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為秦國大將白起慘死,王翦為何卻能善終?

王翦, 戰國末期秦國名將, 同時也是和白起、李牧、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幼時愛讀兵書, 談起孫子、司馬的兵法如數家珍。 平日裡, 他最喜歡舞刀弄槍, 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 從小也力氣驚人, 八歲的王翦拿起二十多斤重的東西。 後來王翦進入了軍營, 因為出身並非貴族、宗室, 在軍中就從無名小卒做起。 但王翦做事沉穩、有謀略, 受到了白起的注意, 並把他推薦給了秦昭王。

王翦在秦昭王、秦莊襄王時期都默默無聞, 一直到了秦始皇嬴政執政, 他才得以嶄露頭角。 他和兒子王賁一起為秦始皇平定六國立下奇功, 輔助秦始皇消滅了除韓以外的其他五國, 王翦一生不僅戰功顯赫, 足智多謀, 更重要的是他頗懂為臣之道, 能夠保全自己。 滅趙之後, 秦軍北擊燕國, 水淹大樑, 所向披靡。 面對楚國, 王翦說要60萬人才能滅楚, 年輕的李信卻認為只需20萬。 秦王以為王翦怯戰,

就派李信和蒙恬帶兵二十萬攻打楚國, 而王翦則稱病回老家頻陽養老了。 李信出征後, 開始順風順水, 但後來因為過於輕敵, 被楚軍抄了後路, 大敗而歸。

秦始皇只好再請王翦出山去攻打楚國, 並給他60萬傾國之兵, 但在臨行之前, 王翦卻向秦始皇為自己和兒孫們要求賞賜些良田和宅院,

出征後, 王翦又連續五次派使者回朝向秦始皇討要封賞, 王翦之所以這麼做,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不然。 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 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 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秦始皇生性多疑, 王翦這麼做完全是為了自保也是為了向傳達自己只在乎些實在利益, 比不想謀權篡位。 在他成功征楚之後, 便向始皇上表告老還鄉, 也許他深知自己快要功高蓋主了, 而秦始皇為人好大喜功, 所以趕緊激流勇退, 在恰當的時候離開。 王翦一生建立軍功無數, 卻總能在輝煌的戰績前保持清醒, 將謹慎穩健貫其一世, 這恐怕是他得以善終的最大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