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巴作為一個美洲國家,為何跑到非洲同南非打了13年?

關鍵字:石油經濟、安哥拉內戰、古巴軍隊、土豪的南非

古巴是一個南美洲國家, 具體來說是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 而南非是非洲最南部的國家, 而且還是一個土豪國家。 按照道理兩個國家風馬牛不相及, 但就是這兩個國家卻在非洲中部打了13年時間。 兩個國家交戰的戰場是安哥拉, 那麼南非和古巴為何回為了安哥拉大打出手呢?

一、蘇聯國力達到了鼎盛, 開始與美國在全球爭霸

1973年,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 為了抗議西方各國支持以色列, 阿拉伯各國決定以守衛為武器, 反制西方世界。 而蘇聯也是一個石油出口大國, 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 蘇聯的石油利潤也水漲船高。 依靠石油經濟作為支撐, 蘇聯有實力在全球與美國展開爭霸。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 , 非洲國家安哥拉獨立了。 安哥拉本來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葡萄牙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持續到了70年代初期。

1974年, 葡萄牙國內發生了政變, 隨後政局發生動盪, 對各處殖民地的控制力自然也越來越低。 1975年, 葡萄牙與安哥拉達成了協議, 同意安哥拉獨立。 既然國家獨立了, 誰當家成了一個問題。 當時在安哥拉內部有三個抵抗組織, 分別是安盟、安解和安人葡萄牙從安哥拉撤離後, 安哥拉立刻出現了三國鼎立的情況。

安盟和安解組織合併以後, 總兵力有5萬多人。 與之對應, 安人組織卻只有1萬多人, 雙方實力存在差距。 既然自己實力不足, 那就需要國外支援。 安人組織開始向遙遠的蘇聯求援, 蘇聯認為如果在非洲地區建立一個紅色政權國家對自己非常有利, 甚至可以引起連鎖反應。 因此蘇聯開始大規模支援安人組織, 由於安人組織兵力不足, 只援助武器彈藥也解決不了問題。 臨時徵集的新兵戰鬥力不足, 最後蘇聯決定自己親自出手。 出於各方面的問題, 蘇聯不能直接暴露自己, 就這樣, 蘇聯開始和美洲盟友古巴商議此事。 古巴以志願軍的名義, 派遣軍隊支援安哥拉。

而蘇聯負責武器和運輸, 同時蘇聯加大對古巴的援助力度。 古巴最終同意了蘇聯的方案, 蘇聯將1萬多古巴軍隊運到了安哥拉。 這直接改變了雙方力量對比, 安哥拉遊擊隊幹不過古巴正規軍。

二、美國慫恿南非出手, 兩國在安哥拉死磕多年

眼看自己無力抵抗,

安盟和安解組織開始向美國求援。 美國認為一旦蘇聯輸在非洲站穩腳跟, 有可能在這一地區引起革命, 這對於美國非常不利。 為了遏制蘇聯, 美國決定出手。 但是美國和蘇聯一樣, 不便直接出手的。 美國想到了自己的非洲盟友南非, 在美國的慫恿下, 南非決定向安哥拉派遣志願軍。 南非一口氣出動了3萬多軍隊, 南非和古巴兩國志願軍開打之後, 古巴明顯感覺自己兵力不足。 古巴開始向安哥拉大舉增兵, 在鼎盛時期, 古巴派往安哥拉的軍隊超過5萬。 古巴軍隊驍勇善戰, 而南非軍隊武器先進, 雙方打的是半斤八兩。 這次戰爭從70年代中期一直打到了80年代中期, 結果安哥拉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10多年了什麼都沒有變。

在混戰期間,蘇聯援助了安人組織大量的物資。與此同時,蘇聯還需要援助古巴。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援助力度最大的國家就是古巴和越南。但是到了80年代後期,國際油價的大幅度下跌,與此同時,蘇聯的經濟也出了問題。這樣長期對多個國家輸血,蘇聯的經濟已經無法維持。蘇聯開始降低對安哥拉的援助規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到了1988年,安哥拉國內的三大組織簽署了著名的《紐約協定》。根據這個協定,三個組織宣佈第一次停火。在此之後,蘇聯決定從安哥拉地區抽身出來。與此同時,蘇聯在阿富汗戰場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隨後,古巴和南非也先後安哥拉撤軍。但是僅僅2年以後,安哥拉新一輪的內戰又爆發。

在混戰期間,蘇聯援助了安人組織大量的物資。與此同時,蘇聯還需要援助古巴。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援助力度最大的國家就是古巴和越南。但是到了80年代後期,國際油價的大幅度下跌,與此同時,蘇聯的經濟也出了問題。這樣長期對多個國家輸血,蘇聯的經濟已經無法維持。蘇聯開始降低對安哥拉的援助規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到了1988年,安哥拉國內的三大組織簽署了著名的《紐約協定》。根據這個協定,三個組織宣佈第一次停火。在此之後,蘇聯決定從安哥拉地區抽身出來。與此同時,蘇聯在阿富汗戰場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隨後,古巴和南非也先後安哥拉撤軍。但是僅僅2年以後,安哥拉新一輪的內戰又爆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