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可不是只有袁世凱在小站練新兵,張之洞、聶士成的新軍你知道嗎?

關注【歷史深處】, 看軍人時代, 讀懂近代軍閥!

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同時, 清政府還訓練了另外兩支新軍——自強軍、武毅軍。 歷史深處這一期就和大家一起瞭解一下這兩支新軍, 雖然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聲要比袁世凱的小站新兵——新建陸軍小很多。

(一)自強軍

自強軍的設立與當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有密切關係。 幾乎是在袁世凱去天津小站接管定武軍的同時, 1895年12月27日張之洞在當今的江甯(今南京)上書朝廷, 建議在南京依照洋法訓練一直新軍13營2860人的自強軍。

圖1、晚清名臣張之洞

張之洞的奏章很快得到了批准。 自強軍從1896年正月開始招募, 二月正式組建完成。 八月, 自強軍全軍移駐吳淞。 自強軍的軍兵多來中江蘇、安徽靠近南京的府州。 江南地區, 文化教育水準高, 以至於老外都說自強軍的人人都能說會寫。

自強軍依照德國營制, 有步隊八營、馬隊兩營、炮隊兩營、工程隊一營。

依照張之洞的想法, 自強軍德國軍官32人, 配備德式武器, 採用德式訓練方法。

1896年, 張之洞調任胡廣總督之後, 自強軍有新任總督劉坤一接手。 1897年5月1日自強軍在吳淞閱兵時, 讓人耳目一新, 得到了各界的好評。 1898年5月, 自強軍移駐江陰, 並且解聘了所有德國教官, 加入了長江防禦的行列。 在劉坤一制下, 自強軍一直沒有擴軍。 也因此, 自強軍在營對和數量上, 比袁世凱的新建陸軍差了很多。

圖2、自強軍軍兵

自強軍之後並沒有獨立成軍, 而是在1901年9月被清廷下旨調往山東由當時的山東巡撫袁世凱安排處置。 袁世凱就讓自強軍併入了武衛右軍, 也就是小站的新建陸軍。 1905年春與武衛右軍合, 又一起編入北洋常備軍第四鎮。

(二)武毅軍

武毅軍本屬於淮軍系統, 由李鴻章的弟弟李昭慶在平定撚軍時所創。 後來與郭松林帶領的松軍合併, 郭松林任統帶, 但稱武毅軍。 歷任統帶先後是李昭慶、郭松林、李長樂、葉志超、卞長勝、楊玉書、聶士成。

在甲午戰爭後期的時候, 朝廷督辦軍務處令聶士成編練直隸地區淮軍三十營,

組成新的武毅軍。 武毅軍聘請外國教習進行訓練, 有德國教習四名, 又聘請俄國參將沃羅諾福擔任武毅先鋒馬隊教習。 武器裝備方面配置了德制舊毛瑟步槍、奧制曼利夏步槍、克虜伯火炮等。 同時也開辦開平武備學堂, 培養基層軍官。

圖3、聶士成雕像

1899年, 武毅軍被納入榮祿新組建的武衛軍, 為武衛軍前軍, 駐蘆台, 扼守北洋門戶, 兼顧大沽、北塘海口。

1899年末, 義和團興起之後, 武毅軍奉旨鎮壓。 之後, 八國聯軍侵華, 武衛左軍加入天津保衛戰作戰, 聶士成在天津城南八裡台臨陣督戰時犧牲。 朝廷任命馬玉昆兼任武衛前軍總統, 武衛前軍將官不服, 大部分潰散。 剩餘的一部分隨馬玉昆部轉移往山西, 辛丑合約後被袁世凱編入直隸淮軍先鋒隊。

圖4、天津保衛戰

自強軍、武毅軍因為各種原因,最後湮沒在了歷史海洋中,三支新軍中,最後只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最後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參天大樹,成了晚清及北洋時代的主導。

【歷史深處】這一期關於自強軍、武毅軍的介紹就到這裡,歡迎關注!

關注【歷史深處】,讀軍人時代,一起解讀近代軍閥們。軍人時代公號:lishi_shengchu !

圖4、天津保衛戰

自強軍、武毅軍因為各種原因,最後湮沒在了歷史海洋中,三支新軍中,最後只有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最後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參天大樹,成了晚清及北洋時代的主導。

【歷史深處】這一期關於自強軍、武毅軍的介紹就到這裡,歡迎關注!

關注【歷史深處】,讀軍人時代,一起解讀近代軍閥們。軍人時代公號:lishi_shengchu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