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武帝:一生致力於開疆擴土的帝王

君主制國家最突出的矛盾, 就是人與權的矛盾, 尤其對於一個大國而言。 所有的大權都集中到一人之手, 即令這個人是天才, 是聖賢, 也必須勤勤懇懇、嘔心瀝血才能治理好國家。

如果面向全國選擇, 或者面向一個較大的族群選擇, 也不難選到這樣的人。 偏偏家天下的君主國家別無選擇, 只能選擇皇帝的兒子而且嫡長子。 如果碰巧是個有德有才且勤奮的人, 那麼就是全國人之福了。 不幸的是, 更多的時候, 這個人只是個平庸之輩, 或者是個有身體、精神等方面缺陷的人……全國的大權集中到這類人的手上,

後果可想而知。

網路配圖

更可怕的是, 既然大權集於一身, 就更易成為爭奪目標, 當權者被不安及恐懼感折磨在所難免, 即使是性情溫和的人, 坐上皇位後被異化成為暴君, 也是常有之事。 這方面中國的例子俯拾即是。 還是舉羅馬的例子吧。 奧古斯都?愷撒假裝是羅馬的首席公民,

他的4個繼承者卻神氣了起來, 模仿東方帝王的奢侈生活, 其中兩個堅持要作為神靈受人崇拜。 但他們都沒有安全感, 這種心情像幽靈一樣折磨著他們, 終於將他們異化成了嗜血的暴君和怪物。 4人中, 提比利烏斯是個勤勤懇懇的官吏, 接位時並不殘忍, 但接位後卻將所有認為危險的人物全殺害了, 因而得到了暴君的稱號。 凱尤斯是個25歲的青年, 接位前很得人心, 僅僅當了4年皇帝, 就得到了瘋狂揮霍和慘無人性的惡名。 克羅狄烏斯是個有書卷氣的中年人, 繼位後卻要用征服來安撫自己恐懼的心靈。 尼祿是個17歲的少年, 熱愛詩歌、繪畫和音樂, 皇位使之很快就成了一個沉溺酒色和殺人成性的暴君。

所幸的是, 中國不同於羅馬。 中國有近兩千年封建制積澱的厚重道德和文化的維繫, 只亡朝, 不亡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將在秦國已實行了百餘年的郡縣制推行到了全國, 最初將全國劃為36郡, 後來隨著領土擴展增至40餘郡, 郡下設縣。 既然在全國廢除了封建制, 原來六國的貴族階級被消滅了, 奴隸也隨之自由了。 他們在春秋時期瓦解了井田制, 在戰國時期趁亂掠奪了國有土地, 國亡之後, 他們的土地當然又都收歸國有, 交給百姓耕種。 耕者有其田, 生產力得到很大的解放。 老百姓本應大唱讚歌才對, 秦始皇為什麼反而成了暴君呢?

秦王朝統一中國後, 歐亞大草原上的匈奴繼蚩尤之後, 又開始掠奪中國了,

而且來勢兇猛。 再者, 全國統一後百廢待興, 如度量衡需統一, 語言文字需統一, 農田水利需統一整治, 宮殿陵墓需要大規模開建……尤其是道路亟須統一修建。 更大的壓力來自突然取消封建制的反對之聲。 當年商鞅在秦國率先取消封建制, 儘管取得了明顯成效, 卻遭五馬分屍。 現在推行郡縣制未見成效, 卻已有那麼多貴族的利益被剝奪了, 其中很多貴族還連命都丟了;近兩千年的封建制已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和基因中, 廢除封建制就意味著儒家文化的根被拔掉了, 以儒家為主的知識份子, 在思想觀念和感情上難以接受, 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種背景下, 必須區分輕重緩急, 先讓那些得到田地的農民休養生息。 此外,
對那些反對郡縣制的讀書人, 也應該儘量寬容一點。

可是秦始皇又是怎麼做的呢?他把六國的兵器統統收集到首都咸陽銷毀, 就以為從此天下太平, 可以高枕無憂、率性而為了。 他同時既大修長城, 又廣修道路;還興建阿房宮, 開建始皇陵等, 因而必須增徭加賦, 必須嚴刑峻法。這樣一來,得到了田地的農民感到如牛負重,失去了對秦王朝的認同。秦始皇對那些多嘴多舌的讀書人,甚至乾脆來個焚書坑儒,讓天下噤聲,從此聽到的全是阿諛奉承。他讓統一後的中國變成了一個火藥筒,自己卻一心去求長生不老,且真的認為自己會長生不老,將仁柔的太子扶蘇遠調去北方邊關,結果自己在巡視途中,因丹丸中毒而喪命,讓無能而又兇狠的小兒子胡亥有機可乘,與宦官趙高、丞相李斯聯手,害死哥哥扶蘇而篡位。如果是扶蘇繼位,秦帝國也許還有救。秦始皇儘管是雄才大略的千古第一帝,卻斷送了江山。他的才幹應不及其祖先秦孝公。

秦始皇把個火藥筒留給了秦二世,秦二世又絲毫不知去做拆引線的工作,結果氓隸之人陳勝、吳廣押著900遷徙之徒去守衛漁陽,因大雨誤期面臨斬首,便索性揭竿而起,秦帝國很快土崩瓦解,綿延幾百里的阿房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據說大火3個月不滅。秦王朝二世而亡,僅僅維持了15年。接下來是楚漢相爭的故事。沛縣的小亭長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最先打入咸陽,功最大;楚地的項羽勢最大,因為項羽不但軍事實力最強,而且還打著楚懷王的旗號。滅秦後,劉邦被封漢中做漢王,項羽則把自己封到楚國做楚霸王,原來的楚懷王自然升格為皇帝。還有其他一些起義軍首領被封到各地做了諸侯。原來六國的一些諸侯後裔也被人擁戴為諸侯王。中國似乎又恢復了封建制。但是休養生息不足一年,劉邦便帶兵殺出漢中,要滅掉項羽,統一中國,做秦始皇第二。

雙方打了4年,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奪得天下。從秦帝國經過楚漢相爭的大動盪再建立漢朝,實在是一種必然,因為已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封建制如果順順當當就過渡到了君主制,那反而說明封建制在中國並非根深蒂固。所以,劉邦統一中國的功勞不亞于秦始皇,而他統一後的所作所為則比秦始皇高明得多。

漢王朝剛建立,匈奴又洶洶而來。楚漢相爭的幾年匈奴遠離了,一般認為是被強大的秦帝國軍隊嚇走了,其實暫時嚇退匈奴的應該是那座長城,因為一個在短時間內能建雄偉長城的民族,顯然是不可戰勝的。據《資治通鑒》記載,這次的匈奴首領單于是“殺父代立、妻群母”之後,率眾而來。劉邦親率30萬大軍抗擊,沒想到在平城被40萬匈奴圍了7天7夜,如果不是花千金買通了單于之母暗中說情,匈奴網開一面,劉邦怕是要在平城一命嗚呼了。

與貴族出身的秦始皇不同,小吏出身的劉邦深知國家久經戰亂,必須與民休息,因而對匈奴得咬牙忍讓,採取和親政策。和親政策持續了幾個朝代。劉邦死後惠帝繼位,實則呂後當權,再到文帝、景帝時期,都是對匈奴盡力忍讓,對百姓則盡力減徭輕稅,讓百姓休養生息。結果,中國建立中央集權以來,有了第一個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富強的時期,史稱“文景之治”。

必須嚴刑峻法。這樣一來,得到了田地的農民感到如牛負重,失去了對秦王朝的認同。秦始皇對那些多嘴多舌的讀書人,甚至乾脆來個焚書坑儒,讓天下噤聲,從此聽到的全是阿諛奉承。他讓統一後的中國變成了一個火藥筒,自己卻一心去求長生不老,且真的認為自己會長生不老,將仁柔的太子扶蘇遠調去北方邊關,結果自己在巡視途中,因丹丸中毒而喪命,讓無能而又兇狠的小兒子胡亥有機可乘,與宦官趙高、丞相李斯聯手,害死哥哥扶蘇而篡位。如果是扶蘇繼位,秦帝國也許還有救。秦始皇儘管是雄才大略的千古第一帝,卻斷送了江山。他的才幹應不及其祖先秦孝公。

秦始皇把個火藥筒留給了秦二世,秦二世又絲毫不知去做拆引線的工作,結果氓隸之人陳勝、吳廣押著900遷徙之徒去守衛漁陽,因大雨誤期面臨斬首,便索性揭竿而起,秦帝國很快土崩瓦解,綿延幾百里的阿房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據說大火3個月不滅。秦王朝二世而亡,僅僅維持了15年。接下來是楚漢相爭的故事。沛縣的小亭長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最先打入咸陽,功最大;楚地的項羽勢最大,因為項羽不但軍事實力最強,而且還打著楚懷王的旗號。滅秦後,劉邦被封漢中做漢王,項羽則把自己封到楚國做楚霸王,原來的楚懷王自然升格為皇帝。還有其他一些起義軍首領被封到各地做了諸侯。原來六國的一些諸侯後裔也被人擁戴為諸侯王。中國似乎又恢復了封建制。但是休養生息不足一年,劉邦便帶兵殺出漢中,要滅掉項羽,統一中國,做秦始皇第二。

雙方打了4年,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奪得天下。從秦帝國經過楚漢相爭的大動盪再建立漢朝,實在是一種必然,因為已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封建制如果順順當當就過渡到了君主制,那反而說明封建制在中國並非根深蒂固。所以,劉邦統一中國的功勞不亞于秦始皇,而他統一後的所作所為則比秦始皇高明得多。

漢王朝剛建立,匈奴又洶洶而來。楚漢相爭的幾年匈奴遠離了,一般認為是被強大的秦帝國軍隊嚇走了,其實暫時嚇退匈奴的應該是那座長城,因為一個在短時間內能建雄偉長城的民族,顯然是不可戰勝的。據《資治通鑒》記載,這次的匈奴首領單于是“殺父代立、妻群母”之後,率眾而來。劉邦親率30萬大軍抗擊,沒想到在平城被40萬匈奴圍了7天7夜,如果不是花千金買通了單于之母暗中說情,匈奴網開一面,劉邦怕是要在平城一命嗚呼了。

與貴族出身的秦始皇不同,小吏出身的劉邦深知國家久經戰亂,必須與民休息,因而對匈奴得咬牙忍讓,採取和親政策。和親政策持續了幾個朝代。劉邦死後惠帝繼位,實則呂後當權,再到文帝、景帝時期,都是對匈奴盡力忍讓,對百姓則盡力減徭輕稅,讓百姓休養生息。結果,中國建立中央集權以來,有了第一個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富強的時期,史稱“文景之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