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我「芯」澎湃,小米手機 5c 體驗

一個月前的小米松果晶片發佈會上, 小米發佈了一款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 它雖然沒有小米MIX那樣驚豔, 但對小米來說意義重大,

因為它是首款搭載了自主研發處理器的小米手機, 它就是小米5c。 小米5c是小米4c的反覆運算版本, 產品定位介於紅米與小米系列之間。 小米5c首次搭載松果處理器, 也可以看出松果澎湃S1定位為中高端晶片。

輕薄的機身 不錯的顏值

5c的包裝盒帶有濃濃的蘋果風, 純白極簡, 盒子右上角標注著RAM和RAM的大小, 目前只有3GB 記憶體+64GB 容量版本。 包裝盒裡面的內容也是極為簡單, 手機, 充電頭, 資料線, 小卡片, 沒了。

小米5c採用金屬一體化機身, 有黑色、金色以及玫瑰金三種配色, 我使用的是黑色版本。 正面是一塊2.5D弧面玻璃, 長條形的Home按鍵和小米5非常相似, 但未採用像小米5一樣的ID無邊框設計, 絕對好評。 超窄邊框, 螢幕沒有一點黑邊(可能是因為這台手機是黑色的原因), 有防誤觸模式, 正面設計比小米5要精緻不少, 一體感很強。 螢幕和金屬後殼不是直接拼接, 中間有一層螢幕底板作為緩衝。 要說不足之處, 就是Home 鍵手感偏硬, 不容易按下。

背面是三段式設計, 中間是的金屬材質, 上下玻璃, 並未採用目前市面流行的一體式金屬後殼設計。 中間的金屬磨砂質感, 雖然不是指紋收集器, 但也容易沾染油污汗漬, 且不太好清理乾淨。 主攝像頭和閃光燈在背面左上方, 未凸起。 紅外功能和Typc-C都有, 很高興現在手中的安卓手機全部採用Typc-C介面。

整機設計的比較圓潤,非常輕薄,5.15寸的螢幕配合超窄邊框,大小合適,手感很棒,全黑的機身拿在手中很有科技感。

兄弟父子三款手機外觀對比,它們分別是小米4c、小米5和今天的主角5c。

可以看出小米4c最沒有設計感,大塑膠機身,金屬材質的5c顯得更加沉穩和有質感。當然4c還是不錯的,使用了一年半,除了沒指紋識別,系統偶爾出出BUG,還是挺滿意的。

小米5後殼採用玻璃材質,背面的弧度很貼合手掌,但正面不是2.5D螢幕,點亮螢幕兩側有很寬的黑邊。所以個人最喜歡5c的正面和5的背面。從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到越來越注重設計,可以看出小米手機逐漸走向成熟。

合適的尺寸 頂級的螢幕

5c的螢幕尺寸和小米5一樣,都是5.15英寸1920×1080解析度IPS屏。螢幕觀感舒適不刺眼,飽和度比iPhone 6s Plus 高一點。螢幕十分通透細膩,完全看不到顆粒點,整體素質屬於最好的那一類。

是賣點還短板,澎湃S1處理器

松果澎湃S1是小米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官方表示其是“追求性能與功耗的絕佳平衡”。具體來說,它採用了八核64位CPU,2.2GHz 四核A53+1.4GHz 四核A53,日常為小核心工作,而遇到複雜場景則八核共同工作,採用28nm HPC+工藝制程;GPU為四核Mali T860圖形處理器;擁有32位元高性能語音DSP,且支援VoLTE;ISP採用14位雙核,官方表示可使相機感光性能提升150%;基帶方面,松果澎湃S1具備可程式設計的Modem,可通過OTA進行演算法升級。同時,松果澎湃S1也設計有晶片級安全保護,採用TEE架構。看資料的話,松果澎湃S1只能算是中等級別,至於性能還是看小米5c的整體表現吧。

接下來用小米5c和OPPO R9s進行跑分對比,成績繪製成圖表。OPPO R9s搭載高通驍龍625處理器,同樣定位於中端。5c提供“均衡模式”和“性能模式”,分別測試一次。

GeekBench 4是測試處理器的運算能力。澎湃S1無論是在均衡模式還是性能模式都被驍龍652吊打。

π圓周率軟體是測試手機計算π到1000萬位所需的時間,時間越少越好。

PCMark Work 2.0測試處理文檔、PDF、流覽網頁、多媒體處理等性能,比較貼合日常使用場景。

3DMark測試GPU性能,可以看出澎湃S1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實際使用中,預設的均衡模式,兩個大核會被遮罩。5c玩目前主流的網遊表現還是不錯的,運行NBA2K16這類大型遊戲還是比較吃力。另外,5c網路制式預設僅支援移動2/3/4G和聯通2G,不過處理器基帶是支援聯通3/4G和電信4G,可以調出松果助手來啟動。

好用完善的MIUI 8

相機夠用,但夠特別優秀

發佈會上強調5c的“暗夜之眼”超感官相機,夜間晶片級雙重降噪演算法。那麼看看實際表現如何。

白天樣張的表現還不錯,畫面夠銳夠清晰。不過亮度有些偏低,畫面的天氣比實際更陰沉。

夜間的表現只能算一般,色彩還不錯,噪點和塗抹有些嚴重,屬於能用級別,總之相機還有很多優化空間。不過對於一款1500元檔的手機,這個表現已經讓人滿意。

電池不夠 快充來湊

由於5c的機身太過纖薄,電池容量只有2860mAh,勉勉強強能堅持一天。5c採用9V/2A的澎湃快充,從沒電到充滿所花時間大約一個小時,速度相當之快,也算是側面彌補續航的短板吧。

松果晶片:第一代表現均衡 未來任重道遠

小米5c的整體表現比較均衡,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要說吸引人的地方,可以說是不錯的顏值和輕薄的機身吧。對於不玩大型遊戲的我來說,有好用的系統和喜歡的外觀已經足夠了。

5c是小米十分重要的一款手機,是小米自研晶片的第一次嘗試。自主研發晶片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小米要想成為像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國際大廠,這條路也必須要走,小米剛走出了第一步。儘管5c並不完美,也不算足夠的優秀,但綜合表現穩定。我們對國貨也要抱有多多支援,樂觀的態度,相信未來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整機設計的比較圓潤,非常輕薄,5.15寸的螢幕配合超窄邊框,大小合適,手感很棒,全黑的機身拿在手中很有科技感。

兄弟父子三款手機外觀對比,它們分別是小米4c、小米5和今天的主角5c。

可以看出小米4c最沒有設計感,大塑膠機身,金屬材質的5c顯得更加沉穩和有質感。當然4c還是不錯的,使用了一年半,除了沒指紋識別,系統偶爾出出BUG,還是挺滿意的。

小米5後殼採用玻璃材質,背面的弧度很貼合手掌,但正面不是2.5D螢幕,點亮螢幕兩側有很寬的黑邊。所以個人最喜歡5c的正面和5的背面。從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到越來越注重設計,可以看出小米手機逐漸走向成熟。

合適的尺寸 頂級的螢幕

5c的螢幕尺寸和小米5一樣,都是5.15英寸1920×1080解析度IPS屏。螢幕觀感舒適不刺眼,飽和度比iPhone 6s Plus 高一點。螢幕十分通透細膩,完全看不到顆粒點,整體素質屬於最好的那一類。

是賣點還短板,澎湃S1處理器

松果澎湃S1是小米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官方表示其是“追求性能與功耗的絕佳平衡”。具體來說,它採用了八核64位CPU,2.2GHz 四核A53+1.4GHz 四核A53,日常為小核心工作,而遇到複雜場景則八核共同工作,採用28nm HPC+工藝制程;GPU為四核Mali T860圖形處理器;擁有32位元高性能語音DSP,且支援VoLTE;ISP採用14位雙核,官方表示可使相機感光性能提升150%;基帶方面,松果澎湃S1具備可程式設計的Modem,可通過OTA進行演算法升級。同時,松果澎湃S1也設計有晶片級安全保護,採用TEE架構。看資料的話,松果澎湃S1只能算是中等級別,至於性能還是看小米5c的整體表現吧。

接下來用小米5c和OPPO R9s進行跑分對比,成績繪製成圖表。OPPO R9s搭載高通驍龍625處理器,同樣定位於中端。5c提供“均衡模式”和“性能模式”,分別測試一次。

GeekBench 4是測試處理器的運算能力。澎湃S1無論是在均衡模式還是性能模式都被驍龍652吊打。

π圓周率軟體是測試手機計算π到1000萬位所需的時間,時間越少越好。

PCMark Work 2.0測試處理文檔、PDF、流覽網頁、多媒體處理等性能,比較貼合日常使用場景。

3DMark測試GPU性能,可以看出澎湃S1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實際使用中,預設的均衡模式,兩個大核會被遮罩。5c玩目前主流的網遊表現還是不錯的,運行NBA2K16這類大型遊戲還是比較吃力。另外,5c網路制式預設僅支援移動2/3/4G和聯通2G,不過處理器基帶是支援聯通3/4G和電信4G,可以調出松果助手來啟動。

好用完善的MIUI 8

相機夠用,但夠特別優秀

發佈會上強調5c的“暗夜之眼”超感官相機,夜間晶片級雙重降噪演算法。那麼看看實際表現如何。

白天樣張的表現還不錯,畫面夠銳夠清晰。不過亮度有些偏低,畫面的天氣比實際更陰沉。

夜間的表現只能算一般,色彩還不錯,噪點和塗抹有些嚴重,屬於能用級別,總之相機還有很多優化空間。不過對於一款1500元檔的手機,這個表現已經讓人滿意。

電池不夠 快充來湊

由於5c的機身太過纖薄,電池容量只有2860mAh,勉勉強強能堅持一天。5c採用9V/2A的澎湃快充,從沒電到充滿所花時間大約一個小時,速度相當之快,也算是側面彌補續航的短板吧。

松果晶片:第一代表現均衡 未來任重道遠

小米5c的整體表現比較均衡,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要說吸引人的地方,可以說是不錯的顏值和輕薄的機身吧。對於不玩大型遊戲的我來說,有好用的系統和喜歡的外觀已經足夠了。

5c是小米十分重要的一款手機,是小米自研晶片的第一次嘗試。自主研發晶片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小米要想成為像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國際大廠,這條路也必須要走,小米剛走出了第一步。儘管5c並不完美,也不算足夠的優秀,但綜合表現穩定。我們對國貨也要抱有多多支援,樂觀的態度,相信未來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