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蘇起:臺灣的美國想像

如果調查全世界誰最親美國愛美國, 臺灣絕對名列前茅。

這當然是因為臺灣的安全與經濟都與美國密切相關。 久而久之臺灣人民自然對美國產生好感、甚至依賴的心理。 但據筆者多年觀察, 臺灣民眾對美的依賴感其實有一大部分是自己的想像, 而最近幾年因為兩岸關係惡化, 蔡“政府”及部分媒體也刻意強化甚至操弄這些想像。

想像之一是, “基於共同的民主價值與抗衡中共的戰略需求, 美國非常重視臺灣的存在”。

事實上, 美國確實重視臺灣, 但程度遠不如許多人想像的那麼高。 更重要的, 美國看待臺灣的出發點常常是戰略算計, 因此不一定帶有感情。 尼克森總統時期不正為戰略考慮, 才做出“棄台”的決定?

美國著名的外交史專家唐耐心(Nancy Tucker)在她專研“美台關係”的巨著Strait Talk中就直陳, “互不信任”貫穿了幾十年的“美台關係”。 在冷戰時期, 臺灣憂慮自己會被華府出賣;華府則常擔心被臺灣拖進一個它不想要的戰爭。

臺灣民主化後, 唐耐心說, 美國對臺灣的不信任更強, 因為臺灣變得更難掌控。 而藍綠的惡鬥, 又再加深美國算計的難度, 對臺灣更必須時時提防, 絕對不像臺灣看美國那樣一廂情願。

連帶的是想像二。 臺灣常以為碰到什麼事, 美國一定會幫忙。

事實上, 正因為美國必須因時因勢因事來做算計, 所以常不會如臺灣所願。 幾年前鬧了好幾個月的廣大興號漁船事件, 臺灣情急之下想到要請老美來幫忙, 結果美國口惠而實不至, 因為它正與菲律賓協商讓離開二十二年的美軍重返菲國基地, 當然不可能對臺灣伸出援手。 最近巴拿馬與我們“斷交”, 據瞭解, “斷交”後第二天恰好某個國台辦訪問團與美國涉台官員、前官員及智庫專家會談了一整天。

會中美方竟然完全沒提巴拿馬這個議題, 讓已備好答詢的中方人士大感驚訝。

想像之三是“把來自美國任何人或任何單位的‘親台’表述, 都不分輕重地想像成‘美國’的‘愛台’表現”。

事實上, 最近一年臺灣某些媒體喜歡大幅報導美國國會“挺台”的消息, 彷佛“美國”仍然大力支持臺灣。 其實真正主導美國外交的仍然是行政部門, 而行政部門與臺灣的溝通, 基於各種原因, 並不如往日順暢。 我“駐美單位”加強遊說美國國會, 其實是做補強, 為了牽制行政部門可能對台不利的動向。 島內媒體炒作美國國會新聞, 徒然暴露操弄民眾美國想像的企圖。

想像之四, 如某些輿論(甚至社論)多次鼓吹, “美國為了對抗崛起的中國大陸, 不僅力挺臺灣, 還在走‘一條聯合俄羅斯、歐盟、日本以圍堵中國的路線’, 或‘日美韓印圍堵中國的連線’”。

事實上, 這是標準的冷戰遺緒, 完全不符當前國際現實。 美國內部當然一直有人高度疑慮中國的崛起。

但美國現在內部治理混亂, 外交毫無章法。 而特朗普上任後及可見的未來, 朝鮮才是最危險的威脅。 美國不論要“制裁”、“談判”或“戰爭”, 都需要與北京合作, 哪來的“圍堵”?臺灣部分人士抓住美國少數的“反中”論調, 就誇大為“美國”政策, 實有故意誤導民眾的嫌疑, 好讓他們沉迷在虛幻的安全感裡, 以維持追求臺灣“獨立”的動力。

想像之五是, “台海如果出現危機, 美國一定會像一九九六年那樣派出航母艦隊來馳援”。

事實上,台海的中美軍力平衡早已改變。論能力,中共已能摧毀美國在琉球的空軍基地,並阻絕航母艦隊於二千公里以外的海域。論意志,中美也強弱立判。這表示未來美國馳援臺灣的可能性極低,但還不意味大陸就會“武統”以解決臺灣問題。更大的可能是雙方根據新的軍力平衡,進行新的政治談判。這才是臺灣應該憂慮的。

臺灣人是務實的。安全感強時,支持“台獨”的就變多;安全感低了,“台獨”傾向就降低。這就是為什麼馬英九時期“台獨”上升,而蔡英文時期反而下降。當然這也說明為什麼一直有人不顧事實地炒作美國想像,以維繫所謂“臺灣新民意”於不墜。

(作者為臺北論壇董事長、臺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事實上,台海的中美軍力平衡早已改變。論能力,中共已能摧毀美國在琉球的空軍基地,並阻絕航母艦隊於二千公里以外的海域。論意志,中美也強弱立判。這表示未來美國馳援臺灣的可能性極低,但還不意味大陸就會“武統”以解決臺灣問題。更大的可能是雙方根據新的軍力平衡,進行新的政治談判。這才是臺灣應該憂慮的。

臺灣人是務實的。安全感強時,支持“台獨”的就變多;安全感低了,“台獨”傾向就降低。這就是為什麼馬英九時期“台獨”上升,而蔡英文時期反而下降。當然這也說明為什麼一直有人不顧事實地炒作美國想像,以維繫所謂“臺灣新民意”於不墜。

(作者為臺北論壇董事長、臺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