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與陳伯之書》兵不血刃,陳伯之擁兵八千歸降梁朝

歷史上晉朝與隋朝之間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說是中國內戰不斷, 紛爭不休最為嚴重的時期之一。 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 相繼建立過宋、齊、梁、陳四朝;在北方經歷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 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 上演了一幕幕你剛唱罷我登場的歷史鬧劇。

網路配圖

梁武帝天監四年(西元505年), 梁武帝命太尉臨川王蕭宏率兵北伐魏, 北魏據守壽陽梁城(今安徽壽縣附近), 抵抗梁軍的是陳伯之。 陳伯之原為梁鎮南將軍, 江州刺史。 天監元年, 聽信離間, 起兵反梁, 敗而降北魏。 而今, 兩軍對峙, 惡戰在所難免。

《與陳伯之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一封政治性書信。 意外的是, 兵不血刃, 陳伯之收到這封勸降信後, 為書信的情理所懾服, 不久就率八千之眾投降。

《與陳伯之書》譯文

丘遲叩拜:

陳大將軍(一向)安好, 萬分榮幸。 將軍的英勇是全軍之首,

才能也是應世的豪傑。 您擯棄(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時脫離了齊國), 仰慕(賢能的)鴻鵠高飛的遠大抱負(而投奔了梁王)。 當初(您)順應機緣, (改換門庭), 碰上了賢明的君主梁武帝, (才)建立功勳, 成就事業, 得以封爵稱孤, (一出門)有王侯們乘坐的(裝飾華麗的)車子, 擁有雄兵, 號令—方, 又是多麼雄壯、顯赫!怎麼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異族的(叛逆), 聽見(胡人的)響箭就兩腿發抖, 面對著北魏的統治者就下跪禮拜, 又(顯得)多麼卑劣下賤!

(我考慮)您離開梁朝投靠北魏的當時, 並不是有其他的原因, 只不過是因為自己內心考慮不周, 在外受到謠言的挑唆, (一時)執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動失去理智, 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這個(局面)。 聖明的梁朝廷(能)寬赦(過去的)罪過而重在要你立新功,

不計較過失而廣為任用(人才), 以赤誠之心對待天下之人, 讓所有心懷動搖的人能消除疑慮安定下來, (這)您是都清楚的, 不須我再一一細說了。 (記得)朱鮪曾參預殺害漢光武帝的哥哥劉縯, 張繡曾用刀刺殺了曹操的愛子曹昂, 光武帝劉秀並不因此疑忌(朱鮪), (反而誠心誠意地招降了他), 魏王曹操(在張繡歸降以後)待他仍像過去一樣。 況且, 您既無朱、張二人的罪過, 功勳又見重於當代呢!誤入迷途而知道複返, 這是古代賢明之人所贊許的(做法), 在過錯還不十分厲害的時候而能改正, 這是古代經典中所推崇的(行為)。 梁武帝廢法加恩, 連像吞船的大魚這樣罪惡深重的人都可漏網;您家的祖墳未被損毀,
親族戚屬也都安在, 家中住宅完好, 妻子仍在家中。 您心裡好好想想吧, 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現在, (梁)滿朝功臣名將都各有封賞任命, 井然有序;結紫色綬帶在腰, 懷揣黃金大印在身的(文職官員), 參預謀劃軍、國大計;(各位)武將輕車豎旄旗, 接受著保衛邊疆的重任, 而且朝廷殺馬飲血設誓, (功臣名將)的爵位可以傳給子孫後代。 唯獨您還厚著臉皮, 苟且偷生, 為異族的統治者奔走效力, 豈不是可悲的嗎!

憑南燕王慕容超的強橫, (終至)身死刑場;憑後秦君主姚泓的強盛, 也(落得個)在長安被反縛生擒的下場。 因此明白道, 天降雨露, 分佈各地, (只是)不養育外族;我中原姬漢古國, 決不容有雜種同生。 北魏霸佔中原已有好多年了,

罪惡積累已滿, 照理說已將自取滅亡。 更何況偽朝妖孽昏聵狡詐, 自相殘殺, 國內各部四分五裂, 部族首領互相猜忌, 各懷心思, (他們)也正將要從(自己的)官邸被綁縛到京城斬首示眾。 而將軍您卻像魚一樣在開水鍋裡游來遊去, 像燕子一樣在飄動的帷幕上築巢(自尋死路), (這)不太糊塗了嗎?

暮春三月, 在江南草木已生長起來, 各種各樣的花朵競相開放, 一群一群的黃鶯振翅翻飛。 (如今與梁軍對壘)您每當登上城牆, 手撫弓弦, 遠望故國軍隊的軍旗, 戰鼓, 回憶往日在梁的生活, 豈不傷懷!這就是(當年出亡到魏國的)廉頗仍想作趙國的將帥, (戰國時魏將)吳起曾望著西河哭泣 的原因, 都是(人對故國的)感情。 難道唯獨您沒有(這種)感情嗎?切望您能早定良策, 棄暗投明。

當今皇上極其開明,天下平安歡樂, (有人)從西方獻上白玉環,(有人)從東方進貢楛木箭。(西南邊遠地方的)夜郎、滇池兩國,解開辮發(改隨漢人習俗),請求封官,(東方的)朝鮮,(西方的)昌海兩地的百姓,都叩頭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橫行在)黃沙邊塞之間,作出執拗不馴的(樣子),企圖苟延殘喘罷了!(我梁朝)全軍統帥臨川王蕭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親,總攬這次北伐軍事重任,到北方安撫百姓,討伐罪魁。倘若您仍執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們拿下北魏時)才想起我的這一番話,(那就太晚了)。姑且用這封信來表達我們往日的情誼,希望您能仔細地考慮這件事。丘遲拜上。

棄暗投明。

當今皇上極其開明,天下平安歡樂, (有人)從西方獻上白玉環,(有人)從東方進貢楛木箭。(西南邊遠地方的)夜郎、滇池兩國,解開辮發(改隨漢人習俗),請求封官,(東方的)朝鮮,(西方的)昌海兩地的百姓,都叩頭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橫行在)黃沙邊塞之間,作出執拗不馴的(樣子),企圖苟延殘喘罷了!(我梁朝)全軍統帥臨川王蕭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親,總攬這次北伐軍事重任,到北方安撫百姓,討伐罪魁。倘若您仍執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們拿下北魏時)才想起我的這一番話,(那就太晚了)。姑且用這封信來表達我們往日的情誼,希望您能仔細地考慮這件事。丘遲拜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