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七年之後,AliOS為何選擇了汽車?

阿裡宣佈了新的作業系統戰略和全新的品牌——AliOS, 並為這個新品牌提出了新的口號:驅動萬物智能。 其中最大的不同莫過於, YunOS時代的阿裡,

將重心放在了手機上, 而AliOS則瞄準了汽車。

據Gartner的研究報告顯示, 2017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84億, 比2016年的64億增長31%, 將首次超越全球人口的數量。 相比于阿裡剛剛涉足作業系統的時代, 已然從移動互聯網過渡到了物聯網。

就在不久前的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 馬雲提出了“智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的本質必須是一個智聯網, 沒有智慧的物聯網無異於是一個“植物人”。 由此來看, AliOS可能是阿裡對於智聯網這個概念給出的答案。

手機到汽車, IoT的主角變了

阿裡在2010年開始作業系統研發並以手機作為發力點的原因不難理解, 那個時候的智慧手機剛剛成為新的計算中心, 互聯網世界裡的商業行為也開始圍繞手機進行。

而近幾年,

YunOS的佈局開始有了明顯的IoT色彩, 針對汽車、電視、智慧家居等IoT細分領域研發作業系統。 其中, 汽車成為YunOS的另一個發力點。 2016年7月6日, 阿裡和上汽聯合推出了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榮威RX5, 搭載的便是YunOS Auto互聯網汽車作業系統。 上市一年累計銷量高達23萬輛, 一舉斬獲“2016年度新車銷量王”等稱號。 過去一年裡, 上汽更是在其自主品牌產品線全線新車使用該系統, 推出包括榮威ERX5、榮威i6、榮威ei6、名爵ZS、名爵3、名爵6、大通D90等多款互聯網汽車。

從某種程度上說, 在互聯網汽車上的初步試水, 為YunOS開闢了一個新戰場, 市場的強烈反響, 也增加了阿裡深耕汽車作業系統的決心。 而從行業大環境來看, 在消費者使用最多的物聯網設備中, 汽車僅次於智慧電視和數位機上盒。

此外, 2016年國內汽車銷量達到了2802.8萬輛, 同比增長13.7%, 這個市場的潛在機會足以誕生一個新巨頭。

與此同時, 汽車本身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在各國出臺取締燃油車的時間表後, 車企們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 科技巨頭們也看到了這個機會, 一些玩家嘗試抓住電動汽車的風口, 一些玩家瞄準了汽車的互聯網化。 而聯網之後的互聯網汽車也面臨著身份上的轉變, 與互聯網世界的鴻溝被消除, 汽車成為IoT世界裡的重要載體。

重新定義的汽車, 重新開始的AliOS

互聯網汽車的出現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開始。 雖然Android Auto、Carplay等車載系統早在幾年前就成了一些車型標榜的賣點, 但是它們和互聯網汽車上所搭載的系統仍然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前者的計算中心仍然是手機, 以投屏的方式將手機的功能和體驗搬到車上;而後者的聯網不需要手機, 扮演計算中心角色的是汽車本身。

作為互聯網汽車這個新品類的締造者, 阿裡似乎比其他同行者更理解汽車連接互聯網的未來前景。 當行業談論車聯網的時候, 還在討論導航、音樂、社交、娛樂等多媒體娛樂系統, 阿裡已經將作業系統視為汽車的第二個引擎, 並將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全面接入汽車。 如今AliOS的升級, 整合了原有的YunOS移動端業務, 定位於物聯網作業系統, 並重點研發汽車作業系統、IoT等領域。

對阿裡來說, 七年的核心作業系統研發經驗, 深刻理解了不同設備之間的斷層。 就好像在PC時代一統天下的Windows,

錯過了移動終端的崛起;在移動端成為幸運兒和Android和iOS卻可能錯失汽車的機遇。

一方面是對話模式上的差異化。 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在PC上應用得非常成熟, 可同樣的交互邏輯出現在手機上, 用戶並不買帳, WindowsPhone是如此, 後來的Windows10還是如此。 從手機到汽車同樣存在交互上的差異, 手機上使用最多的對話模式是觸控, 如果相似的邏輯複製到汽車上, 卻可能面臨駕駛安全等一系列的問題, 語音辨識等更智慧的交互設計可能更適合汽車的場景。

另一方面, 阿裡深知使用者體驗是需要重構的。 PC時代的“桌面+檔“架構滿足了“人找內容”的需求, 手機時代的“桌面+APP”架構滿足了“人找應用”的需求, 而在汽車上將直接進入“服務找人”的階段。 Android也試圖入侵汽車市場,又始終不願捨棄龐大的APP應用生態,阿裡的聰明之處在於採用場景地圖桌面+無縫連貫服務體驗的架構和生態,來打通讓服務找人的模式。

事實上,阿裡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在汽車OS上捨棄了APP模式,不相容安卓應用。正如斑馬網路CEO施雪松所說,在汽車作業系統上,阿裡已經領先穀歌三年的時間。在這輪時間紅利的激勵下,AliOS也已成為汽車作業系統的領跑者。

汽車是標杆,AliOS志在驅動萬物智慧

選擇汽車作為AliOS的第一棒,並非是阿裡的任性之舉。汽車行業正處於智慧化轉型的當口,所背負的使命如同手機從功能機時代到智慧機時代的過渡。更重要的是,看到IoT前景的阿裡需要一個成功的標杆,並且集中在了兩個層面。

一個是對於整個汽車產業鏈的標杆作用。就在不久前,由阿裡和上汽共同發起的互聯網汽車基金投資成立的斑馬網路正式走向開放。斑馬網路曾經是YunOS Auto 的唯一授權者,也是現在AliOS的重要合作夥伴。斑馬網路的開放,或許意味著阿裡的互聯網汽車事業將有上汽之外的其他合作夥伴加入。斑馬網路CEO施雪松在近期幾次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也曾透露過這個訊息,“今天已經有非上汽的、其他車廠的合作專案進入實質性階段。”據瞭解這個新的合作夥伴很可能會在下個月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公佈。

其實我們也不難找尋類似的案例,穀歌在推出Android的時候,三星、HTC等成為最早的合作夥伴,並一躍成為挑戰諾基亞的新巨人。互聯網汽車正在完成類似的使命,榮威RX5屢次幫助上汽躋身緊湊型SUV銷量前十的陣營,如今上汽自主車型的全面“互聯網化”,也一改上汽在乘用車市場的黯淡局面:2016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實現32.17萬輛,同比增長高達90%左右,超額完成其全年24萬輛的銷量目標,並首次實現盈利。誠然,上汽在汽車市場的上升勢頭不亞於2012年前後的三星手機,AliOS也正在以開放的姿態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

另一個是對於整個IoT產業的標杆價值。誰才是IoT時代的計算中心?或許很難找到折中的答案。即便是在今年一炮而紅的智慧音箱,也已開始擺脫對手機的依賴,有獨立的聯網能力,並將語音作為主要的對話模式。同樣的,AliOS在汽車上有著相同的價值。

按照其發佈的新聞中的官方口徑,AliOS希望是定義一個不同於PC和移動時代的物聯網作業系統,汽車無疑是AliOS驅動萬物智慧的開始。無論是支付、娛樂等基礎的智慧服務,還是語音交互、智慧導航等未來的發展方向,互聯網汽車的每一個指令和回復都來自雲端,是典型的“雲、管、端”的場景。這也恰恰符合AliOS物聯網作業系統的定位,每一個終端都是獨立的計算中心,經過雲端的連接形成完整的IoT生態。

不管是在技術研發上,還是在意識形態上,AliOS在汽車上的成績已經領先了競爭對手兩到三年的時間,更可怕的是在IoT市場即將發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還是那句話,汽車將是AliOS最大的機會,也是驅動萬物智慧的開始。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慧硬體、雲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Android也試圖入侵汽車市場,又始終不願捨棄龐大的APP應用生態,阿裡的聰明之處在於採用場景地圖桌面+無縫連貫服務體驗的架構和生態,來打通讓服務找人的模式。

事實上,阿裡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在汽車OS上捨棄了APP模式,不相容安卓應用。正如斑馬網路CEO施雪松所說,在汽車作業系統上,阿裡已經領先穀歌三年的時間。在這輪時間紅利的激勵下,AliOS也已成為汽車作業系統的領跑者。

汽車是標杆,AliOS志在驅動萬物智慧

選擇汽車作為AliOS的第一棒,並非是阿裡的任性之舉。汽車行業正處於智慧化轉型的當口,所背負的使命如同手機從功能機時代到智慧機時代的過渡。更重要的是,看到IoT前景的阿裡需要一個成功的標杆,並且集中在了兩個層面。

一個是對於整個汽車產業鏈的標杆作用。就在不久前,由阿裡和上汽共同發起的互聯網汽車基金投資成立的斑馬網路正式走向開放。斑馬網路曾經是YunOS Auto 的唯一授權者,也是現在AliOS的重要合作夥伴。斑馬網路的開放,或許意味著阿裡的互聯網汽車事業將有上汽之外的其他合作夥伴加入。斑馬網路CEO施雪松在近期幾次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也曾透露過這個訊息,“今天已經有非上汽的、其他車廠的合作專案進入實質性階段。”據瞭解這個新的合作夥伴很可能會在下個月的雲棲大會上正式公佈。

其實我們也不難找尋類似的案例,穀歌在推出Android的時候,三星、HTC等成為最早的合作夥伴,並一躍成為挑戰諾基亞的新巨人。互聯網汽車正在完成類似的使命,榮威RX5屢次幫助上汽躋身緊湊型SUV銷量前十的陣營,如今上汽自主車型的全面“互聯網化”,也一改上汽在乘用車市場的黯淡局面:2016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實現32.17萬輛,同比增長高達90%左右,超額完成其全年24萬輛的銷量目標,並首次實現盈利。誠然,上汽在汽車市場的上升勢頭不亞於2012年前後的三星手機,AliOS也正在以開放的姿態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

另一個是對於整個IoT產業的標杆價值。誰才是IoT時代的計算中心?或許很難找到折中的答案。即便是在今年一炮而紅的智慧音箱,也已開始擺脫對手機的依賴,有獨立的聯網能力,並將語音作為主要的對話模式。同樣的,AliOS在汽車上有著相同的價值。

按照其發佈的新聞中的官方口徑,AliOS希望是定義一個不同於PC和移動時代的物聯網作業系統,汽車無疑是AliOS驅動萬物智慧的開始。無論是支付、娛樂等基礎的智慧服務,還是語音交互、智慧導航等未來的發展方向,互聯網汽車的每一個指令和回復都來自雲端,是典型的“雲、管、端”的場景。這也恰恰符合AliOS物聯網作業系統的定位,每一個終端都是獨立的計算中心,經過雲端的連接形成完整的IoT生態。

不管是在技術研發上,還是在意識形態上,AliOS在汽車上的成績已經領先了競爭對手兩到三年的時間,更可怕的是在IoT市場即將發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還是那句話,汽車將是AliOS最大的機會,也是驅動萬物智慧的開始。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慧硬體、雲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微信公眾號:spnew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