甘肅省涇川縣的完顏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東縣的完顏牌坊村有2000多人。

20世紀80年代初,馬鋪鎮完老家村的完顏後勤等人聽說安徽肥東縣人民政府批准了完顏牌坊村完氏的請求,將單姓“完”改為“完顏”、漢族恢復成滿族的消息後,也向鹿邑縣政府提出申請。鹿邑縣政府非常重視,派人到安徽肥東縣調查瞭解。1987年,鹿邑的單姓“完”改為複姓“完顏”,漢族也改成了滿族。

安徽毫州

安徽毫州完顏氏是從河南省鹿邑縣馬鋪鎮完老家村搬來的。現在,他的曾祖父還埋在完老家,每年清明,他們還要回去上墳。

牛集鎮與河南省鹿邑縣馬鋪鎮接壤。抗日戰爭時期,馬鋪鎮完老家村村民完新法來到離家2公里的牛集鎮葛莊,給這裡的一戶人家當幫工,並最終在這裡落戶。完新法就是完顏學中的祖父。

在落戶葛莊的80年時間裡,完新法家族繁衍了5代,人口從他一個人,發展到30多人,年齡最小完顏瑞家才幾個月大。

1993年經申請獲得政府批准,已經將完姓改為完顏,民族漢族改為滿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