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改變命運的宴會:項羽不殺劉邦背後的無奈

鴻門宴的酒還沒有喝完, 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 順著尿道子就溜走了。 這很叫人納悶, 劉邦來參加鴻門宴, 隨從只有百余騎, 項羽要殺他, 他能跑得了嗎?即便上廁所, 也得被人牢牢盯著。

所以, 有人認為, 劉邦表面看是溜走的, 實際上是被項羽放走的。 這樣的分析有沒有道理呢?有道理, 確實說到了點子上, 但我以為只說對了一半:劉邦確實是被人放走的, 但放走的人不是項羽。

網路配圖

客觀地說, 劉邦有驚無險地溜走, 確實是因為項羽給他開了綠燈, 但這並不能證明項羽就不想殺他。 酒桌上,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項羽能看不出來嗎?

他心明鏡似的, 但並沒有阻止, 我的理解這就是默許:他心裡巴不得項莊把劉邦殺掉。 假如半路上沒有殺出來樊噲這麼個程曉金, 後來的局面似乎真的不敢想像, 但樊噲的到來, 對項羽的安全無形中構成了威脅, 所以, 項羽只能順水推舟。

有意思的是, 聽說劉邦溜走了, 亞父范增對項羽幾乎是破口大駡:唉!豎子不足與謀。 奪項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 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 以下引同, 不注), 埋怨項羽沒有把劉邦殺掉。

其實, 範增有啥資格埋怨項羽呀?受譴責的人應該是他。 因為他不但沒有理解項羽的真實想法, 而且還恰恰因為他的木腦筋, 致使鴻門宴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了很多殺掉劉邦的機會。

我這麼說, 可不是信口開河。 劉邦駐軍霸上的時候, 一次, 範增建議項羽:沛公居山東時, 貪於財貨, 好美姬。 今入關, 財物無所取, 婦女無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氣, 皆為龍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氣也。 急擊勿失。 項羽聽完後, 不置可否。

項羽的不置可否, 其實就是默許了範增的建議, 起碼是沒表示反對。 作為一把手的項羽, 他絕不可能露骨地表這個態:行, 逮住機會, 把劉邦殺掉!這樣的事兒是說不出口的;說出口, 就背上了不義的惡名, 還怎麼爭人心打天下呢?這是項羽做一把手的難處, 他只能默許範增去辦,

辦好辦壞, 他都可以兜後路、擦屁股。

相反, 項羽要是不同意範增的建議, 他一定會旗幟鮮明地表示自己的觀點。 劉邦赴鴻門宴前, 項伯曾建議項羽:沛公不先破關中, 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不義也, 不如因善遇之。

項伯受點小恩小惠後,

提點兒吃裡扒外的建議, 其動機項羽是否心知肚明, 姑且不論, 但項羽立馬就表示同意了, 像這樣的態度, 真也好假也好, 都好表示。

不過, 此時的項羽, 我以為, 他對項伯的許諾實際上是擺的姿態;他的真實想法, 一定以為劉邦赴宴鴻門, 範增肯定會按照自己曾經默許的意思, 牢牢抓住這個機會, 早就安排好了相應的準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