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英雄人物詳解之徐渭:愛國憂民,明朝難得的人才

熟讀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中, 明朝, 可以說是一個才子的多產國。 而這些古往今來才高八斗的學者們, 普遍都有一種孤高自傲的氣息。 我們今天要說的明朝人物徐渭,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和我們之前說過的楊慎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都是早年得志, 晚年隕落。

他這一生不斷的伴隨著親人的離世, 惡僕的欺壓, 入官場無門等傷心事, 因而索性將鬱悶的心情, 寄託在書畫之中, 給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文化瑰寶。 上帝在關上了門的同時, 又給他打開了一扇通往藝術的窗戶。 徐渭青少年時得不到親生父母的疼愛, 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 有寄人籬下之感。 但他聰穎異常, 文思敏捷, 六歲讀書, 九歲便能作文, 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

他生性放蕩不羈, 行事隨性恣意, 少小便有才名。 這狂放的性格, 讓他的詩作, 畫卷都有一種別樣的風格, 為世人所喜愛。 然而這份放浪形骸的灑脫卻與科舉入仕格格不入, 講求循規蹈矩的八股文條條框框的將文章牢牢限定, 沒有發揮的餘地, 讓徐渭很頭疼。 他前後八次參加科舉, 屢試不中, 直至嘉靖二十六年, 年將40歲, 才首次中舉。 一代才子就折損在這樣的制度之下,

可悲可歎。

仕途中最為得意的時光莫過於成為胡宗憲幕僚的那段時間。 有上司的包容, 皇帝的賞識, 好友的讚賞, 這紛至遝來的幸運, 成就了他人生中少有的幸福時光。 胡宗憲偶然捕獲一隻白鹿, 異常難得, 徐渭連寫三篇白鹿的贊文,

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嘉靖帝特地對文章中的美詞佳句標注出來, 裝載成冊。 這是對徐渭文才最有力的肯定。

徐渭的父親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同知。 徐鏓的原配童氏, 生下徐淮、徐潞兩個兒子;繼娶苗氏, 不曾生育。 徐鏓晚年納妾才生下徐渭, 由嫡母苗夫人撫養。

在徐渭出生百日後, 徐鏓便去世。 十歲時, 徐渭的生母又被苗氏逐出家門, 骨肉分離, 對他而言刺激頗深。 徐渭十四歲時, 苗夫人去世, 徐渭隨長兄徐淮生活。 二人年齡相差三十多歲, 又缺乏手足之情, 相處得不甚愉快。

雖說, 徐渭是一匹難得的千里馬, 但他卻再也找不到胡宗憲那樣的伯樂了。再加上,他晚年的孤高自恃、時常碰壁,在經歷了種種失敗後,他精神越來越失常。晚年的徐渭沉醉於畫作,對官場之人尤其的憎恨。在他七十三歲高齡時,病死在了自己的茅草房之中。

但他卻再也找不到胡宗憲那樣的伯樂了。再加上,他晚年的孤高自恃、時常碰壁,在經歷了種種失敗後,他精神越來越失常。晚年的徐渭沉醉於畫作,對官場之人尤其的憎恨。在他七十三歲高齡時,病死在了自己的茅草房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