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課本說他是反面人物,但大多數人都說他是一個好人

孫中山革命一生, 有兩個最大的對手, 前期是袁世凱, 後期是陳炯明。

袁世凱就不用說了, 本來就跟孫中山不是一路人, 壓根兒就沒看得起過孫中山, 而陳炯明, 曾一度跟孫中山是同路人, 革命戰友, 最後卻分道揚鑣, 兵戎相見, 讓孫中山身心俱疲。

在歷史書上, 陳炯明是一個反面人物, 但其實這個人私德非常好, 連孫中山都曾感慨地說:“陳炯明不好女色, 不要舒服, 吃苦儉樸, 我也不如。 ”

陳炯明還非常推崇社會主義, 主政廣東時, 經常在報紙上歌頌社會主義, 時人都稱陳炯明為“社會主義將軍”。

孫中山要出任非常大總統, 陳炯明反對, 說國家已有總統, 還立一個非常大總統幹啥?皇帝之外也有“非常皇帝”嗎?

孫中山解釋說, 我當這個非常總統, 是為了北伐, 不是針對你。 後來, 孫中山私下裡對人說:我是廣東總統, 他是廣東皇帝, 總統得聽皇帝的。

1922年, 孫中山力主北伐,

讓陳炯明掏500萬北伐軍費, 還要派軍隊協助北伐。 但陳炯明主張“聯省自治”, 先把廣東建設好了, 再慢慢和平統一全國。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爭得不可開交, 最後陳炯明急眼了, 拍桌子說:我沒那麼多錢, 老子不幹了!

陳炯明不但得罪了孫中山, 還得罪了張作霖。

孫中山北伐打直系, 需要張作霖的奉系配合, 南北夾擊曹錕、吳佩孚。 張作霖熱火朝天地出關, 結果一個星期, 就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輸掉了。 張作霖氣急敗壞, 把火撒向了陳炯明, 說:老子為什麼打敗?就是有兩個雜種搗亂, 北邊有個雜種叫張景惠, 南邊有個雜種叫陳炯明!

1922年6月12日, 孫中山正式向陳炯明攤牌, 在《申報》發表聲明說:“我下令要粵軍全數退出省城30裡之外, 他若不服命令, 我就以武力壓服他。 人家說我孫文是車大炮, 但這回大炮更是厲害, 不是用實心彈, 而是用開花彈, 或用八英寸口徑的大炮的毒氣彈, 不難於三小時內把他六十余營陳家軍變為泥粉。

“但殘害六十余營的軍人, 且驚動全城的居民, 不免過於暴烈,

但我不如此做去, 他們終不甘休。 我只望報界諸君, 主持正義, 十天之內, 做足工夫, 對於陳家軍, 加以糾正。 陳家軍若改變態度, 即不啻如天之福, 萬一無效, 就不能不執行我海陸軍大元帥的職權, 制裁他們了。 ”

這話說的夠狠, 看來兩人算是徹底決裂了。

4天后, 6月16日, 陳炯明率軍炮轟廣州總統府, 把孫中山趕出了廣東。

好在孫中山還有一大批支持者, 二次東征, 陳炯明只好逃到香港避難。

孫中山還不打算放過陳炯明, 說:我這輩子, 誰都可以原諒, 唯獨陳炯明不可以!後來, 吳稚暉等人出面調解, 孫中山這才勉強放過了陳炯明, 但陳炯明必須寫一份悔過書。 陳炯明在香港聽說此事後, 冷笑一聲:讓老子認錯?老子有什麼錯?

不過, 陳炯明其實對孫中山還是很佩服的,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 陳炯明還特地寫了一副挽聯:

惟英雄能活人殺人, 功罪是非, 自有千秋青史在。

與故交曾一戰再戰, 公仇私誼, 全憑一寸赤心知。

陳炯明有私心, 但在民族大義上也是有底線的, 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人盯上了陳炯明, 請他出山,為日本人做事。陳炯明說:出來做事可以,但有條件,日本人必須把東三省交還給中國。

日本人還送給陳炯明一張支票,上面是八萬銀元。陳炯明提起筆,在支票上畫了一個大大的“X”,說暫時還有餘額,用不上此款。其實,當時陳炯明身上已經沒錢了,一家人都在餓肚子,但日本人的錢,餓死也不能要!

1933年9月22日,陳炯明在香港病逝,家裡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只好把陳炯明老母親提前預備的棺材,給他臨時用上了。

香港《工商日報》對陳炯明的一生做了一個簡短的評價:“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請他出山,為日本人做事。陳炯明說:出來做事可以,但有條件,日本人必須把東三省交還給中國。

日本人還送給陳炯明一張支票,上面是八萬銀元。陳炯明提起筆,在支票上畫了一個大大的“X”,說暫時還有餘額,用不上此款。其實,當時陳炯明身上已經沒錢了,一家人都在餓肚子,但日本人的錢,餓死也不能要!

1933年9月22日,陳炯明在香港病逝,家裡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只好把陳炯明老母親提前預備的棺材,給他臨時用上了。

香港《工商日報》對陳炯明的一生做了一個簡短的評價:“國民黨死了一個敵人,中國死了一個好人。”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