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陽虛汗漏四肢難,桂枝加附服之痊

“桂枝加附子湯”出自《傷寒論》, 由桂枝東加附子組成, 原方主治太陽病, 誤汗傷陽、汗漏不止。 桂枝湯為仲景和法第一方, 又為太陽中風營衛不和的主方,

桂枝加附子湯除具桂枝湯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調和陰陽、調和表裡)外, 更兼扶陽補火之力。

原文:《傷寒論》中第20條:“太陽病, 發汗, 遂漏不止, 其人惡風, 小便難, 四肢微急, 難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

按:本條的病機:本為桂枝證, 卻用發汗之法, 然過汗傷陽, 出現上述症狀。

桂枝證發汗, 正如本人在前面的文章所述, 應“遍身漐漐, 微似有汗出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離, 病必不除”。 不僅病不除, 反生他患, 或傷陽, 或傷陰, 或助熱, 或內傳, 過汗變證不一。 本條所述為過汗傷陽, 陽傷不能固攝津液而汗漏不止。

惡風有兩種可能:一是原來的表邪未解, 仍可惡風;二是沒有表證, 陽虛而惡風。

小便難是由於陽氣不足, 膀胱不能氣化

四肢微急, 難於屈伸:陽氣者, 精則養神, 柔則養筋。 陽氣已虛, 筋脈失養。

病案:

劉渡舟醫案:王某某, 男, 25歲。 患者身材高大, 體魄雄偉。 夏季某日與妻子同房後, 因覺燥熱而置兩腿於窗戶之上, 迎風取爽。 幾天後, 左腿疼痛, 左小腿拘孿而屈伸不利。 針、藥屢治不效。 脈弦遲, 舌苔水滑。 桂枝18克, 附子12克, 白芍9克, 大棗7枚, 生薑9克, 炙甘草6克, 木瓜9克, 獨活6克。 服藥2劑後, 痛止腿伸而愈。

秦伯未醫案:某某, 男, 40歲。 感冒發熱後, 因多汗形寒不退前來診。 詢知頭不痛, 不咳嗽, 四肢不酸楚, 但覺疲軟無力。 向來大便不實, 已有十餘年。 診其脈沉細無力, 舌苔薄白而滑。 有人因自訴感冒, 且有形寒現象, 擬用參蘇飲, 我認為參蘇飲乃治體虛而有外邪兼挾飲的方劑, 今患者絕無外感證狀,

尤其是發熱後多汗形寒, 系屬衛氣虛弱, 再予紫蘇溫散, 勢必汗更不止而惡寒加劇。 改用桂枝加附子湯, 因久瀉中氣不足, 酌加黃芪, 並以炮姜易生薑兩劑見效。 (《謙齋醫學講稿》1964:120)

按語:本案從病史到病證, 皆露一“虛”象。 前醫不問病史, 不審病機, 不察脈證, 而妄投溫散, 主以參蘇, 致今汗更多而寒更甚。 秦老詳察舌脈, 切切辨證, 斷為衛氣虛弱, 中氣不足, 改進桂枝加附子湯, 並以炮姜易生薑, 加黃芪, 切中病本, 兩劑大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