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梁偉華聚焦“生命提案”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自然過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 生命臨終關懷服務被更多人所重視。

臨終關懷, 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6個月或更少)的患者進行適當的醫院或家庭的醫療及護理, 以減輕其疾病的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

在不久的將來, 患者是否可以就近在社區享受到臨終關懷服務?臨終關懷的費用是否可以由醫保結算?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梁偉華遞交了一份聚焦生命的提案。

優逝和優生優育同樣重要

“我們一直重視優生優育,

但對‘優逝’卻關注不夠。 ”3月12日, 全國政協委員梁偉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深化, 必然給老年人帶來疾病負擔的增加。 在這些患者中, 特別是高齡患者中, 有相當比例是難以治癒的臨終病人。 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對生命理解的局限, 其家人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到醫院給予其治療, 不僅加大了患者的痛苦, 也使家庭付出高額醫療費用, 並可能導致新的貧困。

“這些患者狀態都比較差, 一般是病情嚴重的癌症晚期患者以及受病痛困擾的老年人, 他們普遍疼痛感劇烈, 進食受阻, 更嚴重的是他們對死亡的恐懼。 ”他說, 要把醫療模式從單純對臨終病人的治療為主轉向以減輕痛苦、提高其生命品質為主,

即實施對臨終病人以臨終人文關懷為主的服務模式, 可以預見, “臨終關懷”需求將呈井噴式增長。

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 民眾普遍缺乏臨終關懷的理念。 由於無相關政策支撐, 政府不可能投入相關經費, 臨終關懷服務機構也相對缺乏。 臨終關懷的專業隊伍需要醫生、護士、心理諮詢師、營養師、理療師及社會工作者等多學科專業人員, 而我國尚缺乏這類人才的培訓和管理體系。

搭建臨終服務體系

“在發達國家, 上世紀70年代死亡教育就已進入中小學課堂。 在我國香港地區, 死亡教育選修課也已進入了高等院校。 但在我國內地中小學、甚至大學, 死亡教育方面基本為空白, 所以亟待補上這一課。 ”梁偉華認為, 社會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後,

優逝和優生優育同樣重要, 有必要推進其發展。

那麼, 如何搭建臨終服務體系?他建議, 立法機構和政府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應法規和政策, 明確臨終關懷服務機構的建立、服務內容、保障物件, 制定臨終關懷服務標準、組織方案、運行機制、運行資金來源和場地等政策保障。 通過減免稅收和政府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 支持和引導更多民間資本進入臨終關懷領域。 將臨終關懷納入各地基本醫療保險, 增大臨終關懷報銷比例。

此外, 建議各地在醫療衛生職業院校中發展臨終關懷專業教育, 培養一批專業人才。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賴芳傑殷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