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庫爾德民族一個世紀來的傳奇人物——巴爾劄尼父子

伊拉克庫爾德巴爾劄尼父子, 他們無疑都是傳奇人物, 父親穆斯托伐·巴爾劄尼、兒子馬蘇德·巴爾劄尼, 他們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建國的夢想, 這對父子可謂奮鬥了將近一個世紀。 庫爾德是中東地區第四大民族, 先後為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所統治, 1847年奧斯曼帝國消滅了最後一個庫爾德埃米爾國——博赫坦, 但是這些不屈服的山民, 為了民族自由和解放, 多次揭竿而起, 不過每次暴動的結果均是遭到大規模屠殺和掠奪。

(穆斯托伐·巴爾劄尼)

一戰奧斯曼帝國瓦解後, 庫爾德斯坦被一分為三, 再加上波斯境內的庫爾德人, 於是分佈於中東4個國家, 即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 其中, 伊拉克庫爾德人約占該國總人口20%左右, 大約500多萬, 從伊拉克王國成立以來, 庫爾德人就在為自治而鬥爭著。 穆斯托伐出生於1903年, 是伊拉克北部巴爾山望族之後, 也是庫德族民族主義先驅,

1930年代即投身獨立運動, 多次率領族人武裝起義。 1935年, 由於不敵伊拉克軍隊, 帶著上千名族人逃至伊朗邊界。

二戰結束那年, 穆斯托伐等庫爾德人尋求蘇聯支持, 在伊朗境內成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 推舉宗教領袖卡齊·穆罕默德為總統, 穆斯托伐出任國防部長。 但好景不常, 隔年蘇聯依據雅爾達會議撤軍伊朗, 共和國即遭伊朗軍隊剿滅, 穆斯托伐率領殘部亡命蘇聯境內亞美尼亞。 1958年, 伊拉克費薩爾王朝被推翻後, 穆斯托伐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 積極呼籲庫爾德族在伊北部建立獨立區, 引起伊拉克新政府不滿, 於是恢復了對庫爾德人鎮壓的政策。

(馬蘇德·巴爾劄尼)

從1961年開始, 穆斯托伐帶領庫爾德民主黨發動武裝鬥爭。 當時, 年僅16歲的馬蘇德放棄學業, 也投身於武裝鬥爭, 由於英勇善戰, 他很快在軍隊中嶄露頭角。 20世紀70年代, 馬蘇德已是庫爾德運動核心人物之一, 並成為父親的得力幹將和左膀右臂。 伊拉克庫爾德人曾得到美國和伊朗支持, 不料1975年美國心意又變,

在前國務卿基辛格穿針引線下, 伊朗與伊拉克簽署協定, 不再支援函式庫爾德族獨立運動。 在薩達姆打擊下, 穆斯托伐遭受重大挫敗, 被迫流亡美國。

1979年父親抑鬱而終後, 馬蘇德繼承父業, 接棒領導庫爾德民主黨。 1990年代, 波斯灣戰爭後, 美國為了牽制薩達姆政權, 又開始積極扶植庫爾德族, 並力挺享有高度自治, 並成立了聯合自治政府。 但因為權力之爭, 馬蘇德領導的“庫民黨”和塔拉巴尼領導的“庫愛盟”爆發內戰, 戰爭一直持續到1998年。 內戰導致了兩個對立的庫爾德政府的產生, 2002年10月, 庫民黨與庫愛盟達成官方和解。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 馬蘇德當選為庫爾德自治區總統, 而他的老對手塔拉巴尼則當選為伊拉克總統。

(庫爾德人獨立公投)

作為伊拉克總統, 當時塔拉巴尼明確表示反對庫爾德人從國家獨立出去, 但是馬蘇德卻一直沒有放棄獨立建國的夢想。 2017年9月15, 馬蘇德不顧國際社會反對, 執意發動獨立公投, 將庫爾德人推向不可知的危險風暴。 一石激起千層浪, 從來關係不睦的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三國政府,罕見聯合表態,揚言庫爾德族如執意進行公投,將聯手祭出反制措施。9月28日,伊庫爾德自治區公投結果出爐,92%選民支持獨立。不過有政治觀察家認為,即使公投通過,馬蘇德能否實現先父遺志,完成族人獨立建國大夢,仍有待考驗。

從來關係不睦的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三國政府,罕見聯合表態,揚言庫爾德族如執意進行公投,將聯手祭出反制措施。9月28日,伊庫爾德自治區公投結果出爐,92%選民支持獨立。不過有政治觀察家認為,即使公投通過,馬蘇德能否實現先父遺志,完成族人獨立建國大夢,仍有待考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