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綠林軍和赤眉軍怎麼會起義,綠林赤眉起義為什麼會失敗呢?

綠林軍,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綠林豪傑起義軍之一。 新朝末年, 天下大亂, 新市(今京山縣境內)綠林山一代的豪傑紛紛揭竿而起, 因其駐紮在綠林山, 故稱這支義軍為"綠林軍"。 新莽地皇四年, 綠林軍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為帝, 年號更始, 史稱更始政權。 更始元年, 綠林軍攻入長安, 新朝滅亡。 更始三年, 綠林軍受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 最終更始帝投降赤眉軍, 餘眾亦被劉秀所剿殺, 綠林軍宣告覆滅。 轟轟烈烈的綠林大起義雖然失敗了, 但"綠林"二字卻成為了後世那些"聚眾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傑的代名詞。

新朝末年, 天災不斷, 人心思亂。 新莽天鳳年間, 荊州一帶的饑荒尤為嚴重, 許多饑民相率到野澤中掘草根, 新朝末年綠林、赤眉大起義局勢圖為食。 新市(今湖北京山境)人王匡、王鳳替大家排憂解難, 調節糾紛, 被推舉為首領。 他們人數越聚越多, 形成一支武裝力量, 不時攻擊附近的鄉聚。 他們隱蔽在綠林山中(今湖北京山境內), 因此被稱作綠林軍。 幾月後, 綠林軍發展到七、八千人。

(綠林軍)

漢高祖劉邦取得政權以後, 採取了一些安定社會、恢復經濟的政策, 到漢文帝、漢景帝時, 出現了所謂"文景之治"的繁榮局面。 但是, 好景不長, 漢武帝的時候, 社會矛盾就開始趨於激化。 西漢後期, 元、成二帝荒淫腐敗, 平民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了。

到了王莽代漢, 自立為皇帝, 打著復古變法的幌子, 把個國家弄得內外交困。 廣大的勞動人民再也生活不下去了, 只有揭竿而起, 聚眾反抗。 那時候, 荊州南郡(今湖北荊門、洪湖一帶), 江夏郡(今湖北安陸、鐘樣一帶)鬧大饑荒。

老百姓為了活命, 紛紛來到野澤中挖野荸薺充饑。 可是, 人多野荸薺少, 為了爭食, 引起了糾紛。 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人王匡、王風, 出面調解, 深受饑民的擁護。 這批走投無路的窮苦農民推舉王匡、王鳳做首領, 拉旗起義了。

西元17年, 起義軍由數百人一下子發展到七、八千人, 王匡、王風率領這支農民軍, 佔領了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 把這裡作為根據地, 繼續發展隊伍, 對抗朝廷。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綠林軍"。 西元21年, 王莽見起義軍的勢力漸漸大了起來, 趕緊派荊州牧率兩萬官兵圍剿綠林軍, 結果反被綠林軍打得大敗而逃。 打了勝戰的綠林軍, 氣勢更加高漲。 他們趁勢攻佔了竟陵(今湖北天門)、安陸等幾座縣城, 打開監獄, 放出關押的犯人,

又把官倉的糧食拿出來, 分發給饑餓的窮人。 一時間, 綠林軍軍威大振, 數不清的受苦入紛紛投奔綠林山, 隊伍一下增加到五萬餘人。 由於醫療衛生條件較差, 第二年, 綠林山不幸發生了瘟疫, 五萬多人將近死去了一半。 起義軍不得不撤離綠林山, 分作兩路, 尋找新的根據地。 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領, 西入南郡, 號稱"下江兵";另一路是主力, 由王匡、王風率領, 北上南陽, 號稱"新市兵"。 這時候, 平林(今湖北安陸北)人陳牧、廖湛聚兵起義, 號稱"千林兵"。 農民起義軍一下子由一支變成了三支, 各占一塊地盤, 隊伍又漸漸壯大起來。 與荊楚農民起義軍遙相呼應, 山東樊崇領導的"赤眉軍", 也如火如荼地鬧騰起來。 他們大敗王莽派去的鎮壓部隊,
在與官兵的鬥爭中, 隊伍發展到十余萬人。

在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的影響下, 地主、豪強也趁機起兵。 南陽西漢宗室劉繽、劉秀兄弟倆策動族人、賓客七、八幹人起兵於舂陵(今湖北棗陽), 號稱"舂陵兵"。 他們和綠林三路人馬匯合, 連敗王莽數員大將的進攻, 隊伍迅速發展。 到十余萬人。

(綠林軍起義)

匯合起來的綠林軍由誰來指揮呢?這當然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豪強地主利用當時起義軍將士心中尚有的正統觀念,推舉出破落貴族劉玄。西元23年,綠林軍在清陽立劉玄做了皇帝,恢復漢朝,改年號"更始"。王匡、王鳳做了上公,劉演為大司馬,劉秀為太常偏將軍。從那時候起,綠林軍又稱為漢軍。

劉玄做了皇帝後,接連發兵攻打王莽的部隊,很快就佔領了一些城鎮。王莽見義軍如此兇猛,又聽說劉玄做了皇帝,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整日不得安寧。他緊急徵集了四十二萬人馬,號稱百萬,派王邑、王尋為大將,又不知從哪裡找來個名叫巨毋霸的巨人,任命他為壘尉,率領他馴養的一大批猛獸,一同出兵圍攻起義軍駐紮的昆陽(今河南葉縣)。王鳳等率義軍八、九千人奮戰守城,派劉秀帶一支人馬突圍求援。各地義軍紛紛前來救援,內外夾擊,將士們勇猛無比,終於迫使王莽軍步步後撤。義軍則乘勝追擊,王莽軍大敗潰逃。回到洛陽時,四十多萬人只剩數千了。西元23年九月,義軍攻入長安,王莽為人所殺,他所建立的"新"朝也隨之滅亡。

西漢末年這場由荊楚大地上興起的綠林起義,徹底推翻丁王莽新朝的殘暴統治,在中國歷史上,它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由於地主豪強的參與和破壞,綠林軍最終還是瓦解了.。劉秀在這場風暴中,不斷地擴充自己的實力。西元25年,終於抓住時機,(今河北柏鄉縣北)自立為皇帝,這就是東漢光武皇帝。

綠林赤眉起義為什麼會失敗呢?

更始帝劉玄定都長安後,安於享樂,重用親族,而且更始君臣內部還爆發了變亂。更始三年,劉秀平定了河漢光武帝-劉秀北,並登基稱帝,與綠林軍正式決裂。不久,樊崇所率領的三十萬赤眉大軍向關中而來,劉秀也率大軍包圍了洛陽。綠林軍的將領們與赤眉軍交戰,屢次失利,損失頗重。而更始政權的大司馬朱鮪亦被劉秀大軍包圍於洛陽,不能相顧。不久,綠林軍部分將領開城投降了赤眉軍,並打開了長安的城門,劉玄無奈,只得棄城而逃,不久後歸降了赤眉軍,先是被封為長沙王,後為赤眉軍所殺。至此,以綠林軍為主力所建立的更始政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之後,散佈於各地的綠林軍兵馬也被各地的割據勢力和劉秀軍所剿殺,綠林軍的歷史宣告結束。

綠林起義是在當時想要篡改政權的王莽的壓迫下而引起的農民起義。由最開始的幾百人發展到最後的幾十萬人,長達十年的戰爭,綠林起義是由最開始的樊崇帶領的農民起義。

在佔領綠林後,卻因為疾病而不得不散開戰力,在綠林的時候王莽曾經派數萬精兵前去圍剿綠林軍,但是卻反而被綠林軍打敗,並且將當地的軍糧開放,一部分發放給貧窮的老百姓,另一部分帶回了綠林,這也使得很多貧窮的老百姓開始追隨綠林軍。

(綠林赤眉起義地圖)

赤眉軍入長安,得到人民的熱烈擁護,卻遇到關中豪強地主富商的破壞與頑抗。他們組織武裝,隱藏糧食,製造混亂。赤眉軍被迫退出長安,轉移于安定、北地(今甘肅固原、懷縣)一帶,又遇大雪,並遭到擁兵割據的隗囂地主武裝的襲擊,再折回長安。而此時的長安,已是“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軍只得出關東歸。

再說劉秀到河北以後,就釋放囚徒,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朝官制,地主武裝紛紛前來歸附。勢力漸漸壯大,在黃河以北站穩了腳跟。

當時,河北地區的銅馬、青犢等部農民起義軍尚有百萬之眾。劉秀採取避實擊虛的戰略,首先對分散在冀州、兗州一帶(今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地區)的農民起義軍進行殘酷鎮壓。勢力強大後,又打敗力量較強的銅馬、青犢等農民軍。然後用誘降手段收編了一些零散的農民軍。這樣,黃河以北的地盤都為劉秀所有。接著,劉秀又趁赤眉軍出兵西進之機,兩路出擊,擴充勢力,一路自河北南下,奪取原赤眉軍的地盤;一路從河北往西,進攻並州(今山西省)。兩路軍所指之處,攻無不克,捷報頻傳,勢力進一步擴大,中原之地盡為劉秀所占。

綠林軍後來和劉玄劉秀的軍隊混合在了一起,軍隊裡面開始複雜起來,他們為了和官兵分開,於是將眉毛染成了紅色,也叫赤眉軍,後來綠林軍演變成了幾十萬的大軍隊,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鎮壓到了王莽的政權,後來綠林軍推選劉玄作為領導人,劉玄最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不過這時,他的狼子野心也就暴露無遺,他將綠林起義的主要幾個領導人派兵殺害,這也使得劉玄和綠林軍矛盾開始尖銳。

後來由劉秀主導的南陽地主集團也和赤眉軍有了很大的矛盾,在於赤眉軍對抗多時之後,劉秀在洛陽建立了都城,赤眉軍在湖城作戰勝利之後,沒有注意調理自己的部隊,糧食也很缺乏,最後被劉秀的軍隊圍攻,又餓又疲憊的赤眉軍最後招架不住,只好敗下陣來。

赤眉軍,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軍之一。赤眉軍於天鳳5年(西元18年)在莒(今山東莒縣)起事,首領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一帶為根據地,與政府軍對抗。幾年之間發展到數萬人,其中主要由農民組成,大多不識字,因此以口頭傳令為主。組織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從事、卒史等名稱,大多延用漢朝鄉官的名稱。

隨著赤眉軍的發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約十萬軍隊進攻赤眉軍,慘遭挫敗,赤眉軍發展到十萬人以上,勢力擴及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劉玄已即位並攻入長安,赤眉軍先是願意降於更始,但雙方隨即再度開戰,25年赤眉軍兵分兩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別率領,進攻關中,並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為識字,任御史大夫。同時更始軍內部產生內爭,將領王匡投奔赤眉軍,隨即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劉玄。

赤眉軍入長安時,當地殘破不堪,赤眉軍只能四處找尋糧食,遇大雪損失慘重,隨後被劉秀派將領馮異擊敗,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今河南洛寧)和宜陽再被劉秀軍打敗,樊崇投降,最後被殺。

(赤眉軍)

莒州本是有古老文化傳統的地方,但也是統治階級剝削壓迫農民最殘酷的地方,特別到了西漢末年,封建社會矛盾激化,不但被剝削階級壓迫得無法生活下去,連剝削階級也不能維持他的統治了。王莽篡漢復古"改制″的失敗,使嚴重的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土地兼併的趨勢繼續發展,壓在人民身上的徭役和賦稅負擔比以前更加沉重。同時統治階級濫用刑罰,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樊崇在家鄉活不下去,就到莒州雇給人家紮活,想以此擺脫饑餓。但王莽新朝的官吏在莒州更加殘酷地向農民勒糧逼稅。紮活的樊崇為了活下去,就夥同一起的窮人和一些年輕力壯的農民,于西元18年(新莽天鳳五年),在莒州起義。這是繼海曲(今日照)呂母起義之後,又一次在莒州舉起了義旗。

樊崇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開始百多人,活動在泰山、琅琊等地。他們人少勢大,作戰勇敢,不斷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濟貧,嚴懲貪官污吏。相傳:泰山郡守貪污無道,霸佔農民良田,搶佔民女,利用權勢,隨便殺害百姓,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樊崇帶領農民起義軍,趁夜間越牆而過,擊敗守衛官兵,捉住泰山郡守,當眾殺死,沒收全部財產分給農民。

民眾積極擁護,一致稱快,起義軍的威望大增。這時,海曲農民起義軍領袖呂母已死,她手下一萬多人都歸附了樊崇。同時,樊崇同鄉逢安、東海郡臨沂人徐宣、謝祿、楊音等也率領幾萬起義軍,投奔了樊崇。

從此,樊崇的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屢敗官軍。這支農民軍在同官軍作戰中,為便於識別自家的隊伍,以朱塗眉,因而號稱“赤眉軍”。

(赤眉軍起義)

西元24年初,劉玄從洛陽遷都長安,紀律嚴明。但劉玄進入長安後,大封宗室,生活日益腐化,日夜與婦人在後庭飲宴。起義軍將領和劉玄等舊貴族的矛盾也尖銳起來。劉玄殺死起義軍將領申屠建、陳牧、成丹等人。王匡、張卯等不滿,率軍反抗,但被劉玄擊敗,他們便率軍投奔了赤眉軍。這時,赤眉軍已在東方發展成一支強大的軍隊。劉玄初都洛陽時,樊崇曾想與綠林軍聯合,他親率二十餘人到洛陽,表示願受更始政權指揮,但劉玄很冷淡,僅給以空頭列侯官爵。樊崇等不滿,返回赤眉軍中,分軍兩路向中原進擊。

西元25年9月,赤眉軍攻入長安,推翻了更始政權,建世帝入住長樂宮。以後幾天,赤眉軍在長安城中大肆搶劫,長安百姓不知哪個軍隊是百姓的軍隊,也不知應該歸順何人,所以赤眉軍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這時,關中的地主豪強隱藏糧食,聚眾反抗,與赤眉軍為敵,致使長安城中糧食奇缺,對於這些,赤眉軍束手無策。

西元26年春,長安糧絕,赤眉軍不得不向西轉移尋找出路,但又遭到在天水自立為王的“西州上將軍”隗囂和風雪的阻擊,只好返回長安。但這時的長安已被劉秀的大將軍鄧禹佔領,經過激戰,赤眉軍打敗了鄧禹,9月重新佔領長安。而這一年,關中大旱,豪族又堅壁清野,赤眉軍無法解決糧食問題,12月不得不引兵向東撤退。

(歷史悠久的)

(綠林軍起義)

匯合起來的綠林軍由誰來指揮呢?這當然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豪強地主利用當時起義軍將士心中尚有的正統觀念,推舉出破落貴族劉玄。西元23年,綠林軍在清陽立劉玄做了皇帝,恢復漢朝,改年號"更始"。王匡、王鳳做了上公,劉演為大司馬,劉秀為太常偏將軍。從那時候起,綠林軍又稱為漢軍。

劉玄做了皇帝後,接連發兵攻打王莽的部隊,很快就佔領了一些城鎮。王莽見義軍如此兇猛,又聽說劉玄做了皇帝,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整日不得安寧。他緊急徵集了四十二萬人馬,號稱百萬,派王邑、王尋為大將,又不知從哪裡找來個名叫巨毋霸的巨人,任命他為壘尉,率領他馴養的一大批猛獸,一同出兵圍攻起義軍駐紮的昆陽(今河南葉縣)。王鳳等率義軍八、九千人奮戰守城,派劉秀帶一支人馬突圍求援。各地義軍紛紛前來救援,內外夾擊,將士們勇猛無比,終於迫使王莽軍步步後撤。義軍則乘勝追擊,王莽軍大敗潰逃。回到洛陽時,四十多萬人只剩數千了。西元23年九月,義軍攻入長安,王莽為人所殺,他所建立的"新"朝也隨之滅亡。

西漢末年這場由荊楚大地上興起的綠林起義,徹底推翻丁王莽新朝的殘暴統治,在中國歷史上,它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由於地主豪強的參與和破壞,綠林軍最終還是瓦解了.。劉秀在這場風暴中,不斷地擴充自己的實力。西元25年,終於抓住時機,(今河北柏鄉縣北)自立為皇帝,這就是東漢光武皇帝。

綠林赤眉起義為什麼會失敗呢?

更始帝劉玄定都長安後,安於享樂,重用親族,而且更始君臣內部還爆發了變亂。更始三年,劉秀平定了河漢光武帝-劉秀北,並登基稱帝,與綠林軍正式決裂。不久,樊崇所率領的三十萬赤眉大軍向關中而來,劉秀也率大軍包圍了洛陽。綠林軍的將領們與赤眉軍交戰,屢次失利,損失頗重。而更始政權的大司馬朱鮪亦被劉秀大軍包圍於洛陽,不能相顧。不久,綠林軍部分將領開城投降了赤眉軍,並打開了長安的城門,劉玄無奈,只得棄城而逃,不久後歸降了赤眉軍,先是被封為長沙王,後為赤眉軍所殺。至此,以綠林軍為主力所建立的更始政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之後,散佈於各地的綠林軍兵馬也被各地的割據勢力和劉秀軍所剿殺,綠林軍的歷史宣告結束。

綠林起義是在當時想要篡改政權的王莽的壓迫下而引起的農民起義。由最開始的幾百人發展到最後的幾十萬人,長達十年的戰爭,綠林起義是由最開始的樊崇帶領的農民起義。

在佔領綠林後,卻因為疾病而不得不散開戰力,在綠林的時候王莽曾經派數萬精兵前去圍剿綠林軍,但是卻反而被綠林軍打敗,並且將當地的軍糧開放,一部分發放給貧窮的老百姓,另一部分帶回了綠林,這也使得很多貧窮的老百姓開始追隨綠林軍。

(綠林赤眉起義地圖)

赤眉軍入長安,得到人民的熱烈擁護,卻遇到關中豪強地主富商的破壞與頑抗。他們組織武裝,隱藏糧食,製造混亂。赤眉軍被迫退出長安,轉移于安定、北地(今甘肅固原、懷縣)一帶,又遇大雪,並遭到擁兵割據的隗囂地主武裝的襲擊,再折回長安。而此時的長安,已是“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軍只得出關東歸。

再說劉秀到河北以後,就釋放囚徒,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朝官制,地主武裝紛紛前來歸附。勢力漸漸壯大,在黃河以北站穩了腳跟。

當時,河北地區的銅馬、青犢等部農民起義軍尚有百萬之眾。劉秀採取避實擊虛的戰略,首先對分散在冀州、兗州一帶(今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地區)的農民起義軍進行殘酷鎮壓。勢力強大後,又打敗力量較強的銅馬、青犢等農民軍。然後用誘降手段收編了一些零散的農民軍。這樣,黃河以北的地盤都為劉秀所有。接著,劉秀又趁赤眉軍出兵西進之機,兩路出擊,擴充勢力,一路自河北南下,奪取原赤眉軍的地盤;一路從河北往西,進攻並州(今山西省)。兩路軍所指之處,攻無不克,捷報頻傳,勢力進一步擴大,中原之地盡為劉秀所占。

綠林軍後來和劉玄劉秀的軍隊混合在了一起,軍隊裡面開始複雜起來,他們為了和官兵分開,於是將眉毛染成了紅色,也叫赤眉軍,後來綠林軍演變成了幾十萬的大軍隊,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鎮壓到了王莽的政權,後來綠林軍推選劉玄作為領導人,劉玄最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不過這時,他的狼子野心也就暴露無遺,他將綠林起義的主要幾個領導人派兵殺害,這也使得劉玄和綠林軍矛盾開始尖銳。

後來由劉秀主導的南陽地主集團也和赤眉軍有了很大的矛盾,在於赤眉軍對抗多時之後,劉秀在洛陽建立了都城,赤眉軍在湖城作戰勝利之後,沒有注意調理自己的部隊,糧食也很缺乏,最後被劉秀的軍隊圍攻,又餓又疲憊的赤眉軍最後招架不住,只好敗下陣來。

赤眉軍,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軍之一。赤眉軍於天鳳5年(西元18年)在莒(今山東莒縣)起事,首領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一帶為根據地,與政府軍對抗。幾年之間發展到數萬人,其中主要由農民組成,大多不識字,因此以口頭傳令為主。組織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從事、卒史等名稱,大多延用漢朝鄉官的名稱。

隨著赤眉軍的發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約十萬軍隊進攻赤眉軍,慘遭挫敗,赤眉軍發展到十萬人以上,勢力擴及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劉玄已即位並攻入長安,赤眉軍先是願意降於更始,但雙方隨即再度開戰,25年赤眉軍兵分兩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別率領,進攻關中,並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為識字,任御史大夫。同時更始軍內部產生內爭,將領王匡投奔赤眉軍,隨即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劉玄。

赤眉軍入長安時,當地殘破不堪,赤眉軍只能四處找尋糧食,遇大雪損失慘重,隨後被劉秀派將領馮異擊敗,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今河南洛寧)和宜陽再被劉秀軍打敗,樊崇投降,最後被殺。

(赤眉軍)

莒州本是有古老文化傳統的地方,但也是統治階級剝削壓迫農民最殘酷的地方,特別到了西漢末年,封建社會矛盾激化,不但被剝削階級壓迫得無法生活下去,連剝削階級也不能維持他的統治了。王莽篡漢復古"改制″的失敗,使嚴重的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土地兼併的趨勢繼續發展,壓在人民身上的徭役和賦稅負擔比以前更加沉重。同時統治階級濫用刑罰,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樊崇在家鄉活不下去,就到莒州雇給人家紮活,想以此擺脫饑餓。但王莽新朝的官吏在莒州更加殘酷地向農民勒糧逼稅。紮活的樊崇為了活下去,就夥同一起的窮人和一些年輕力壯的農民,于西元18年(新莽天鳳五年),在莒州起義。這是繼海曲(今日照)呂母起義之後,又一次在莒州舉起了義旗。

樊崇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開始百多人,活動在泰山、琅琊等地。他們人少勢大,作戰勇敢,不斷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濟貧,嚴懲貪官污吏。相傳:泰山郡守貪污無道,霸佔農民良田,搶佔民女,利用權勢,隨便殺害百姓,農民對其恨之入骨。樊崇帶領農民起義軍,趁夜間越牆而過,擊敗守衛官兵,捉住泰山郡守,當眾殺死,沒收全部財產分給農民。

民眾積極擁護,一致稱快,起義軍的威望大增。這時,海曲農民起義軍領袖呂母已死,她手下一萬多人都歸附了樊崇。同時,樊崇同鄉逢安、東海郡臨沂人徐宣、謝祿、楊音等也率領幾萬起義軍,投奔了樊崇。

從此,樊崇的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屢敗官軍。這支農民軍在同官軍作戰中,為便於識別自家的隊伍,以朱塗眉,因而號稱“赤眉軍”。

(赤眉軍起義)

西元24年初,劉玄從洛陽遷都長安,紀律嚴明。但劉玄進入長安後,大封宗室,生活日益腐化,日夜與婦人在後庭飲宴。起義軍將領和劉玄等舊貴族的矛盾也尖銳起來。劉玄殺死起義軍將領申屠建、陳牧、成丹等人。王匡、張卯等不滿,率軍反抗,但被劉玄擊敗,他們便率軍投奔了赤眉軍。這時,赤眉軍已在東方發展成一支強大的軍隊。劉玄初都洛陽時,樊崇曾想與綠林軍聯合,他親率二十餘人到洛陽,表示願受更始政權指揮,但劉玄很冷淡,僅給以空頭列侯官爵。樊崇等不滿,返回赤眉軍中,分軍兩路向中原進擊。

西元25年9月,赤眉軍攻入長安,推翻了更始政權,建世帝入住長樂宮。以後幾天,赤眉軍在長安城中大肆搶劫,長安百姓不知哪個軍隊是百姓的軍隊,也不知應該歸順何人,所以赤眉軍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這時,關中的地主豪強隱藏糧食,聚眾反抗,與赤眉軍為敵,致使長安城中糧食奇缺,對於這些,赤眉軍束手無策。

西元26年春,長安糧絕,赤眉軍不得不向西轉移尋找出路,但又遭到在天水自立為王的“西州上將軍”隗囂和風雪的阻擊,只好返回長安。但這時的長安已被劉秀的大將軍鄧禹佔領,經過激戰,赤眉軍打敗了鄧禹,9月重新佔領長安。而這一年,關中大旱,豪族又堅壁清野,赤眉軍無法解決糧食問題,12月不得不引兵向東撤退。

(歷史悠久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