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是什麼,李元吉和李建成真的無能?

玄武門在我們看來大概就是這樣, 李唐開國基本都是李世民的功勞, 李淵在晉陽起兵也是李世民的主意, 其實也沒什麼用, 太子李建成成天沉迷酒色酒囊飯袋, 只是嫡子所以做了太子。 因此, 李淵曾經多次表示要改立李世民為太子, 只是李世民堅決推辭, 此事才暫時作罷。 齊王李元吉與太子李建成一樣, 並無功勳, 性格殘暴而又野心勃勃, 故二人都不受李淵待見。 李建成擔憂李世民會謀奪自己的太子之位, 於是以將來立元吉為皇太弟為條件, 與之結盟, 共同對抗李世民。

然後李淵年老昏庸, 晚年被女色所迷惑建成、元吉於是勾結李淵寵妃, 逐漸獲得了其父的好感;而李世民剛正不阿, 不肯討好李淵的寵妃, 因此遭到她們的忌恨, 也逐漸與李淵有了嫌隙。 建成、元吉二人於是趁機中傷李世民, 挑撥世民與李淵之間的關係。 李淵於是日漸疏遠世民,

並在二人的慫恿下削弱秦王府勢力, 將世民的一干親信都調出秦王府。

之後, 二人借突厥入寇之機, 說服李淵以元吉代替世民出征。 二人打算借機削奪秦王府精兵猛將, 徹底剪除世民羽翼, 並密謀趁世民為元吉出征踐行時, 以伏兵殺之, 而後逼迫李淵交出政權。

然後被李世民知曉, 李世民也就先發制人, 建成、元吉第二天經玄武門進宮參加會審, 不意在臨湖殿發現了伏兵。 二人欲東歸宮府, 被李世民和尉遲敬德殺死, 之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 也就基本這麼回事。

但是首先李世民是篡改過歷史的人, 李世民要看史官寫的內容, 史官當然要把這件事美化啊, 但事實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來推敲一下。

首先晉陽起兵這件事,

當時晉陽起兵是李淵的主意, 只是李淵長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都不在身邊, 所以也就只有李世民一個人在。 所以大小事情都要通過李世民來佈局。 而且從晉陽起兵到入駐關總都是李淵在統攬全域, 史官評價是“決神機而速若疾雷, 驅豪傑而從如偃草”

其次就是李建成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李淵在進軍關中前, 派兵攻取西河郡, 李建成就是主帥, 李世民是副將, 結果是非常順利地拿下了西河;而最先攻入長安的軍頭雷永吉, 正是李建成的部下, 可見這段時間建成的軍功並不遜色于李世民。 再然後就是開國之後李建成一直在長安協助李淵處理政務, 很少再領兵打仗了。

而且李世民蓄謀太子之位也不是一時半會的, 從劉文靜死之後李世民不斷統兵出征積累軍功, 延攬人才, 以為政治資本。 為此, 李世民不辭艱危, 頻繁帶兵出征。 李世民一舉消滅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兩大勢力, 為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 其軍功和聲望都達到了頂峰。

當時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位嫡皇子權勢甚大,

太子令、秦王、齊王之教與皇帝李淵之詔敕並行, 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下面的官員莫知所從, 只能依據最先得到的命令為准, 李神通賜田事件即在此情況下發生。 平定洛陽後李世民賞李神通良田十頃不料李淵寵妃張婕妤之父也看上了這塊肥肉, 通過張婕妤從皇帝李淵那得到了手敕, 也要接收這些良田。 李神通以慣例“秦王教下達在皇帝李淵手敕之前”, 否定李淵手敕的法律效力, 所以拒絕張婕妤之父接收良田的要求。 張婕妤自然不肯善罷甘休, 向李淵哭訴, 控告李世民將本該賞賜給自己父親的良田奪走賞給李神通。 在李淵看來, 這是李世民對自己皇權的赤裸裸的挑戰(‘’我手敕不如汝教邪"), 因而龍顏大怒,對李世民大為反感。加之李淵妃嬪又因求取洛陽府庫財寶之事與世民屢屢發生衝突,終使李淵越來越反感世民,認為他驕橫跋扈。

這個時候李淵打壓李世民,讓李建成和李元吉出征。而東宮,齊王府一步步緊逼李世民也感到有了壓力。當時李建成假借皇帝之手將世民一干親信都調出秦王府,逐步剪除其羽翼,使其孤立起來。

之後倆人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兩人在玄武門開始了決戰。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當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啥也不知道所以也就入朝了,但是到臨湖殿的時候感覺有點貓膩,所以馬上掉頭返回。李世民一看這不行啊,我都佈局好了你們跑了怎麼辦。李世民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死了。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政變發生時高祖正在宮內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讓尉遲恭入宮擔任警衛。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來到高祖所在的船上。高祖大驚,問道:“今日作亂的人是誰?愛卿到此做什麼?”尉遲恭回答道:“秦王因為太子和齊王作亂,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殿下擔心驚動陛下,故派臣擔任警衛。”當時李淵也就明白了,李世民兵變了而且刀子就在脖子上,不從也沒辦法。所以就立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就傳位給李世民了。

因而龍顏大怒,對李世民大為反感。加之李淵妃嬪又因求取洛陽府庫財寶之事與世民屢屢發生衝突,終使李淵越來越反感世民,認為他驕橫跋扈。

這個時候李淵打壓李世民,讓李建成和李元吉出征。而東宮,齊王府一步步緊逼李世民也感到有了壓力。當時李建成假借皇帝之手將世民一干親信都調出秦王府,逐步剪除其羽翼,使其孤立起來。

之後倆人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兩人在玄武門開始了決戰。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當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啥也不知道所以也就入朝了,但是到臨湖殿的時候感覺有點貓膩,所以馬上掉頭返回。李世民一看這不行啊,我都佈局好了你們跑了怎麼辦。李世民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死了。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準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政變發生時高祖正在宮內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讓尉遲恭入宮擔任警衛。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來到高祖所在的船上。高祖大驚,問道:“今日作亂的人是誰?愛卿到此做什麼?”尉遲恭回答道:“秦王因為太子和齊王作亂,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殿下擔心驚動陛下,故派臣擔任警衛。”當時李淵也就明白了,李世民兵變了而且刀子就在脖子上,不從也沒辦法。所以就立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就傳位給李世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