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年齡越大的人越喜歡劉備?原來他遠遠被我們低估了!

看完三國後, 不少人覺得, 劉備這人真是假的不得了, 幾乎對每個人都擺出一副老好人的模樣。

只要一遇到困難, 他的眼淚保准就伺候好了,

簡直就是奧斯卡影帝。

你看看人家曹操, 文能提筆安天下, 武能上馬定乾坤, 想殺人就殺人, 想睡誰老婆就睡誰老婆, 何其豪邁灑脫!

反觀劉備, 除了丟兒子就是甩老婆, 這也算是英雄的話, 也未免太窩囊了吧。

事實上, 劉備是被很多人低估了的。

否則, 劉備在投奔昔日宿敵曹操時, 曹操也不會說出“天下英雄, 唯使君與操爾”的話。

因為曹操早就看穿了他, 不僅如此, 就連他的敵人和下屬也心裡清楚, 所以曹操的智囊郭嘉等人都向曹操表示過, 切不可以輕易放走劉備。

要知道, 這時的劉備已經四十多歲, 奔波流離, 屢戰屢敗, 到最後都要寄人籬下, 幾乎就是一事無成, 這樣換作常人, 不知心灰意冷到何種程度。

連劉備自己都說:“吾常身不離鞍, 髀肉皆消。 今不復騎, 髀裡肉生。 日月若馳, 老將至矣, 而功業不建, 是以悲耳。 ”

傷感至此, 可以想見他的不甘與落寞。

不過, 就是這樣落寞的人, 一生都在逃亡的人, 所到之處無不得人心。

在公孫瓚麾下時就得田豫、趙雲, 在徐州得糜竺、孫乾、陳登, 在豫州又得劉琰、袁渙, 更別說不顧自己窮困潦倒的窘境, 就能讓關羽張飛心甘情願跟隨, 要知道, 連招兵買馬的錢都是張飛一人出的。

為什麼這些人會把賭注壓到劉備身上?難道就是因為會收買人心?

與其說是被劉備收買了人心, 不如說是被他自身的魅力深深震撼。

想想看, 一個人經歷半生的挫折仍不改初衷半分, 這樣一個人該有多可怕。

《三國志》裡記載劉備:“少語言, 善下人, 喜怒不形於色”, 是一個性格沉穩內向的人。

他很少公開表露自己的心志, 因為他要偽裝自己, 隱藏鋒芒, 躲避外部施加的戕害,

在強權世界的夾縫中求得生存。

不過, 小時候在涿縣和小夥伴們泥巴地裡玩耍時, 劉備就指著很像羽葆蓋車的大樹就說了: 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要知道, 羽葆蓋車可是天子專用車, 這無異於說自己想把當今皇帝取而代之, 嚇得他叔父劉子敬趕緊讓他閉嘴。

有人說, 曹操是機警, 孫權是忍耐, 而劉備則是堅韌。

堅韌到什麼程度呢?25年間,多次遭受沉重打擊,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連自己的妻室兒女被俘虜,就達4次之多!

有野心且執著,能屈能伸,這就是劉備。

沒經歷過大起大落,很難明白一個白手起家的45歲還一事無成的男人,是如何保持那種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的。

當他以“漢左將軍宜城亭侯皇叔劉備”的名片求見諸葛亮時,諸葛亮的童子只是淡然的回他一句“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此時,劉備是怎麼說的?他絲毫沒有惱怒甚至反感,只是輕聲告訴他“你就說劉備求見。”

你能想像嗎?一個男人,將近50歲,沒有自以為是,求賢若渴地去求見一個27歲的年輕人,不僅兩次被人放鴿子,第三次還得等這個年輕人睡醒,只因為聽說這個人本事了不得。

反觀當下,以老賣老的人俯拾皆是,動不動就只會說:“你們年輕人懂個屁。”

看似是示弱,其實正是以此籠絡人心,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正如他有次對自己的幕僚龐統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

劉備很明白,亂世之中,唯有信義最重要,愛惜它就像自己的羽毛,等自己羽翼豐滿之際,正是實現壯志之時。

究竟有多講信義呢?只舉兩個例子。

夷陵之戰中,蜀國大將黃權被吳軍抄了後路,一方面無法和劉備的軍隊匯合,另一方面,又不肯向吳軍投降,一扭頭領著部隊投降了魏國。

魏國君主曹丕很高興,但又有點為黃權擔心,就問他:“你說劉備知道你投降了我,會不會把歸罪你在蜀國的家屬,來個滿門抄斬什麼的?”

黃權怎麼回復的?他信心滿滿地說:“放心吧,劉備不是那種人。”

果然,當蜀國聽到此消息後,有人便呈報給劉備,並建議追究黃權家人的罪責。

但劉備聽完後,只是歎了一口氣,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

自此之後,黃權的家人一直受到優待,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黃權留在蜀地的兒子黃崇,後來還擔任了尚書郎,最後在鄧艾入蜀時戰死,為國捐軀。

另一件事,吳將呂蒙突襲荊州,駐守江陵重鎮的蜀國太守糜芳居然投降獻城,害得關羽進退無路,最終兵敗被殺。

按照律例來說,應當追究糜芳留在蜀地的家人,當糜芳的兄長糜竺把自己捆綁起來,向劉備請罪之時,劉備卻親自給他鬆綁,認為那只是糜芳的罪過,不關他哥哥的事。

既不像孫權那樣,由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下江山,在在弱冠之年坐斷東南,又不像曹操那般,出身官宦之家,從小就有曹氏和夏侯氏的一群猛人親戚支持,劉備生來就跟大多數人一樣,除了祖上能跟高祖沾親帶故,沒有一點可以稱道的資本!

他知道,能幫助自己的,唯有自己的雙手了,即使以販席織履為生,也不要忘記自己究竟為何出發。

“告訴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堅韌到什麼程度呢?25年間,多次遭受沉重打擊,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連自己的妻室兒女被俘虜,就達4次之多!

有野心且執著,能屈能伸,這就是劉備。

沒經歷過大起大落,很難明白一個白手起家的45歲還一事無成的男人,是如何保持那種永不甘居人下的野心的。

當他以“漢左將軍宜城亭侯皇叔劉備”的名片求見諸葛亮時,諸葛亮的童子只是淡然的回他一句“我記不得許多名字。”

此時,劉備是怎麼說的?他絲毫沒有惱怒甚至反感,只是輕聲告訴他“你就說劉備求見。”

你能想像嗎?一個男人,將近50歲,沒有自以為是,求賢若渴地去求見一個27歲的年輕人,不僅兩次被人放鴿子,第三次還得等這個年輕人睡醒,只因為聽說這個人本事了不得。

反觀當下,以老賣老的人俯拾皆是,動不動就只會說:“你們年輕人懂個屁。”

看似是示弱,其實正是以此籠絡人心,這就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正如他有次對自己的幕僚龐統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

劉備很明白,亂世之中,唯有信義最重要,愛惜它就像自己的羽毛,等自己羽翼豐滿之際,正是實現壯志之時。

究竟有多講信義呢?只舉兩個例子。

夷陵之戰中,蜀國大將黃權被吳軍抄了後路,一方面無法和劉備的軍隊匯合,另一方面,又不肯向吳軍投降,一扭頭領著部隊投降了魏國。

魏國君主曹丕很高興,但又有點為黃權擔心,就問他:“你說劉備知道你投降了我,會不會把歸罪你在蜀國的家屬,來個滿門抄斬什麼的?”

黃權怎麼回復的?他信心滿滿地說:“放心吧,劉備不是那種人。”

果然,當蜀國聽到此消息後,有人便呈報給劉備,並建議追究黃權家人的罪責。

但劉備聽完後,只是歎了一口氣,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

自此之後,黃權的家人一直受到優待,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黃權留在蜀地的兒子黃崇,後來還擔任了尚書郎,最後在鄧艾入蜀時戰死,為國捐軀。

另一件事,吳將呂蒙突襲荊州,駐守江陵重鎮的蜀國太守糜芳居然投降獻城,害得關羽進退無路,最終兵敗被殺。

按照律例來說,應當追究糜芳留在蜀地的家人,當糜芳的兄長糜竺把自己捆綁起來,向劉備請罪之時,劉備卻親自給他鬆綁,認為那只是糜芳的罪過,不關他哥哥的事。

既不像孫權那樣,由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下江山,在在弱冠之年坐斷東南,又不像曹操那般,出身官宦之家,從小就有曹氏和夏侯氏的一群猛人親戚支持,劉備生來就跟大多數人一樣,除了祖上能跟高祖沾親帶故,沒有一點可以稱道的資本!

他知道,能幫助自己的,唯有自己的雙手了,即使以販席織履為生,也不要忘記自己究竟為何出發。

“告訴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