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不破樓蘭 終不還”

——壽陽縣領導幹部蹲點住村精准扶貧再升溫

去年3月14日,壽陽縣召開蹲點住村大會,要求全縣400餘名領導幹部蹲點住村40天,把“調整產業結構,推動脫貧增收”作為目標,對貧困戶進行“手把手”幫扶。 大會剛結束,壽陽縣委書記郝鵬鴻就帶頭入住定點幫扶的上湖鄉李坡村……

今年3月20日,壽陽縣再次召開脫貧攻堅推進會,再次要求幹部們住村,“沉”下心來總結經驗,發現不足,針對性開展精准扶貧。

時隔一年,為何還要蹲點住村?壽陽縣委書記郝鵬鴻這樣回答:“這次住村,一要針對一年來精准扶貧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積極整改;二要放大優勢,推廣已脫貧村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精准扶貧能力。

同時蹲點住村搞扶貧又是幹部轉變工作作風的生動體現。 ”

2016年初,壽陽縣有21個貧困村、7821個貧困戶、15467個貧困人口。 2016年末,壽陽縣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實現了4個貧困村摘帽、1375戶2736人穩定脫貧,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3397元,同比增長14%,比全市平均水準2960元高14.8個百分點。

一年來,壽陽縣創新結對幫扶機制:由所有縣級領導包21個貧困村和8個貧困人口多的重點村;116個縣直單位派出駐村幫扶工作隊包貧困戶;21個小康村與21個貧困村結對幫扶;21家煤炭、金融等駐縣企業與21個貧困村結對幫扶;鄉鎮黨委主體抓、21名第一書記具體抓,形成一級抓一級的精准幫扶責任機制。

成立壽陽縣脫貧攻堅幹部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明確了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的職責分工,完善獎懲制度和考核辦法。 特別是,簽訂“壽陽縣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書”和“壽陽縣脫貧攻堅幫扶責任書”,落實“雙簽”,壓實責任。

領導幹部蹲點住村40天,日日行走於貧困村的大街小巷,進農戶,種農田,體民情,察民意。 他們吃住在農戶家,工作在田間地頭,説明群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變農戶單一的種植模式,因人因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與脫貧計畫。 同時,他們把貧困村老百姓的困難謹記心間,認真梳理,多方聯繫相關部門和企業幫助解決。

幹部住村幫扶有一腔熱血誓為百姓謀福祉的“心”動,更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通過幹部住村幫助農戶調產,去年,全縣落實調產面積近5萬畝,其中通過訂單方式確定2萬畝,21個貧困村新發展蔬菜1500畝、新種植幹鮮果1500畝、新種植油料作物1100畝、新增加雜糧種植面積3500餘畝。 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以李坡村笨雞養殖、上湖常村玉露香梨、韓村富家坪小組葵花種植、西洛纂木小米、羊頭崖東梁核桃、西洛城治和白道無公害設施蔬菜等為中心的多項富民產業。

同時,還為貧困戶危房改造416戶,為4個貧困村進行了電網改造,為貧困村解決了174件通訊、用電、水、路等方面的具體困難;協助解決農村貧困戶、貧困學生、未就業青年、五保低保人員、困難老黨員等特困群體的個人問題1100多件。

如今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壽陽縣的領導幹部再次住村扶貧,正是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真抓實幹,立下愚公志、下定攻堅心,帶領群眾一起艱苦奮鬥,走好脫貧攻堅長征路。

相信壽陽一定可以補齊扶貧短板,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