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連環畫再版十餘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小人書再版十年情

連趣網論壇 —— 我以為就是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溝通感情的所在, 只要不是心懷惡意, 無所謂支持誰貶低誰。 離開網路現實中大家依然是各買各的各看各的, 誰也左右不了誰, 除非您自己沒有主見, 那也怨不得誰。 記得過去曾有過這樣的觀點, 出版者不宜上論壇與連友溝通, 雖然算不上敵我雙方, 畢竟還事關利益, 時間長了難免磕磕碰碰, 心生怨恨, 除非有非凡的溝通技巧以及無比寬闊的胸懷!當然很多人堅持存在就是合理的, 良好的氛圍也需要雙方共同來營造。

今天躲在家裡灌水之餘又把上美的一些再版折騰出來擺弄,

擺弄擺弄就手癢起來, 選擇性拍了些圖片, 看著這些圖片回想了一下這十年來(虛數)自己挑書選書的往事, 同時再次重溫一下上美再版書帶給我的那些美好的感覺!

再版市場若無上美社, 我早已經離開這裡!儘管如此, 我並不是上美再版書集大全者, 上美有我的最愛也有我無論如何不可接受的作品, 無法妥協。

首先以一套《群英會畫庫》祝論壇中所有人節日快樂!所有人。

宣紙:首先毫無疑問, 印刷是最精良的!對於我, 糾結與其裝幀設計, 書裝形式, 都曾有, 如今只留這兩本, 很喜歡, 常常翻。 其高價難尋得益於其早早結束以及書價攀升、貨幣貶值。

我最早的兩本上美小精:2004年的某一天, 籌畫結婚之前閒逛,

陰差陽錯的再次走入魯老師的再版連環畫專賣店, 閒聊之後發現地上(確定是擺在地上的, 只是有一塊長條的木板)有這種我此前未見過的連環畫形式, 拿起來看了看, 感覺挺新奇。 但是當時並沒有怎麼心動, 臨出門前挑來檢去拿了如下兩本。 還記得當時告誡自己, 千萬別再頭腦一熱買一堆書回去然後後悔。 (記得2002年開始上卡通之窗看電子版連環畫, 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還有論壇, 因此錯過了更早和大家在網上交流學習的機會, 以至於對再版現狀完全不瞭解)

曾經滯銷:現在連友回頭看上美小精《西遊記》等書,談及最多的就是炒作,而作為這些書上市的親歷者們應該清楚的記得這批書中的前十本當年是分兩批上市的,在第二批上市時第一批各地書商處依然有售,並未見溢價炒作等現象。我是先按部就班買了一套,而後在本地一個郵局的代售點九折買了一整套(當時《獅駝國》還未再版)。當時自己對第二套複本的態度也是必須開封。

封面:有些作品雖然再版了,但是封面變了,如《柯楚別依》。我在未見到書前,對很多作品與日俱增的那種期待印刻在頭腦中最深刻的就是封面圖片。對陳儉的知曉還是源於八十年代再版的上下冊《茶花女》,最初玩連環畫的時候自己買過兩套。後來在連環畫資料上看到初版封面與之不同,精百之後多年積蓄的情感在看到這本小精後得到釋放,雖然感覺再版的《茶花女》內頁印刷一直不理想,但就我而言拿著這本書看封面就已經很滿足了。至今依然期待《鄉下姑娘》以小精形式再版!

畫家:在看連環畫時,對於畫家的關注我始終是滯後的,也很少去以畫家來整理作品。唯一一個例外在我的書櫃中,楊逸麟先生的這三部作品我始終放在一起,無論什麼時候翻都會一起拿出來。楊先生的人物造型我也不是很喜歡,但是其對於環境以及景物的角度刻畫非常吸引我,相信楊先生當年也是蘇聯插圖愛好者。從其作品可見其從中受惠很多。

大精:第一批六大精上市的時候,沒有驚喜,但是還是第一時間就買下了,就因為知道其老版本就有大精。當時對於這種現在看來最為經典的裝幀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當時以為就是應該這個樣子的,也是因為老版既如此。

2004年至今,這六本書只有這三本我細細的看了一遍,其它三本至今也沒能靜下來認認真真看一遍。希望以後會有機會。

渡江:其不平凡的現狀也許是上美有意為之的,從其再版的第一版開始就火熱異常。而作為東北這個偏遠之地,似乎書商總是沒能把握住市場的動向。這批書上市後在魯老師書店到貨之前,我在另一位書商的郵局代銷店提前買了一本,九折。記得當時是可以隨便買的。當然那時候大家買書都很單純,放開了也沒誰會多買的。

再版的《渡江》的多數版本我都買了,包括大漠堂的(還是後來40元網上郵來的,現在不在了),放在一起比較,不去拿放大鏡鑽研。這就是終極版了!

宣紙:首先毫無疑問,印刷是最精良的!對於我,糾結與其裝幀設計,書裝形式,都曾有,如今只留這兩本,很喜歡,常常翻。其高價難尋得益於其早早結束以及書價攀升、貨幣貶值。

光板大精:以藝術家的名目開始,曾經充滿期待,結果發展到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出版亂沒關係,我自己清醒就好。光板大精只買此類水準的作品。

彩色:曇花一下。對於我把玩欣賞超過閱讀。若都能有如此的推陳出新的效果,我希望上美能經常別出心裁;但是若如新版渡江小精,我還是希望上美能踏踏實實的。

收藏本:《三國演義》《西漢演義》《紅樓夢》《東周》,內容無一套細細翻過,喜歡的就是這種簡樸的形式。當然不是所有書這樣出我都喜歡,喜歡的基礎是作品的分量足夠。

藍函:喜歡不是因為其價廉而是因為其物美。在連環畫的選擇和挑選中,價格遠不及裝幀之萬一。不好的不喜歡的感覺是金錢所無法彌補的。

40開:以後這個系列上美也許還會繼續下去,原則依舊不變,捆綁沒商量,挑喜歡的買。《禮物》的封面讓我著迷!


後記:

最早買《三國演義》收藏本也是在2004年,結婚前去商場買衣服,逛了一圈累了去了一家平時不常去的書店,也是聯合書城的分店。偶遇這套原本不知道有之存在的收藏本,猶豫了一下沒有買,猶豫是因為盒子太大,本已經很累了再拎著這麼重的書。回到單位歇了歇還是又去了一下書店,在書店關門前把書買了回來。當時不知道書裡面還應該有一個人物繡像,也是過些天和大家聊天知道自己少了這個,於是又去書店向營業員詢問,營業員沒思考,直接從其抽屜中取出來人物繡像遞給了我,說是怕放在箱子裡讀者翻出來亂扔弄沒了。萬幸!至於後來大家談論沾頁等等,就是更遠一些的話題了。我的是不帶沾頁的一印。呵呵!

之後買的《西漢演義》也不是在連環畫專賣店,當時自己在聯合書城網頁上查詢發現有這套書,於是就去了書城,逛了幾圈沒看到書,把服務員找來也沒找到。於是一起再去服務台查詢,確定有,且不止一套。服務員帶我到書城臨時的倉庫中翻找,找出來一個還未開封的大箱子。原來這套書從進貨到我去找一套也沒售出過,因為沒上架也未見有人詢問。順便發現其倉庫裡還有那麼多我到處搜羅的上美小精。

於是一次次的蠶食拿下。

圖文:陳彥平(連趣網貴賓)

曾經滯銷:現在連友回頭看上美小精《西遊記》等書,談及最多的就是炒作,而作為這些書上市的親歷者們應該清楚的記得這批書中的前十本當年是分兩批上市的,在第二批上市時第一批各地書商處依然有售,並未見溢價炒作等現象。我是先按部就班買了一套,而後在本地一個郵局的代售點九折買了一整套(當時《獅駝國》還未再版)。當時自己對第二套複本的態度也是必須開封。

封面:有些作品雖然再版了,但是封面變了,如《柯楚別依》。我在未見到書前,對很多作品與日俱增的那種期待印刻在頭腦中最深刻的就是封面圖片。對陳儉的知曉還是源於八十年代再版的上下冊《茶花女》,最初玩連環畫的時候自己買過兩套。後來在連環畫資料上看到初版封面與之不同,精百之後多年積蓄的情感在看到這本小精後得到釋放,雖然感覺再版的《茶花女》內頁印刷一直不理想,但就我而言拿著這本書看封面就已經很滿足了。至今依然期待《鄉下姑娘》以小精形式再版!

畫家:在看連環畫時,對於畫家的關注我始終是滯後的,也很少去以畫家來整理作品。唯一一個例外在我的書櫃中,楊逸麟先生的這三部作品我始終放在一起,無論什麼時候翻都會一起拿出來。楊先生的人物造型我也不是很喜歡,但是其對於環境以及景物的角度刻畫非常吸引我,相信楊先生當年也是蘇聯插圖愛好者。從其作品可見其從中受惠很多。

大精:第一批六大精上市的時候,沒有驚喜,但是還是第一時間就買下了,就因為知道其老版本就有大精。當時對於這種現在看來最為經典的裝幀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當時以為就是應該這個樣子的,也是因為老版既如此。

2004年至今,這六本書只有這三本我細細的看了一遍,其它三本至今也沒能靜下來認認真真看一遍。希望以後會有機會。

渡江:其不平凡的現狀也許是上美有意為之的,從其再版的第一版開始就火熱異常。而作為東北這個偏遠之地,似乎書商總是沒能把握住市場的動向。這批書上市後在魯老師書店到貨之前,我在另一位書商的郵局代銷店提前買了一本,九折。記得當時是可以隨便買的。當然那時候大家買書都很單純,放開了也沒誰會多買的。

再版的《渡江》的多數版本我都買了,包括大漠堂的(還是後來40元網上郵來的,現在不在了),放在一起比較,不去拿放大鏡鑽研。這就是終極版了!

宣紙:首先毫無疑問,印刷是最精良的!對於我,糾結與其裝幀設計,書裝形式,都曾有,如今只留這兩本,很喜歡,常常翻。其高價難尋得益於其早早結束以及書價攀升、貨幣貶值。

光板大精:以藝術家的名目開始,曾經充滿期待,結果發展到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出版亂沒關係,我自己清醒就好。光板大精只買此類水準的作品。

彩色:曇花一下。對於我把玩欣賞超過閱讀。若都能有如此的推陳出新的效果,我希望上美能經常別出心裁;但是若如新版渡江小精,我還是希望上美能踏踏實實的。

收藏本:《三國演義》《西漢演義》《紅樓夢》《東周》,內容無一套細細翻過,喜歡的就是這種簡樸的形式。當然不是所有書這樣出我都喜歡,喜歡的基礎是作品的分量足夠。

藍函:喜歡不是因為其價廉而是因為其物美。在連環畫的選擇和挑選中,價格遠不及裝幀之萬一。不好的不喜歡的感覺是金錢所無法彌補的。

40開:以後這個系列上美也許還會繼續下去,原則依舊不變,捆綁沒商量,挑喜歡的買。《禮物》的封面讓我著迷!


後記:

最早買《三國演義》收藏本也是在2004年,結婚前去商場買衣服,逛了一圈累了去了一家平時不常去的書店,也是聯合書城的分店。偶遇這套原本不知道有之存在的收藏本,猶豫了一下沒有買,猶豫是因為盒子太大,本已經很累了再拎著這麼重的書。回到單位歇了歇還是又去了一下書店,在書店關門前把書買了回來。當時不知道書裡面還應該有一個人物繡像,也是過些天和大家聊天知道自己少了這個,於是又去書店向營業員詢問,營業員沒思考,直接從其抽屜中取出來人物繡像遞給了我,說是怕放在箱子裡讀者翻出來亂扔弄沒了。萬幸!至於後來大家談論沾頁等等,就是更遠一些的話題了。我的是不帶沾頁的一印。呵呵!

之後買的《西漢演義》也不是在連環畫專賣店,當時自己在聯合書城網頁上查詢發現有這套書,於是就去了書城,逛了幾圈沒看到書,把服務員找來也沒找到。於是一起再去服務台查詢,確定有,且不止一套。服務員帶我到書城臨時的倉庫中翻找,找出來一個還未開封的大箱子。原來這套書從進貨到我去找一套也沒售出過,因為沒上架也未見有人詢問。順便發現其倉庫裡還有那麼多我到處搜羅的上美小精。

於是一次次的蠶食拿下。

圖文:陳彥平(連趣網貴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