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兒聊聊老北京的這“大爺”二字

北京話中“大爺”兩字, 在“爺”字念輕聲時, 其詞義與用法中原一帶都差不多, 指父之兄, 即伯父。 對年長於父之男性亦稱大爺。 當“爺”字念陽平(二聲)時, 已不是行輩概念, 也沒人真答應。 “大爺”是尊稱與敬稱。

這兩個“爺”的顯著區別是, 二聲的“爺”可以單獨使用;輕聲的“爺”必須加“大”或“王”等字, 即“大爺”、“王爺”。 單獨使用之“爺”可自稱, 亦可用作賓語代稱。 比如“爺兜兒裡有的是錢”, 即“我兜兒裡有的是錢”(說這類話的人一般不是正牌兒的“爺”)。 再如旁人說“他可是位爺”, 表明這位身份非比尋常。 另如“這位是張四爺”, 算是一般性禮貌介紹。

輕聲的“爺”若單用, 大概多數人會以為您說的是英文yes。 美國人倒是聽著順溜兒, 北京人卻對這輕聲的ye完全不明所以。 以下只談陽平之“大爺”。

舊京“爺”字大致用於三種情形場合。

一是大戶人家的少主子。 某宅門兒弟兄三人, 前頭加上排序數詞即為大爺、二爺、三爺。

後範圍漸寬, 老北京普通人家兒哥們兒弟兄也稱呼幾爺幾爺。 比如梅蘭芳先生, 他父親梅竹芬和伯父梅雨田兩個門頭就他一個男孩兒, 故而伶界行裡稱他梅大爺。 他伯父梅雨田排行老大, 為了別於梅蘭芳, 叫“老梅大爺”。 余叔岩先生排行老三, 則叫余三爺。 再如王瑤卿、王鳳卿伯仲, 一稱王大爺, 一稱鳳二爺。

二是陌生人見面, 不論年歲大小, 地位低微者管尊貴者均稱“大爺”。 比如戲園兒飯館兒等店鋪夥計, 見到體面之成年男性都稱呼“大爺”。 再如交際場合頭次見面, 不知道對方兄弟排行, 則說“敢問這位大爺尊姓”, “給各位大爺道乏”等。

三是彼此熟識, 平輩兒間的相互稱呼。 如“趙爺”、“錢爺”、“孫爺”、“李爺”、“三爺”、“五爺”等。 亦可姓氏加排行, 像“這事得聽余三爺的”, “還是侗五爺肚子裡寬綽”等。 老式家庭是大排行(女孩兒不在序列), 兄弟昆仲排到十幾的不算稀奇。 大琴票陳彥衡, 人稱陳十二爺, 就是叔伯兄弟一起排下來的。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 民間市井受皇室影響, 崇尚身份尊貴, 在意體面。 滿清入主中原後, “爺”在旗人中尤其走紅。 一些漢人雖非宗室, 亦尚“爺”范兒, 別人呼其為“爺”甚覺有面子。

過去商家鋪面管成年男性客人稱呼“大爺”是規矩。 既透著尊敬又顯著親切, 客人聽著也舒坦。 戲園兒、飯館兒、綢布莊、鞋帽店、金銀首飾店等前臺夥計或掌櫃的招呼客人時,

“大爺”之聲不絕於耳。 客人均坦然受之, 沒人受寵若驚, 更無須給店家回禮道謝。 過去買賣家兒講究和氣生財, 見人減壽加輩兒絕沒虧吃。 店家給足了客人面子, 客人只好端著“大爺”架子, 可勁兒花錢照顧人家生意。

惟有一個例外, 即八大胡同之妓館青樓。 舊京青樓姑娘兒(稱呼青樓姑娘兒, 必加“兒”化, 以別于良家之“姑娘”。 稱一般人家兒之“小姑娘兒”, 則加“兒”化。 個中是有講究的)一律稱呼客人“二爺”, 絕不許叫“大爺”。 假如妓館“大茶壺”或老鴇子走嘴說了聲“大爺您裡邊請”, 趕上有權有勢脾氣大者, 定然派人把這家字型大小砸嘍, 輕者也得搧他個嘴巴。

據傳青樓這一習俗緣於《水滸傳》之武大郎、武二郎。 武松武二爺是打虎英雄, 威武猛壯。武大郎則缺糕短奶不夠尺寸窩囊廢,且大郎之妻潘金蓮行為不端偷人養漢,名聲大惡。再加之過去北京管男人內室蕩亂,帷薄不修者叫“王八大爺”、“爪兒大爺”。凡此三條,“大爺”一詞若現于青樓,于客、于己、于時空均不合。青樓姑娘兒偷偷自比潘金蓮也就罷了,竟然還把客人當武姓之“大爺”,這就過分了。人家進門兒還沒怎麼著,她就舉著頂綠帽子給人預備著,甚至憋著再把西門慶勾來,豈不自找挨揍。

時下有些影視劇表現舊京青樓,常有嬌嗔“大爺”之聲,卻未見一位大爺砸館子。想必是導演專門踅摸些“爪兒大爺”照顧青樓生意的。(老北京管王八叫“四個爪兒的”,戴綠帽子叫當王八,故而有“爪兒大爺”一說)

順帶說一句,早年山東地界兒亦不興叫大哥,陌生人見面均稱呼二哥。比如您在濟南府街頭打聽路:“二哥,請問趵突泉怎麼走?”濟南漢子能挑著擔子一直給你帶到泉眼兒跟前兒。他以為叫聲二哥是瞧得起他。您若不懂規矩,以為給他長了輩分而呼之為“大哥”,保不齊就吃他一扁擔。這大概也是武二爺景陽岡打虎之遺風。

(文轉自新浪博客:民為貴四世 攝影:賈勇 )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威武猛壯。武大郎則缺糕短奶不夠尺寸窩囊廢,且大郎之妻潘金蓮行為不端偷人養漢,名聲大惡。再加之過去北京管男人內室蕩亂,帷薄不修者叫“王八大爺”、“爪兒大爺”。凡此三條,“大爺”一詞若現于青樓,于客、于己、于時空均不合。青樓姑娘兒偷偷自比潘金蓮也就罷了,竟然還把客人當武姓之“大爺”,這就過分了。人家進門兒還沒怎麼著,她就舉著頂綠帽子給人預備著,甚至憋著再把西門慶勾來,豈不自找挨揍。

時下有些影視劇表現舊京青樓,常有嬌嗔“大爺”之聲,卻未見一位大爺砸館子。想必是導演專門踅摸些“爪兒大爺”照顧青樓生意的。(老北京管王八叫“四個爪兒的”,戴綠帽子叫當王八,故而有“爪兒大爺”一說)

順帶說一句,早年山東地界兒亦不興叫大哥,陌生人見面均稱呼二哥。比如您在濟南府街頭打聽路:“二哥,請問趵突泉怎麼走?”濟南漢子能挑著擔子一直給你帶到泉眼兒跟前兒。他以為叫聲二哥是瞧得起他。您若不懂規矩,以為給他長了輩分而呼之為“大哥”,保不齊就吃他一扁擔。這大概也是武二爺景陽岡打虎之遺風。

(文轉自新浪博客:民為貴四世 攝影:賈勇 )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