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間野史中的8大變態猛將,第一位在民間廣為傳頌,勇猛超越蚩尤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猛將, 我們一般認為是白起、項羽、尉遲恭、常遇春等正史裡面記載的, 其實, 在中國除了正史, 還有一套民間史。 比如下面這8位都是民間流傳的猛將, 不僅勇猛無敵, 更是變態的猛。 他們有的在正史中記載, 有的是虛構的人物, 有的是神化了的人物。

第一位是後羿。

後羿射日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 五帝時期人物, 是帝堯的射師, 嫦娥的丈夫。 不過關於後羿的身份歷史也一直搞不清楚。 由於夏代有窮國君主後羿的名字裡也有“羿”字, 且也善射, 所以後人容易將二人的事蹟、稱呼混淆。

後羿東征西討, 幾乎無所不能, 他被民間廣泛用來避邪。 史料記載到堯統治天下時, 有十個太陽一同出來, 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 花草樹木幹死, 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而且猰貐(yayu)、鑿齒、九嬰、大鳳、封豨、修蛇等上古猛獸還出來禍害人民。

於是堯派使後羿去為民除害, 到南方澤地荒野去誅殺鑿齒, 在北方的凶水殺滅九嬰, 在東方的大澤青邱系著絲繩的箭來射大鳳, 射掉九個太陽, 接著又殺死猰貐, 在洞庭湖砍斷修蛇, 在中原一帶桑林擒獲封豨。

後羿把那些災害一一清除後民眾都非常開心, 推舉堯為皇帝。

足見後羿勇猛, 堪稱第一當之無愧。

第二位是蚩尤。

上古戰神。 此人恐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號稱“戰神”的, 也有說“兵主”。 在封禪大典中, 蚩尤是繼“天主”和“地主”之後第三個被祭祀的神, 人文三祖之一。

蚩尤是九黎族部落的酋長。 傳說此人有九九八十一兄弟。 他們個個獸身人言, 三頭六臂, 食沙吞石, 銅頭鐵額, 刀槍不入,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不死不休, 勇猛無比, 還能呼風喚雨, 騰雲駕霧。

上古三神,炎帝、黃帝、蚩尤,三人爭霸。不過關於這場大戰眾說紛紜,版本很多。最普遍的說法是蚩尤先侵犯炎帝,奪過炎帝寶座,炎帝被迫撤離到北方涿鹿,蚩尤窮追不捨,炎帝只好求救于黃帝,二帝組成聯軍,聯軍與蚩尤大戰于涿鹿。

據說戰爭開始時,蚩尤十分強悍,黃帝接連失敗。蚩尤不知道使了什麼魔法,弄得漫天大霧,黃帝的軍隊不辨東西,情況十分危急,但聰明的黃帝發明“指南車”,突出重圍。之後蚩尤請來風伯雨師大作風雨,黃帝則請出天女旱魃抗洪救災。最後傳說黃帝能夠取勝,乃因九天玄女密授兵信神符。反正大戰十分慘烈,打的是天昏地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巫術、科學、宗教輪番上陣,只差細菌戰和原子彈。

戰爭的結果是蚩尤成了戰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於是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令其他那些反政府武裝力量聞風喪膽,知難而退,不戰而降。

第三位是項羽。

項羽不僅正史有記載,民間野史中也有傳說。項羽力能舉鼎,以一敵眾,其勇氣、武藝和戰力至今無人能比。西楚霸王項羽代表作是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

巨鹿之戰,他破釜沉舟,以3萬人迅速擊潰了章邯率領的30萬驪山軍團。彭城之戰,當漢王劉邦帶領56萬大軍偷襲楚都時。項羽立刻帶領3萬輕騎立刻回馬。以3萬騎兵對50萬大軍展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壯觀的圍殲戰。

結果,劉邦兵敗如山倒,泗水為之不流。

第四位是呂布。

呂布以勇武聞名,頭戴金冠、腳跨赤兔、手持方天畫戟,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最終在民間呂布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擅長騎射、臂力過人,曾一人對抗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圍攻而仍占上風。也曾一人獨鬥曹操六員大將。呂布雖然驍勇剛猛,但少謀多忌,最終導致眾叛親離、投降處死的下場。

第五位是趙雲。

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在民間以“常勝將軍”的形象廣為流傳此外,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百萬大軍,被劉備稱為“一身是膽”。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

據說曹魏曾分兵五路進犯蜀漢,趙雲把守陽平關時,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以至於被後人贊為“有萬夫不當之勇”。

第六位是冉閔。

冉閔,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冉閔跟項羽一樣,天生神力,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冉閔當皇帝後和胡人展開了血戰,據說一共大戰了六場: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余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余萬;六戰於鄴城以兩千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第七位是李元霸。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竇皇后第三子,此人完全是虛構的一個人物。他是古典小說《說唐》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中登場的虛擬人物。

在小說中,李元霸被描繪成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

曾于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禦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

四明山一戰,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23000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將百萬人馬的反王殺得只剩下十幾萬。揚州“反王奪魁大會”時,于天昌關殺死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紫金山一戰,殺死宇文成都,匹馬雙錘面對185萬軍隊,兩柄鐵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屍山血海,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逼得李密獻上玉璽,各路反王遞上降表。

第八位是薛仁貴。

薛仁貴乃唐太宗時期的著名將領,相傳他力大無窮,有九牛二虎之力,並追隨太宗、高宗皇帝,一生征戰,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軍事、政治方面的赫赫功勳。

西元682年,永淳元年,阿史德元珍勾結突厥發動叛亂,進犯並州(今山西太原)與雲州。大唐名將薛仁貴奉命征討。

突厥人問:“唐朝的將領是誰?”

回答說:“薛仁貴。”

結果突厥人大驚失色,他們以為薛仁貴已經死了。不過當他們看到薛仁貴脫掉頭盔去見他們時,突厥人都下馬排隊拜揖,漸漸逃走。

於是薛仁貴乘勢追擊,大敗突厥軍,斬殺上萬人,俘虜兩萬餘人,奪取駝馬牛羊三萬餘頭,取得雲州大捷。薛仁貴東征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

以上就是民間野史上流行的8大猛將。個個勇猛無敵,但正史並無記載或記載很少。那麼,誰才是你心中最勇猛的猛將?

朋友,歡迎關注!

上古三神,炎帝、黃帝、蚩尤,三人爭霸。不過關於這場大戰眾說紛紜,版本很多。最普遍的說法是蚩尤先侵犯炎帝,奪過炎帝寶座,炎帝被迫撤離到北方涿鹿,蚩尤窮追不捨,炎帝只好求救于黃帝,二帝組成聯軍,聯軍與蚩尤大戰于涿鹿。

據說戰爭開始時,蚩尤十分強悍,黃帝接連失敗。蚩尤不知道使了什麼魔法,弄得漫天大霧,黃帝的軍隊不辨東西,情況十分危急,但聰明的黃帝發明“指南車”,突出重圍。之後蚩尤請來風伯雨師大作風雨,黃帝則請出天女旱魃抗洪救災。最後傳說黃帝能夠取勝,乃因九天玄女密授兵信神符。反正大戰十分慘烈,打的是天昏地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巫術、科學、宗教輪番上陣,只差細菌戰和原子彈。

戰爭的結果是蚩尤成了戰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於是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令其他那些反政府武裝力量聞風喪膽,知難而退,不戰而降。

第三位是項羽。

項羽不僅正史有記載,民間野史中也有傳說。項羽力能舉鼎,以一敵眾,其勇氣、武藝和戰力至今無人能比。西楚霸王項羽代表作是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

巨鹿之戰,他破釜沉舟,以3萬人迅速擊潰了章邯率領的30萬驪山軍團。彭城之戰,當漢王劉邦帶領56萬大軍偷襲楚都時。項羽立刻帶領3萬輕騎立刻回馬。以3萬騎兵對50萬大軍展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壯觀的圍殲戰。

結果,劉邦兵敗如山倒,泗水為之不流。

第四位是呂布。

呂布以勇武聞名,頭戴金冠、腳跨赤兔、手持方天畫戟,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最終在民間呂布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擅長騎射、臂力過人,曾一人對抗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圍攻而仍占上風。也曾一人獨鬥曹操六員大將。呂布雖然驍勇剛猛,但少謀多忌,最終導致眾叛親離、投降處死的下場。

第五位是趙雲。

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在民間以“常勝將軍”的形象廣為流傳此外,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百萬大軍,被劉備稱為“一身是膽”。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

據說曹魏曾分兵五路進犯蜀漢,趙雲把守陽平關時,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以至於被後人贊為“有萬夫不當之勇”。

第六位是冉閔。

冉閔,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冉閔跟項羽一樣,天生神力,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冉閔當皇帝後和胡人展開了血戰,據說一共大戰了六場: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余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余萬;六戰於鄴城以兩千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第七位是李元霸。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竇皇后第三子,此人完全是虛構的一個人物。他是古典小說《說唐》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中登場的虛擬人物。

在小說中,李元霸被描繪成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

曾于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禦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

四明山一戰,一人擊敗十八路反王23000大軍,如入無人之境,將百萬人馬的反王殺得只剩下十幾萬。揚州“反王奪魁大會”時,于天昌關殺死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紫金山一戰,殺死宇文成都,匹馬雙錘面對185萬軍隊,兩柄鐵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屍山血海,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逼得李密獻上玉璽,各路反王遞上降表。

第八位是薛仁貴。

薛仁貴乃唐太宗時期的著名將領,相傳他力大無窮,有九牛二虎之力,並追隨太宗、高宗皇帝,一生征戰,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軍事、政治方面的赫赫功勳。

西元682年,永淳元年,阿史德元珍勾結突厥發動叛亂,進犯並州(今山西太原)與雲州。大唐名將薛仁貴奉命征討。

突厥人問:“唐朝的將領是誰?”

回答說:“薛仁貴。”

結果突厥人大驚失色,他們以為薛仁貴已經死了。不過當他們看到薛仁貴脫掉頭盔去見他們時,突厥人都下馬排隊拜揖,漸漸逃走。

於是薛仁貴乘勢追擊,大敗突厥軍,斬殺上萬人,俘虜兩萬餘人,奪取駝馬牛羊三萬餘頭,取得雲州大捷。薛仁貴東征的故事在民間廣為傳頌。

以上就是民間野史上流行的8大猛將。個個勇猛無敵,但正史並無記載或記載很少。那麼,誰才是你心中最勇猛的猛將?

朋友,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