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太平天國的最後支柱 卻因一事晚節不保飽受爭議

今天要說的兩位蘇州名人, 一人是抗倭名將, 他的軍隊是戚家軍成立的範本;另一人是太平天國的最後一根支柱, 卻晚節不保被人冠上叛徒的帽子。 今天的蘇州名人錄-水滸108將帶您認識一下排名第21和20位的兩位蘇州名人。

蘇州名人錄108將第21位 赤發鬼 沈坤

張衡在《西京賦》稱赤發鬼為鬢角一片紅色, 每根頭髮都像站立的竹竿。 劉唐這樣的形象似乎更與鬼神傳說中赤面髯須、令人畏懼且威武勇猛的赤發靈官有幾分相似。

赤發靈官是道觀第一大殿中鎮守山門的神靈, 職責十分重要。 而劉唐是梁山泊東山一關的頭領, 還曾掌管梁山最關鍵的水路門戶, 堪稱梁山的守護神。

如果說劉唐是鎮守梁山山河的赤發鬼, 那麼沈坤就是鎮守國家山河的赤發鬼。 沈坤祖籍蘇州, 正值東南沿海一帶倭寇滋擾百姓, 沈坤變賣家產, 募鄉兵千人坐守山河, 因為沈坤是金科狀元, 所以百姓稱為"狀元兵"。 值得一提的是"狀元兵"為一年後戚繼光的戚家軍的成立提供了範本。

沈坤最大的戰績在於姚家蕩一戰, 殺死倭寇800多人, 沈坤下令就地掩埋, 形成一大土堆取名"埋倭山"。 埋倭山彰顯中國人民的頑強鬥志, 對鬼子也是一種巨大的震撼。

沈坤和他的“狀元兵”始終像一尊赤發靈官一樣護衛著人民和祖國山河。 然而昏庸的嘉靖帝, 聽信讒言將沈坤調京迫害死獄中, 其中原因必定與私募軍隊有關。

蘇州名人錄108將第20位 神行太保 李秀成

戴宗有道術神行法, 將四片神行甲馬拴在腿上,

能日行八百里, 人稱神行太保。 所謂兵貴神速,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 能率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將領也必定是有那神行太保的本事。

太平天國後期著名將領忠王李秀成作戰勇猛, 少年成名。 天京變亂後, 他與陳玉成等力撐危局, 陸續取得二破江南江北大營、三河大捷等戰役勝利, 是太平天國中興的絕對功臣。

1860年, 清軍部署重建江南大營, 李秀成領軍快刀斬亂麻, 連克廣德, 安吉、長興等地, 又率輕軍奇襲杭州;當江南大營分兵四處救援時, 李秀成迅速殺了回馬槍, 與其他諸軍分進合擊, 再破江南大營。 江南大營攻破後, 李秀成乘勝東下, 攻佔蘇錫常、嘉興等地州縣, 建立蘇福省, 將危機一舉解除。 而李秀成率軍短短時間奔襲多地的壯舉與神行太保的神行甲馬一樣令人驚歎。

1862年, 英王陳玉成被殺, 李秀成成為太平天國最後一根支柱。 五月初天京保衛戰打響, 洪秀全急調李秀成回援, 然而此時的神行太保卻因“進北攻南”的策略不願立即回師, 後在天王催促下回師救援, 然而進入天京時精銳盡折, 天京依然在重重包圍之中, 神行甲馬終於失去了往日的神奇。

1864年天京淪陷, 李秀成被俘, 他在獄中洋洋灑灑寫下頗有爭議的《李秀成自述》。 8月7日, 李秀成被曾國藩處死, 時年42歲。 到底是詐降還是叛徒, 恐怕將永遠塵封於這茫茫的史海中了吧。

太平天國忠王府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 是當年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築物, 也是中國歷史上遺存下來最完整的農民起義軍王府, 對這個爭議人物或者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去一睹風采。

對這個爭議人物或者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去一睹風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