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臧洪的大義,袁紹不懂可陳容卻願意為之一同赴死,這大義是什麼?

讀《十八路諸侯》, 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今天的我們一樣很難理解臧洪。 他為了舊主, 與自己真正的主人作對, 還打著大義的旗號。 如果以今天的標準看, 這臧洪的行為實在是有點太詭異了。 確實, 忠和義這兩個字, 臧洪身體力行, 可是表現出來的卻同樣有不忠不義。

可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還有那些和臧洪一起誓死守城的那些人, 看中臧洪的是什麼?是臧洪通過行動證明出來的一切。 他不是首先計較的是自己的得失, 而放在最先的是心中過不去的那道坎。 為了自己的良心, 臧洪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切,

哪怕是生命。 這樣真真實實的行動, 是會感染人、感動人的。 雖然在邏輯上, 臧洪這樣做同樣不忠不孝, 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圖1、袁紹

在三國志臧洪傳中, 就記載這麼一位元被臧洪感動的人。 這個人名叫陳容, 年輕時就很仰慕臧洪的為人, 於是就追隨臧洪,

在臧洪做東郡太守的時候, 他做了臧洪的副手, 做了東郡丞。 城未被攻破之前, 陳容已經被臧洪派出了城。

在袁紹開公審大會審問臧洪的時候, 陳容在坐, 看袁紹要殺臧洪, 起來阻攔。 真是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 臧洪為了自己的舊主張超不顧惜自己的生命, 陳容為了自己的主人臧洪也不考慮自己的安危。 陳容對袁紹說:“將軍你是要成大事, 準備為天下除暴的人。 可如今卻在這先殺忠義的人, 這豈合天意?臧洪發兵是為了他的舊主, 不能因此而殺他呀?”

圖2、臧洪

聽陳容這麼說, 袁紹無言以對。 不過袁紹身邊的人, 立馬招呼人將陳容拉了出來, 準備連陳容也一起殺掉。 拉陳容出來的人, 對陳容說:“你又不是臧洪的同夥, 何苦白白被殺掉呢?”可陳容卻不為所動, 回頭說:“仁義那裡會固定不變的時候, 遵循實踐的就是君子, 背離它的就是小人。 今日甯與臧洪同日而死, 不與將軍同日而生!”就這樣陳容也被袁紹殺掉了。

袁紹這次公審大會, 開的實在是不成功, 臧洪沒有屈服就罷了,

還跳出一個陳容來。 以至於坐在袁紹大帳中的人, 私底下都感歎著說:“怎麼能這樣, 一天殺兩個忠貞不屈的人呢!”

圖3、曹操迎奉漢獻帝(《犯長安》)

回頭稍微推算一下時間, 曹操圍困雍丘是興平二年(西元195年)的八月, 城破是在十二月, 袁紹又圍困臧洪一年多,

袁紹殺臧洪的時間, 最早也要到建安元年(西元196年)的年底或建安二年(西元197年)。 無論是建安元年年底, 還是建安二年, 曹操已經迎立漢獻帝劉協到許都。

在建安元年的時候, 曹操迎立劉協到許都之後, 曾經下過一份詔書斥責袁紹, 說袁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党, 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 其中擅相討伐一事, 指的極有可能就是袁紹圍攻臧洪的事。 再聯繫臧洪被困時, 回復袁紹信中所說的話, 臧洪與漢獻帝的朝廷已經建立了聯繫。

圖4、兗州刺史部與東郡

如果這樣再返回頭看臧洪的反叛,就更有意思了。臧洪任太守的東郡,名義上屬於兗州,而當時的兗州牧是曹操。因此按照東漢設立州牧之後秩序,臧洪的直接上司應該是曹操,而不是袁紹。不過,臧洪肯定是不會認曹操這個上司的,畢竟曹操是殺害自己舊主的兇手。可是臧洪還得認曹操把控的漢獻帝。對臧洪而言,大義和私怨,是一對矛盾,永遠解不開的死疙瘩。

圖5、袁紹

在亂世談大義是要複出代價的,可願意複出代價的人並不多,因此這就是臧洪最難能可貴之處。而反觀袁紹,一直知道忠義的重要性,所以他心底裡還是希望臧洪認個輸,我袁紹認你臧洪這個人,你只要服個軟一切都好說。可是對臧洪來說,他的價值和生命線就是不能屈服的忠義。在袁紹和臧洪之間,除了殺掉臧洪,再沒有別的路徑可選。可是袁紹還是不死心,袁紹性格中不決斷的一面,再一次顯露了出來。因為這樣的不決斷,袁紹的公審大會才以最慘烈的方式收場,臧洪被殺,而袁紹又一次讓自己的所有屬下心灰意冷。

想必在袁紹的軍營中,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袁紹的命運,其實早早就已經註定。

關注【歷史深處】,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十八路諸侯公號:lishishengchu!

圖4、兗州刺史部與東郡

如果這樣再返回頭看臧洪的反叛,就更有意思了。臧洪任太守的東郡,名義上屬於兗州,而當時的兗州牧是曹操。因此按照東漢設立州牧之後秩序,臧洪的直接上司應該是曹操,而不是袁紹。不過,臧洪肯定是不會認曹操這個上司的,畢竟曹操是殺害自己舊主的兇手。可是臧洪還得認曹操把控的漢獻帝。對臧洪而言,大義和私怨,是一對矛盾,永遠解不開的死疙瘩。

圖5、袁紹

在亂世談大義是要複出代價的,可願意複出代價的人並不多,因此這就是臧洪最難能可貴之處。而反觀袁紹,一直知道忠義的重要性,所以他心底裡還是希望臧洪認個輸,我袁紹認你臧洪這個人,你只要服個軟一切都好說。可是對臧洪來說,他的價值和生命線就是不能屈服的忠義。在袁紹和臧洪之間,除了殺掉臧洪,再沒有別的路徑可選。可是袁紹還是不死心,袁紹性格中不決斷的一面,再一次顯露了出來。因為這樣的不決斷,袁紹的公審大會才以最慘烈的方式收場,臧洪被殺,而袁紹又一次讓自己的所有屬下心灰意冷。

想必在袁紹的軍營中,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袁紹的命運,其實早早就已經註定。

關注【歷史深處】,讀《十八路諸侯》,看最真實三國歷史。十八路諸侯公號:lishishengch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