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海洋論,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世界!

我國不僅是個陸地大國, 更是海洋大國, 海洋對於我來說神秘而嚮往, 在此不經想起習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進一步經略海洋,

推動海洋強國建設”, 這句話意義很大, 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們生活的星球, 海洋佔據著百分之七, 可以說誰擁有海洋, 誰就擁有世界。

海洋是溝通世界的橋樑, 世界的繁榮離不開海洋,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是顯而易見的。

西方古時, 生活在中東亞的閃米特人分支的(pai)腓尼基人、雅典的希臘人都擅長經略海洋, 並成為地中海強國, 利用海洋貿易, 將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得到了充分互補, 並開拓殖民地, 拓寬了眼界, 加深了地中海的認知, 並建立起海洋殖民軍事強國。 不難發現, 經略海洋, 不僅能在經濟上強國, 更能在海洋軍事上強國, 兩者之間是互存互依的, 不可缺少的互補。

從西方轉向東方, 中華大地擁有著漫長的海岸線,

自隋唐至宋, 國家趨於穩定, 對於重農仰商的政策, 發生了改變, 對於商業的發展統治階層是持有肯定的態度,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對外貿易的繁榮, 其中宋代最為尤甚。 雖然認為宋代在軍事上處於被動地位, 可是在我看來, 宋代並不是軍事弱國, 即使北方歷經遼、金、蒙古(元)的更替, 可宋代卻歷經三朝而挺立, 這是很不容易的, 尤其在於水軍, 也就是海軍, 可謂是海上霸主, 即使北宋末年被金兀術搜山檢海, 還是被韓世忠的八千水軍打的大敗而歸, 由此可見當時的海洋造船工業及技術是多麼的強大。

(圖)《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繪)

這種強大讓宋代的對外貿易逐步擴大, 民間的發展繁榮, 讓中國的足跡遍佈南洋與印度洋, 世界另一方的阿拉伯、非洲、印度、南洋諸國商船往返期間, 東西方世界呈現勃勃生機。

但一切開始改變, 改變在於元代, 元代禁止民間運營, 只允許官船對外貿易謀取私利, 這是變相禁海的政策, 但此時西方還處於混亂時代, 東方還處於先進地位,

到了明代, 更是將唯一的官運也一併禁止, 雖然期間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 但是與明朝禁海相比, 就如同白駒過隙, 中國與世界的橋樑被硬生生的打斷了, 中國開始越顯被動, 以至於明中後期在中國東南沿海倭亂與西方試探的進攻越演越烈, 各方面逐漸落伍於世界, 數百年後的清朝, 由於遊牧出生, 入關統治中國後, 以明朝的模式繼續統治, 鎖國政策繼續執行, 就拿雍正事情, 菲律賓華人慘遭西班牙人屠殺, 向雍正皇帝上書請求保護, 皇帝不予理睬, 反而加以指責華人數典忘祖, 其實在當時的雍正皇帝心中應該比誰都清楚, 中國沒有這個實力遠征, 此時的中國已不是宋唐, 對於中國來說, 海洋強國此時變得那麼縹緲,
此時的西方已是強國林立, 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先後登場, 英國更是依靠強大的海洋運輸與貿易稱霸世界, 清末的鎖國讓中國隔絕於世界之外, 短暫的安全並不代表永遠, 1840年開始, 西方從海上向中國襲來, 中國一次接一次的失敗, 中國北方和西北的大片土地和不凍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落於俄國手中, 在清末經過洋務運動的中國與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發展, 雙方的思想認識卻天差地別, 日本國土的狹小, 存在生存危機意識, 感覺到日本視為島國, 唯有拓海以自強, 結果甲午之後的五十年日本稱霸了東亞。

相比較西方, 從葡萄牙開始西方各國逐步走向統一, 空間的狹小, 迫使他們向海洋進軍, 他們應該感謝這種“迫使”, 是迫使讓他們成為了日後數百年間世界的主導,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學校主課有英語一樣,海洋是國家繁榮的象徵,失去海洋,就會失去安全,從16世紀開始,中國沿海時常遭受到西方的侵擾,如今的世界,海洋主導是必備也是極為重要的條件之一,1998年中國衣索比亞撤僑只能用小漁船,2011年利比亞撤僑卻讓世界震驚,這就是海洋強國的意義。

強國于海,祖國才會安全,我們才會幸福。

*作者:雲湖遊子,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是迫使讓他們成為了日後數百年間世界的主導,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學校主課有英語一樣,海洋是國家繁榮的象徵,失去海洋,就會失去安全,從16世紀開始,中國沿海時常遭受到西方的侵擾,如今的世界,海洋主導是必備也是極為重要的條件之一,1998年中國衣索比亞撤僑只能用小漁船,2011年利比亞撤僑卻讓世界震驚,這就是海洋強國的意義。

強國于海,祖國才會安全,我們才會幸福。

*作者:雲湖遊子,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