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一個全職媽媽對寫作的告白

做全職媽媽以來, 每天跟屎尿屁奶打交道, 全年無休, 心裡還時不時地害怕自己被社會拋棄, 然而想要做出實際的改變卻又很難。

經常想寫些文章來梳理自己, 然而等寶寶入睡了, 有時間寫字的時候, 我又寧願躺在床上玩手機, 第二天醒來面對現實又是無比焦慮。

就這樣惡性循環。

一次偶爾的機會刷到了一個寫作班的報名, 腦袋一熱付了錢, 付錢的初衷很明確, 就是逼迫自己開始寫寫寫。

就這樣我開始寫寫寫。 我的狀態確確實實地從提筆寫的刹那開始改變, 為了寫出好文章, 我就得一直想, 為了能想出點可以寫的東西, 我就得認真觀察生活中碰到的一切人、事、物, 腦袋一忙碌, 我就沒有時間陷於焦慮了。

伴隨著焦慮的離開, 自身狀態的改變, 我驚訝地發現, 寫作也在療愈著我和身邊親人的關係。

我和我爸媽的關係一向疏遠, 從來不跟他們分享我內心的想法。

然而文字會出賣我。

我會時常把記錄寶寶成長的文字發給他們, 其中一篇文章裡我提到“小小葛在努力成長, 而作為他媽媽, 我也是不敢停歇。 我相信“教育無他, 無非愛和榜樣“, 於是我也開始嘗試走出舒適區, 去做一些自己以前不喜歡做的事, 比如跟陌生人搭訕......“

這些我要成長的文字, 變成了他們走近我的基礎, 等我提出我想參加某個身體管理的培訓, 他們主動提出幫我帶寶寶, 而我也因為感受到了被理解, 也更加願意主動跟他們聊天。

寫作除了讓我和我爸媽的關係變得親密, 也讓我和孩子他爸換了一種溝通方式。

以前的自己總是動不動就對孩子他爸發脾氣, 以為全世界就我最辛苦, 從來不曾體會孩子他爸為家庭的付出。 我們的相處模式就是“他忙碌-我發脾氣-他開始關心我和娃“, 如此循環往復。

當我開始把時間精力放在寫作上, 我發現自己很少跟他發脾氣, 疲憊的時候我直接跟他說“我有點累, 可不可以先回來哄娃睡覺再去加班?“因為我希望快點把問題解,

快點投入到寫作中, 而不是沒完沒了地發脾氣, 浪費彼此的時間精力。

就這樣, 我和娃爸少了些相互對抗, 多了些夜聊, 每天寫完文章, 我們就平靜地躺在床上, 我跟他說說娃的趣事, 他跟我說工作上的困難。

最最重要的, 寫作讓我無比用心地對待寶寶的一切, 與寶寶的關係自然親上加親。

在寫作的過程中, 我慢慢有了寫作方向。 寫育兒文、寫寶寶和我自己的成長日記, 顯然很適合現階段的自己, 既可以讓我把關注點聚焦在育兒上, 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 也可以讓我隨時反思自己, 調整自己的狀態。

我開始訂立自己的寫作目標, 我希望等寶寶長大後可以在媽媽的文字裡看到他生命無記憶的頭三年, 為了實現如此有愛的目標, 我必須去認真觀察娃的一切, 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可以輸出的文字;我必須全神貫注地陪娃, 盡可能感知他的情緒, 如此才能使記錄更加真實。

而寶寶在我的用心陪伴下, 在我這裡自然是更加開放自由隨意任性。

我的生活狀態、親密關係就這樣因為寫作而慢慢改變, 惡性循環開始轉向良性迴圈。

是的,我還是一個全職媽媽,我的身份沒有任何改變,但是寫作這件事,卻讓我身處一屋,心卻變得無比細膩和開放,正是這份細膩和開放,幫助我不斷改善各種親密關係。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一句話“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全身上下的每一片羽毛都閃爍著自由的光芒”,而寫作帶我找到自由的光芒,讓我重獲溫暖。

惡性循環開始轉向良性迴圈。

是的,我還是一個全職媽媽,我的身份沒有任何改變,但是寫作這件事,卻讓我身處一屋,心卻變得無比細膩和開放,正是這份細膩和開放,幫助我不斷改善各種親密關係。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一句話“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全身上下的每一片羽毛都閃爍著自由的光芒”,而寫作帶我找到自由的光芒,讓我重獲溫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