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有手游的古代,古人怎樣過中秋節?

距離國慶長假還有1天!距離中秋節還有3天!

若兒簡直已經在辦公室裡坐不住了!隨時隨地都面向樓梯口準備發射了!

當中秋邂逅小長假,

良辰美景終於可以不再匆忙!

自古中秋節的習俗就有很多, 皇家的講究, 民間的消遣, 古代人都怎麼過中秋的?

下面就一起看看走在時尚前端的古人, 是如何過中秋的!

燃燈觀天

中秋之夜, 天清如水, 月明如鏡, 可謂良辰美景, 美不勝收。

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

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

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


觀潮壯志

“定知玉兔十分圓, 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 夜潮留向月中看。 ”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

在古代, 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 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 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 宋代達到了巔峰。

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 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 感覺味道極美,

便命禦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 這可能是我們看到的最早關於月餅的記載。

到了宋代, 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 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

宋以後, 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 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

玩兔兒爺
清代宮廷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 然而民間則不同, 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 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 但卻顯得更為親切。

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 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 儘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 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變化。

古代的中秋是不是很有意思?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若兒趁還沒放假的時候,祝大家雙節快樂!好好休息一個小長假吧~

古代的中秋是不是很有意思?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若兒趁還沒放假的時候,祝大家雙節快樂!好好休息一個小長假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