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敗走麥城身死人手,看似是呂蒙所為,實則是劉備孔明設計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 蜀將關羽失守荊州, 退守麥城, 在此演出了一場千古悲劇。 麥城因此聞名中外。 麥城現留有殘垣斷壁。 南北長600米, 寬100米, 高30米, 似一座小山, 橫臥在沮水河畔。

西元218年10月, 南陽百姓因不堪剝削暴動, 宛守將侯音乘機叛亂, 致函關羽求助;關羽反應遲鈍, 後為曹仁所擒殺。 關羽丟了荊州, 敗走麥城, 最後是被呂蒙生擒活捉, 首級被送給了曹操。 荊州之戰, 不僅僅是蜀漢政權的致命之戰, 同時也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 “興複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 蜀國因此一蹶不振。

對於這一位英勇無比的將軍, 人們對他的死不禁心生惋惜。 但是這次敗走麥城卻給人們留下了很多謎團。 例如:一代英豪關羽為何不帶兵突圍返回成都以圖再戰呢?為什麼關羽放棄了好幾次能夠逃跑的機會而一心求死呢?又為什麼在成都的劉備諸葛亮在關羽與魏吳兩軍征戰的大半年裡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兵呢?帶著這些疑問, 歷史上許多學者對於關羽敗走麥城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一些人認為, 關羽曾今三次放棄逃跑的機會, 其原因是關羽的性格問題。 關羽雖英勇無比, 氣蓋山河, 但是他卻心高氣傲甚至有些狂妄。 面對吳軍和魏軍的聯合進攻, 他自認為能夠將其殲滅, 完全把諸葛亮當時臨走前交給他的“東和東吳, 北據曹操”的警示忘在了腦後。 不僅如此, 他還在魏軍與吳軍進攻之時, 命令士兵主動出擊。 由於吳軍與魏軍早就對這次戰鬥策謀已久,

關羽帶兵孤軍深入, 正好中了對方的圈套, 最終導致失敗。 所以他放棄逃跑的機會是因為, 關羽覺得回到成都會很沒有面子, 會損害自己的一世英名, 因此關羽性格決定了一心求死的結局。

我們先來複習下, 關羽失敗的經過。

當時劉備分兵入川之時, 諸葛亮給留守荊州的一個要求就是, 只准守不准戰, 只要關羽能把荊州防守好, 就是無上功勞。

赤壁之戰後, 曹操80萬大軍被殺得落花流水, 實際上出力的是東吳的軍隊, 經此一役東吳軍隊威震天下, 若不是關羽放走了曹操, 東吳兵馬乘勢北上, 曹操必然沒有反應的機會, 北方一鼓作氣可平, 羸弱的劉備自然更不是敵手, 天下一統也未可知, 所以這是孔明故意在利用關羽的義氣。

劉備取西川之後,諸葛亮、法正等一幫臣子勸說劉備稱帝,但是劉備拒絕了 ,因為他知道這樣做的話,一定會讓天下人有想法,特別是自己的二弟,他對關羽不可謂不熟悉,三兄弟經常同榻而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很顧忌這位二弟的,一者是因為桃園結義的情分,二者是因為他手握重兵佔據要塞,自己絕對不能將他往別的地方推。

當初關羽被曹操俘獲後,奏漢獻帝封他為“漢壽亭侯”,離開的時候他掛印封金,唯獨馬前的旗幟上“漢壽亭侯”四個字迎風飛舞。關羽與劉備、張飛結為異姓兄弟、情同手足,但其本質上市希望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匡扶漢室、流芳千古。

其實劉備自封漢中王的時候,關羽也是一肚子不滿,自古封王封侯都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自封了漢中王的劉備又要分封群臣,派遣的使者剛到荊州,關羽毫不客氣的問道,“漢中王封我何爵?”語氣中滿是不滿與不屑,然後以不欲與老將黃忠並列為由要入西川,其實他與老將黃忠惺惺相惜,根本不會在意這些事情,他是要去與劉備、孔明較一較真。最後還是被安撫下了,只能無奈接受了封號,我想他心中更愛的應該是漢壽亭侯。

當使者費詩將關羽的話與反應,完完全全告訴劉備與孔明的時候,劉備就陷入了兩難的境界,讓他入西川吧,一定會鬧得人仰馬翻,讓他繼續駐守荊州,保不定什麼時候就投降了曹操,畢竟曹操對他有知遇之恩。加上關羽所處的地裡位置,北上可以直逼許昌,順流而下可以進攻東吳。

所以此時的關羽,不只在曹操與孫權的臥榻之側,劉備也頭疼的很。為了解決這個臥榻之側的大問題,曹操聯合孫權進攻荊州,但是孫權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關羽不好對付,就讓曹操派兵攻打,這兩人正在推諉,劉備與諸葛亮先動手了,拜劉備為前將軍(這是漢朝的最高武職),讓他起兵取襄陽。

當時關羽已經知道劉備與諸葛亮的目的了,但是自己的大哥要自己死,那麼自己便死吧!更何況自己被封為前將軍,那自然是大漢的將軍,所以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況下,他依然水淹三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天下,嚇得曹操差點遷都。後來孫權耍了陰招,呂蒙白衣入荊州,切斷了關羽的退路,致使他敗走麥城,身死人手,讓人不由扼腕歎息。

一場荊州之戰,失去的不僅僅是蜀國的一員大將,也不僅僅是一塊戰略要地,它失去的是之前剛剛有所好轉的蜀漢江山的大好形勢!傳統的觀點總是把這次失敗歸結在關羽的疏忽大意上,當然,作為這次戰役的指揮者,關羽的確要負責,他也付出了人頭落地的慘痛代價。但諸葛亮作為軍師責任更重大,可是到底能否就此斷定諸葛亮是“借荊州殺關羽”呢?而誰又應該對關羽之死負責呢?

劉備取西川之後,諸葛亮、法正等一幫臣子勸說劉備稱帝,但是劉備拒絕了 ,因為他知道這樣做的話,一定會讓天下人有想法,特別是自己的二弟,他對關羽不可謂不熟悉,三兄弟經常同榻而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很顧忌這位二弟的,一者是因為桃園結義的情分,二者是因為他手握重兵佔據要塞,自己絕對不能將他往別的地方推。

當初關羽被曹操俘獲後,奏漢獻帝封他為“漢壽亭侯”,離開的時候他掛印封金,唯獨馬前的旗幟上“漢壽亭侯”四個字迎風飛舞。關羽與劉備、張飛結為異姓兄弟、情同手足,但其本質上市希望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匡扶漢室、流芳千古。

其實劉備自封漢中王的時候,關羽也是一肚子不滿,自古封王封侯都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自封了漢中王的劉備又要分封群臣,派遣的使者剛到荊州,關羽毫不客氣的問道,“漢中王封我何爵?”語氣中滿是不滿與不屑,然後以不欲與老將黃忠並列為由要入西川,其實他與老將黃忠惺惺相惜,根本不會在意這些事情,他是要去與劉備、孔明較一較真。最後還是被安撫下了,只能無奈接受了封號,我想他心中更愛的應該是漢壽亭侯。

當使者費詩將關羽的話與反應,完完全全告訴劉備與孔明的時候,劉備就陷入了兩難的境界,讓他入西川吧,一定會鬧得人仰馬翻,讓他繼續駐守荊州,保不定什麼時候就投降了曹操,畢竟曹操對他有知遇之恩。加上關羽所處的地裡位置,北上可以直逼許昌,順流而下可以進攻東吳。

所以此時的關羽,不只在曹操與孫權的臥榻之側,劉備也頭疼的很。為了解決這個臥榻之側的大問題,曹操聯合孫權進攻荊州,但是孫權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關羽不好對付,就讓曹操派兵攻打,這兩人正在推諉,劉備與諸葛亮先動手了,拜劉備為前將軍(這是漢朝的最高武職),讓他起兵取襄陽。

當時關羽已經知道劉備與諸葛亮的目的了,但是自己的大哥要自己死,那麼自己便死吧!更何況自己被封為前將軍,那自然是大漢的將軍,所以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況下,他依然水淹三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天下,嚇得曹操差點遷都。後來孫權耍了陰招,呂蒙白衣入荊州,切斷了關羽的退路,致使他敗走麥城,身死人手,讓人不由扼腕歎息。

一場荊州之戰,失去的不僅僅是蜀國的一員大將,也不僅僅是一塊戰略要地,它失去的是之前剛剛有所好轉的蜀漢江山的大好形勢!傳統的觀點總是把這次失敗歸結在關羽的疏忽大意上,當然,作為這次戰役的指揮者,關羽的確要負責,他也付出了人頭落地的慘痛代價。但諸葛亮作為軍師責任更重大,可是到底能否就此斷定諸葛亮是“借荊州殺關羽”呢?而誰又應該對關羽之死負責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