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慶岩溪村官石君:大山深處開拓甜蜜的事業

以青春的力量, 領跑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脫貧攻堅•青春榜樣”大學生村官典型事蹟展示

由中國青年網、大學生村官報、大學生村官之家網共同主辦的“脫貧攻堅•青春榜樣——大學生村官典型人物尋找活動”, 自5月上旬啟動以來, 全國各地村官熱情參與, 本報從數百名報名者中, 遴選他們的典型事蹟予以展示, 以接受社會的評議和監督。

石君(左二)在幫村民剪枝

2013年7月, 從長江師範學院教育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畢業後, 石君參加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 一年後又通過重慶市大學生村官考試, 來到石柱縣沿溪鎮陡岩村任職。 如今, 三年過去了, 她依然無怨無悔, 在石柱的大山裡, 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

石君任職的岩溪鎮徒岩村背靠方鬥山, 擁有豐富珍貴的蜜源植物——五倍子, 山中還有荊條等山花蜜源, 且毗鄰千野草場, 非常適合養殖蜜蜂。 村民張仁華家四代養蜂、經驗豐富,

但苦於沒有資金, 一直無法擴大養殖規模, 徘徊在貧困邊緣線上。 得知此情況後, 石君積極幫助張仁華申請到小額貸款5萬元、家庭農場貸款15萬元, 湊足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隨後, 石君成了張仁華家的常客, 向張仁華瞭解養蜂過程中的困難。 為了體驗養蜂的艱辛, 石君還專門買了兩箱蜂跟著張仁華一起養。 第一年大規模養殖, 因缺乏經驗, 加之防治飛蟲噴灑的農藥毒死了三分之一的蜜蜂, 損失慘重。 但石君並不氣餒, 鼓勵張仁華:“創業肯定會遇到困難, 要勇於面對, 村裡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 ”石君還帶著張仁華去縣裡其他養蜂大戶家學習, 為來年積累經驗。

如今石君說起養蜂滔滔不絕:場地要選擇避風、陰涼、平坦、沒有雜訊的地方,

蜂箱門不能正對太陽和風吹的方向, 蜂箱之間的距離保持4米以上。 遇到作物病蟲防治季噴灑農藥, 可在箱桶上方用樹枝或樹葉遮擋。 儼然半個“養蜂專家”。

隨著蜂場規模的擴大, 產量也逐漸增加。 為解決銷路問題, 石君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電商知識, 自辦微店, 借助“沿溪村頭土貨”和“厚道農產品淘寶店”兩大平臺, 線上線下幫助張仁華拓寬蜂蜜銷售管道。 在石君的努力下, 產品遠銷西安、成都、深圳等地。 今年她又幫助張仁華改善包裝、申請商標, 通過電商平臺擴大影響。

石君每次入戶走訪, 都留意收集村情民意。 她有一個習慣, 喜歡把群眾的訴求記錄下來, 能夠當場辦理的就當場辦理,

需要村兩委集中研究的及時彙報, 限期回復。 2016年10月的一天, 剛考上大學的貧困戶子女張惠, 給石君發了一條短信:“姐, 你給我開的貧困證明學校不認可, 助學金申請不了, 怎麼辦啊?”看到資訊後, 她立即聯繫張惠, 並與張惠所在學院的輔導員溝通。 原來, 張惠就讀的大學在外省, 由於地方政策的差異性, 需按學校所在地的要求辦理, 時值中秋前夕, 補辦手續時間倉促, 石君再次撥通了輔導員電話, 希望寬限時間。 同時, 放棄休假趕回單位, 説明張惠填寫資料, 三天之內將張惠所需要的證明材料寄出。 10天后, 張惠發來短信:“姐, 我申請到了特等助學金, 謝謝你, 我的親姐。 ”

3年來, 石君辦結群眾反映訴求44件, 滿意率達100%。 同時, 她還利用專業優勢與3名留守兒童結對,

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參與組織“衣舊情深”活動, 為貧困群眾提供衣服150餘件。

石君的努力得到了組織的認可, 2016年6月石柱縣委授予石君“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同年12月, 石君當選陡岩村新一屆村支委委員, 並獲得“結對幫扶奉獻獎”榮譽稱號。 2017年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編輯:劉瓊

中共中央組織部委託創辦

歡迎投稿

網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報紙投稿:dxscgb31@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