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耶魯大學25年追蹤調研:為什麼只有13%的孩子能成為人生贏家?

媽咪讀呀原創

這兩天讀到一篇文章, 很有感觸。 文章說, 如今我國的孩子, 正遭遇一個“尿不濕時代”。 什麼是尿不濕時代的孩子?也就是說,

現在的尿不濕大多柔軟貼膚, 孩子用起來不會不舒服。 換做幾十年前, 用尿片的孩子就沒這麼舒服。

而時常處於舒服狀態中的孩子, 反而感覺不到“舒適”了。 因為, 他們對很多東西提不起興趣, 無聊、沒勁成為他們的人生座標。

前兩天, 從幼稚園接孩子時, 有個爸爸特意來接孩子。 為了給孩子驚喜, 手上還特意拎了一個出差帶回的樂高套裝。 沒想到, 孩子見了玩具, 既沒有開心地摟住他爸爸的脖子, 也沒用興奮地跳起來, 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 他爸爸還在努力:你看兒子, 這個能拼成一個很酷的跑車。

小孩不解地說:爸爸, 我們家就有很酷的車, 幹嘛要玩假的。 他的話讓在場家長面面相覷。

也許有的人認為, 現在的孩子好幸福。

今非昔比, 時代不同, 如今物質豐富、資訊發達, 要什麼有什麼, 生活簡直如蜜罐一樣!可是仔細觀察, 現在的孩子並不怎麼快樂。 因為, 他們缺乏了“渴望”, 過量的好物質讓他們能輕易滿足, 沒有什麼能讓他們感到興奮。

心理學家認為, 渴望是人類快樂的源泉。

當強烈的需求被滿足時, 喜悅產生的幸福感推動人不斷進步。 對一個即將被淹死的人來說, 一根救命稻草勝過一顆1克拉鑽石。 如今, 孩子沒有“渴”, 只有“望”, 這是一個糟糕的開端。

“尿不濕時代的孩子”最大的危機是什麼?缺乏目標——很容易理解, 家裡什麼都有, 還有什麼必要去拼搏奮鬥嗎?

1953年, 耶魯大學做過一次調研, 就人生目標對一個人的影響進行了25年的跟蹤調查。 結果顯示, 27%的孩子沒有人生目標, 成年後生活在社會最底層, 貧困潦倒。 60% 的孩子目標模糊, 最終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僅有10%的孩子, 擁有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中短期計畫, 最後, 這10%的人成為社會精英, 在各自領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感。 剩下的3%, 擁有清晰且明確的長期目標,

最終成為各領域的頂尖人士。

也就是說, 渴望最終會內化為一個孩子內心的成長軌跡。 它就像一個指向標, 不斷地鼓勵孩子們走向理想的港灣。 今天, 我們望子成龍的同時, 必須要讓孩子不斷有目標, 並且時時有渴望。

認識一位元學長, 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 現在為這一領域的傑出人才。 他告訴我, 小時候, 他想要一輛自行車, 讓媽媽買。 媽媽就問:你為什麼要買自行車, 請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

他說:“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有。 ”媽媽答:“那我們也借來騎。 ”輕易地否決了。

過了一段時間, 他又忍不住提。 媽媽還是問他, 給我一個理由。 他說:“騎自行車可以鍛煉身體。 ”媽媽說, 每天跑步也可以鍛煉啊。 依舊否決。

想要一輛自行車成為他深深的渴望, 直到他再提出來時, 給媽媽的理由是:“我想騎著自行車, 和風賽跑。 ”媽媽很驚喜, 給他買了一輛特別漂亮的自行車。 因為時機已經成熟, 渴望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發芽, 他一定會珍惜這來自不易的滿足, 同時感到深深的幸福。 多麼智慧的人生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