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頭條|跨界融合 共“畫”智能網聯藍圖

“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發展趨勢已成必然, 國內汽車產業迎來了換道超車的發展機遇。 ”

在9月11日舉辦的第一屆中國汽車電子大會上, 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副司長吳勝武表示。

近年來, “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兩個全新片語仿佛一夕之間風靡汽車界, 成為了顛覆傳統燃油車的新概念。 智慧網聯技術更是被大範圍應用在汽車上, 蜂窩通信、無線互聯、ADAS、DSRC、eCall等等越來越多的無線應用已成為汽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去年10月發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 智慧網聯汽車就是“1+7”總體技術路線圖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在剛結束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也指出:“智慧汽車的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更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

助推手

智慧網聯汽車成為了各大車企和科技巨頭爭先搶奪的焦點,

更是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跨界合作的“推手”, 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與科技巨頭企業達成合作。 尤以阿裡巴巴與上汽集團的聯姻為代表。

2014年, 上汽集團與阿裡巴巴宣佈合作, 並成功打造了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 一經上市就成為了汽車界的銷量黑馬。 2016年7月RX5正式上市, 僅前7個月就從緊湊型SUV市場銷量的排名85晉升為汽車市場上的第六名, 累計銷量突破120000輛。

對此, 阿裡斑馬網路科技CEO施雪松在接受《新能源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阿裡與上汽合作一開始只是抱著一種嘗試的態度。 “該互聯網汽車項目最初的設定是一個探索, 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 想要弄清楚互聯網汽車該怎麼造。 事實上, 我們最初設定的就是一小目標,

只是想生產幾千台互聯網汽車試一試, 但是沒想到這一合作會如此成功, 現銷量已達幾十萬輛了。 ”

從上汽與阿裡巴巴合作造車開始, 樂視、騰訊、百度等多家互聯網企業紛紛跨界進入汽車領域, 帶來了互聯網特有的基因, 突出強調用戶思維的重要性, 這對傳統汽車企業造車理念形成了猛烈衝擊。

在互聯網技術創新的驅動下, 廣泛的全球合作得以實現, 通過建造全球經濟生態系統, BAT等互聯網企業以其先天的國際化血統、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團隊和開放的全球化互聯網商業模式開創了全新的造車模式。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智慧駕駛商務總監李星宇表示, 互聯網公司與傳統企業合作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自去年發佈RX5開始, 上汽集團和阿裡一直都在對系統進行不間斷升級。 據記者瞭解, 在規劃之初, 上汽就把包括i6、eRX5混動、名爵等全系列車型涵蓋, 並陸續將該智慧系統搭載到新推出的車型上。

據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透露, 上汽集團已經將汽車電子晶片的研發列入了公司的發展戰略。

動力源

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智慧網聯車輛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強表示, 當前汽車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各種制約, 汽車電子將會是突破制約的動力來源。 “汽車是高新技術的載體, 汽車電子是高新技術的橋樑, 對於傳統汽車領域來說, 汽車產業的創新來源於汽車電子技術, 未來汽車工業的競爭也在於此。

作為互聯網造車新銳企業之一的蔚來汽車CEO李斌在汽車電子大會上也表示, 汽車電子技術對車輛的支援非常重要, 汽車智慧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

隨著大資料、智慧化時代的到來, 以及政策的助推, “互聯網思維”迅速在傳統汽車領域發酵, 互聯網與汽車行業開始融合。

當前, 國內外互聯網科技企業對於汽車電子在汽車上的應用以及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現狀和未來都有哪些觀點和看法, 《新能源汽車報》記者在第一屆中國汽車電子大會上專門對Synopsys董事會主席兼聯席CEO Aart de Geus、英偉達中國區高級銷售總監陳曦、阿裡斑馬網路科技CEO施雪松、地平線機器人技術智慧駕駛商務總監李星宇進行了專訪, 他們的意見值得業界深思。

專家觀點

Synopsys董事長兼聯席CEO Aart de Geus

我們傾向於把汽車電子形容為坐在輪子上的電腦。AI,也就是人工智慧,我們更傾向於認為它是資料智慧,它不像人類考慮得那麼全面,但是有些方面也的確優於人。

AI技術不斷被應用於不同領域,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非常明顯,使汽車更加智慧和安全。

近幾年汽車自動化、網聯化和電動化使車載晶片有更大的應用,汽車領域外的晶片廠商也開始佈局汽車業務。我們對未來智慧網聯汽車市場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從當前智慧網聯技術發展來看,高科技行業已開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汽車智慧化方面,我們會積極運用AI技術,同時也搜集相關資料,努力提升和優化現有晶片,使晶片體積更小、運行速度更快或耗電量更低。

英偉達中國區高級銷售總監陳曦

有人說,在人工智慧這波浪潮裡,相較于傳統汽車,互聯網造車的企業將走得更快。其實不然,我覺得這些企業快也就只會快一到兩年的時間,因為傳統車企追趕的速度非常快。

從全球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來看,特斯拉是最早一個擁抱互聯網、擁抱人工智慧的企業,但是現在來看,奧迪、賓士、寶馬這些傳統車企在智慧化方面的追趕速度並不慢,不好說未來三到四年,誰將成為最大贏家。

國內市場也是一樣,目前,以上汽、長安、吉利為例,已開始在智慧網聯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人力,不管是人員的投入還是資金的投入都非常大。

對於汽車電子企業來說,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並不會一味地強調合作夥伴是否是一家互聯網車企,或者是傳統車企,我們更看重的是這家企業有沒有意願擁抱未來,擁抱科技。最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團隊,擁有自己的技術儲備。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智慧駕駛商務總監 李星宇

新興的互聯網造車企業與傳統車廠是一種互補的關係,我認為雙方有不同的優勢基因,如互聯網公司在深度學習、資料運用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把這部分優勢貢獻到汽車領域,有助於加速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

在整個汽車智慧化的大環境下,包括自動駕駛、車內的人機交互等,未來比的是速度,更注重的是合作,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個人做。如阿裡巴巴和上汽的合作,就是一個最好的答案。

阿裡斑馬網路科技CEO 施雪松

大資料對於汽車電子企業來說是核心,要把用戶的互聯網生態跟出行打通,這涉及到用戶在互聯網生態裡面留下來的資料,包括他們的駕駛行為資料,還有車本身的功耗資料,將來有可能還會涉及到相關的交通資料。對於斑馬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做計算,而阿裡巴巴就是做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企業。

就自動駕駛技術來說,其實這條技術路線在國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其核心就是安全。據統計,90%的交通事故將可能避免。

他們的意見值得業界深思。

專家觀點

Synopsys董事長兼聯席CEO Aart de Geus

我們傾向於把汽車電子形容為坐在輪子上的電腦。AI,也就是人工智慧,我們更傾向於認為它是資料智慧,它不像人類考慮得那麼全面,但是有些方面也的確優於人。

AI技術不斷被應用於不同領域,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非常明顯,使汽車更加智慧和安全。

近幾年汽車自動化、網聯化和電動化使車載晶片有更大的應用,汽車領域外的晶片廠商也開始佈局汽車業務。我們對未來智慧網聯汽車市場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從當前智慧網聯技術發展來看,高科技行業已開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汽車智慧化方面,我們會積極運用AI技術,同時也搜集相關資料,努力提升和優化現有晶片,使晶片體積更小、運行速度更快或耗電量更低。

英偉達中國區高級銷售總監陳曦

有人說,在人工智慧這波浪潮裡,相較于傳統汽車,互聯網造車的企業將走得更快。其實不然,我覺得這些企業快也就只會快一到兩年的時間,因為傳統車企追趕的速度非常快。

從全球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來看,特斯拉是最早一個擁抱互聯網、擁抱人工智慧的企業,但是現在來看,奧迪、賓士、寶馬這些傳統車企在智慧化方面的追趕速度並不慢,不好說未來三到四年,誰將成為最大贏家。

國內市場也是一樣,目前,以上汽、長安、吉利為例,已開始在智慧網聯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人力,不管是人員的投入還是資金的投入都非常大。

對於汽車電子企業來說,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並不會一味地強調合作夥伴是否是一家互聯網車企,或者是傳統車企,我們更看重的是這家企業有沒有意願擁抱未來,擁抱科技。最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建立自己的團隊,擁有自己的技術儲備。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智慧駕駛商務總監 李星宇

新興的互聯網造車企業與傳統車廠是一種互補的關係,我認為雙方有不同的優勢基因,如互聯網公司在深度學習、資料運用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把這部分優勢貢獻到汽車領域,有助於加速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

在整個汽車智慧化的大環境下,包括自動駕駛、車內的人機交互等,未來比的是速度,更注重的是合作,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個人做。如阿裡巴巴和上汽的合作,就是一個最好的答案。

阿裡斑馬網路科技CEO 施雪松

大資料對於汽車電子企業來說是核心,要把用戶的互聯網生態跟出行打通,這涉及到用戶在互聯網生態裡面留下來的資料,包括他們的駕駛行為資料,還有車本身的功耗資料,將來有可能還會涉及到相關的交通資料。對於斑馬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做計算,而阿裡巴巴就是做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企業。

就自動駕駛技術來說,其實這條技術路線在國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其核心就是安全。據統計,90%的交通事故將可能避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