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廷的毒舌、陰招,是如何污蔑太平天國的?

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運動發生於1851年~1864年, 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 迄今不過100餘年, 很多老一輩都知道“長毛”的故事, 至於什麼 “太平天國”“太平軍”,

反而不知道。

曾國藩等

當時的太平軍, 有一個明顯的標誌:一律蓄髮, 頭髮很長, 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長毛”。

太平軍作戰

有人認為, “長毛”是滿清統治者對太平天國軍隊的蔑稱。 其實, 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太平軍自己也並不介意被稱作“長毛”, 他們每佔領一個地方, 都在要教地方的老百姓一些歌謠, 有一首歌謠就叫“長毛一來, 生活好過”, 通俗易懂, 言簡意賅。

太平軍女俘

官方對太平軍的蔑稱是“粵匪”, 曾國藩曾有一篇著名的《討粵匪檄》, 極具殺傷力:“粵”, 強調的是太平軍發生地廣西, 是地方性的, 攪動對太平軍的地區性排斥;“匪”, 是對太平軍的直接汙化。 “粵匪”這兩個字, 就是號召全國各地打廣西來的土匪, 這是十分陰損、惡毒的一招。 當時的老百姓文化水準有限, 對“粵匪”兩個字理解的不是很多, 最多的印象性地稱太平軍為“長毛”。

太平軍作戰圖

太平軍為什麼要做“長毛”呢?主要是蓄髮明志:推翻了清朝再剃髮。 此外, 戰場上的兩軍要有明顯標誌:官方軍隊與地方練勇是剃髮留辮的, 太平軍則是蓄髮的“長毛”, 區別很明顯, 不會發生戰場上的誤傷。

湘軍舊照

太平天國運動堅持了十餘年, 對不蓄髮的要求甚嚴:違者斬首!這麼長的時間裡, 大範圍地不剃髮, 事實上能做到嗎?其實, 在特殊情形下, 太平軍是允許剃髮的。

南京朝天宮,太平天國軍隊火藥庫

太平軍在發展的高峰期,幾乎擁有半壁江山。一邊剃髮,一邊蓄髮,這就沒有辦法兩邊往來了。太平軍的佔領區與清朝統治區,需要有經濟往來,太平軍頒有“剃頭憑”,“每給剃頭憑,須費僅廿六文”,生意人交錢後可以領到證明,“合法”地剃頭,從而“剃者甚眾”。《避難紀略》載:“土人不得剃髮,而商賈中有往來上海、通州、海門去者,不能不剃。至從上海、通州、海門歸者,短髮又不便,因有向賊中說明緣故,而取偽憑為據者,曰剃頭憑。”

太平軍軍衣

出於治病的需要,也可以剃頭。比如頭上因瘡因虱,不剃髮勢必影響治療效果。東王楊秀清頒發諭令:“果系因瘡因虱,只要館長去保,盡皆釋放。”也就是說,如果發現因治病需要而剃髮的,發現後不要處理。

太平軍

此外,太平軍因為軍事的需要,必須安排人剃髮,比方說偵察,在滿清統治區從事間諜活動。《蘇台麋鹿記》載:太平軍中“老兄弟中毛不盡長。別有老短毛一類,平時薙發與恒人等。其乖巧者為彼心腹,出作偵探;其強壯有力者假充官兵,隨營溷入。蘇垣之失,此類先到者已不少,故易如反掌。”

丟失九袱洲,天京失陷

《避寇日記》也記載:“菱湖、獲崗兩處長毛皆剃頭,半扮搶船賭匪,半扮官兵而往,先期混入。”

太平軍作戰圖

太平軍叫做“長毛”,但不是所有的太平軍都是“長毛”。太平軍的相關史料基本上被毀,雖然時間不算太長,完全瞭解當時的真相還是有點難。

湘軍水陸並進攻打武昌

南京朝天宮,太平天國軍隊火藥庫

太平軍在發展的高峰期,幾乎擁有半壁江山。一邊剃髮,一邊蓄髮,這就沒有辦法兩邊往來了。太平軍的佔領區與清朝統治區,需要有經濟往來,太平軍頒有“剃頭憑”,“每給剃頭憑,須費僅廿六文”,生意人交錢後可以領到證明,“合法”地剃頭,從而“剃者甚眾”。《避難紀略》載:“土人不得剃髮,而商賈中有往來上海、通州、海門去者,不能不剃。至從上海、通州、海門歸者,短髮又不便,因有向賊中說明緣故,而取偽憑為據者,曰剃頭憑。”

太平軍軍衣

出於治病的需要,也可以剃頭。比如頭上因瘡因虱,不剃髮勢必影響治療效果。東王楊秀清頒發諭令:“果系因瘡因虱,只要館長去保,盡皆釋放。”也就是說,如果發現因治病需要而剃髮的,發現後不要處理。

太平軍

此外,太平軍因為軍事的需要,必須安排人剃髮,比方說偵察,在滿清統治區從事間諜活動。《蘇台麋鹿記》載:太平軍中“老兄弟中毛不盡長。別有老短毛一類,平時薙發與恒人等。其乖巧者為彼心腹,出作偵探;其強壯有力者假充官兵,隨營溷入。蘇垣之失,此類先到者已不少,故易如反掌。”

丟失九袱洲,天京失陷

《避寇日記》也記載:“菱湖、獲崗兩處長毛皆剃頭,半扮搶船賭匪,半扮官兵而往,先期混入。”

太平軍作戰圖

太平軍叫做“長毛”,但不是所有的太平軍都是“長毛”。太平軍的相關史料基本上被毀,雖然時間不算太長,完全瞭解當時的真相還是有點難。

湘軍水陸並進攻打武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